棉花蕾鈴脫落原因研究論文
時間:2022-08-03 09:14:00
導語:棉花蕾鈴脫落原因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棉花蕾鈴脫落直接影響棉花產量的提高。分析了棉花蕾鈴脫落規律及其原因,提出保蕾、保鈴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棉花;蕾鈴脫落;規律;原因;對策
每年7月底到8月初,棉花一生中蕾鈴脫落率一般為40%~50%,嚴重的達60%以上,直接影響棉花產量的提高。因此,了解蕾、鈴脫落的規律,明確蕾鈴脫落的原因,對提高棉花單位面積產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棉花蕾鈴脫落規律
1.1落蕾與落鈴的比重
一般情況下,落鈴率大于落蕾率,幼鈴最易脫落;但棉花前期遭受病蟲害、干旱、水澇時,落蕾率大于落鈴率。
1.2脫落日齡
正常情況下,10~20d蕾易脫落,棉鈴8d以后脫落的少,8d以內,特別是開花后3~5d棉鈴最易脫落。
1.3脫落部位
一般情況下,下部果枝脫落的少,上部果枝脫落的多;靠近主莖的脫落少;內圍棉鈴脫落的少,外圍棉鈴脫落的多,并且現蕾、開花越早,脫落越少。
2棉花蕾鈴脫落的主要原因
2.1光照
光是棉花進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在有些群體郁閉的棉田里,棉株中下部受光量少,光照不足,光合生產率下降,使營養物質缺乏而產生落蕾、落鈴。
2.2溫度
溫度是棉花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日平均氣溫低于20℃以下對棉株代謝有抑制作用;而日平均氣溫高于32℃以上增加脫落,一方面高溫妨礙了棉葉光合作用正常進行,引起棉株體內養分虧缺;另一方面提高了呼吸作用,增加了棉株體內有機養料消耗,減少了蕾、鈴的供應。
2.3水分
水是棉株的主要組成部分,土壤水分過多過少,都會增加蕾鈴的脫落。當水分不足時,棉株生理活動受到影響,影響到肥效的發揮,有機養料的合成、供應與分配;當水分過多時,土壤通氣不良,氧氣不足,根的呼吸、吸收受限。此外,當水分過多、氣溫較高時,會使肥效發揮過猛,引起棉株徒長,蕾、鈴因營養不足而脫落。
2.4礦物質
礦質營養是棉花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棉花一生中不斷從土壤中吸收礦質營養及水分來滿足其生長、發育要求。棉花蕾、鈴脫落主要由施肥不當或施肥不足引起。棉田肥力不足時,棉株生長瘦弱,根系發育不良,葉面積小,蕾、鈴脫落多;反之則常引起棉花徒長郁閉,光照不足,從而導致脫落。以上4種因素造成脫落的蕾鈴占總量的70%~80%。
2.5人為因素
由人、畜、機具在田間作業所造成的脫落,占總量的5%。
2.6病蟲危害
有的能影響棉株正常生理過程,有的直接傷害花、蕾和鈴造成脫落,占總量的10%~25%。
3保蕾、保鈴的主要途徑
3.1改善肥水供應條件
對瘠薄棉田、肥水供應不足棉田,追施尿素150~225kg/hm2,防止早衰,土壤干旱時可先施肥后澆水。為了防止棉花貪青晚熟,可在7月中、下旬到8月中下旬進行葉面噴肥,補充營養,用磷酸二氫鉀、硼砂、白糖混合液噴霧,7~10d噴1次,連噴2~3次,可減少蕾鈴脫落。
3.2調節好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
對高肥水棉田,通過從現蕾期開始用助壯素,調節棉株營養與生殖生長,達到適時封壟即下封上不封,中間一條縫,三桃比達到1∶6∶3~1∶7∶2高產要求。
3.3改善棉田光照條件,建立合理的群體結構。
及時整枝、打頂,改善田間通透狀況,提高光合作用,減少脫落。
3.4選用良種
選用光合效能高、結鈴性強、純度高、脫落少的優良品種。
3.5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
掌握病蟲害發生規律,防治棉鈴蟲要防在產卵高峰期、幼蟲期,可用20%滅多威1000倍液或40%久效磷1000倍液;40%久效磷1000倍液+2.5%二氟氯氰菊酯1500倍液防治。噴藥時間應在上午9時以前、下午5時以后,噴細、噴勻;伏蚜可用40%久效磷防治。防治病害要抓住關鍵時機,在病發初期防治,盡量減少因病蟲害引起的脫落。
4參考文獻
[1]努爾尼沙,阿曼古麗,多賽別克,等.棉花蕾鈴脫落原因及防止對策[J].農村科技,2007(6):39.
[2]李琴.地膜棉蕾鈴脫落規律及增蕾保鈴措施[J].新疆農墾科技,2005(1):10-11.
[3]萬艷霞.抗蟲棉蕾鈴脫落規律及控制措施[J].河北農業科技,2000(6):10.
[4]雷云成.氣象條件對棉花蕾鈴脫落的影響[J].山東氣象,1988(4):41-43.
[5]成立群,程振勇.棉花蕾鈴脫落的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1997(6):30.
[6]張文紅.環境溫度與棉花蕾鈴脫落的相關分析[J].江西棉花,1991(2):30,33.
- 上一篇:企業供應鏈優化管理論文
- 下一篇:獨家原創:煙草員工求真務實述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