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線蟲對林業影響評估及風險管理

時間:2022-05-23 03:17:00

導語:松材線蟲對林業影響評估及風險管理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松材線蟲對林業影響評估及風險管理

松材線蟲(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是我國毀滅性的森林病害松材線蟲病的主要病原生物,已有40多個國家將其列為檢疫對象[1],2003年該病被我國列入“林業危險性有害生物名單”[2]。我國于1982年在南京紫金山首次發現松材線蟲以來,該病給我國林業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失。2008年全國松材線蟲病發生面積6.428萬hm2,病死松樹106.17萬株,到2009年松材線蟲病已蔓延擴散到皖、浙、粵、贛、鄂等15個省(市)的193個縣(區),目前,還在持續擴散[3]。松材線蟲的傳播擴散已對江西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構成了嚴重威脅,為此,本文以有害生物風險分析(PestRiskAnalysis,簡稱PRA)原理為依據,對松材線蟲病給江西林業生產及生態環境造成的潛在影響進行風險評估,供有關林業部門制定科學的風險管理措施決策參考。

1風險評估

1.1松材線蟲在江西的地理分布管理評估

江西歷史上無松材線蟲分布記載。2003年江西在贛州市章貢區首次發現松材線蟲危害,到2011年全省發生松材線蟲病的縣(市、區)已達17個,江西共有99個縣(市、區),發生松材線蟲病的縣(市、區)僅占17.17%。雖然松材線蟲在江西分布不廣,但在松材線蟲疫情發生區已經造成大量松樹的死亡,對江西林業造成嚴重的威脅,引起了各級林業部門的高度關注并積極治理。按照《國際植物保護公約》(InternationalPlantProtectionConvention)確定的地理分布標準,檢疫性有害生物屬于“對受其威脅的地區具有潛在經濟重要性,且尚未在該地區存在,或雖已存在但分布不廣并正在進行官方防治的有害生物”。松材線蟲在江西的分布符合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管理標準。

1.2松材線蟲病在江西境內擴散的風險評估

按照PRA原理,從寄主植物、傳播媒介、氣候條件、天敵、擴散途徑等方面對松材線蟲病在江西境內擴散的風險進行評估。

1.2.1寄主植物松材線蟲寄主植物范圍十分廣泛。國外有松屬、冷杉屬、云杉屬、雪松屬、落葉松屬,國內有松屬、冷杉屬、雪松屬、落葉松屬為其寄主,共有70多種針葉樹種,其中松屬針葉樹57種,非松屬針葉樹13種。國內則有包括日本黑松、馬尾松、赤松、黃松、海岸松、火炬松、濕地松在內的40多種松屬為其寄主[4]。馬尾松為江西的鄉土樹種,具有生長快、抗逆性和適生性強等特點,是江西省重要的用材林和生態林造林先鋒樹種。馬尾松在江西的分布面積達239.4萬hm2,占江西有林地面積的26.06%,松林面積的78.36%,分布范圍涉及江西全省的11個設區市,不僅森林面積大、分布范圍廣、而且集中連片。濕地松是我國從美國引種的一種用材林和采脂速生樹種,江西省在20世紀70年代以來開始大規模引種造林。據統計,江西省現有國外松造林面積66.10萬hm2,主要為濕地松。除馬尾松和濕地松外,其它感病樹種火炬松、黃山松、黑松等也是大量存在的。這為松材線蟲病在江西全省范圍內的蔓延擴散提供了基本的寄主條件。

1.2.2傳播媒介據研究報導,至少有45種昆蟲可攜帶松材線蟲,分別屬于天牛科Cerambycidae,吉丁科Buprestidae,象蟲科Curculionidae,小蠹科Scolytidae和白蟻科Termitidae,但在45種可攜帶松材線蟲的昆蟲中公認能夠作為傳播媒介的昆蟲只有13種[5]。在日本,松材線蟲攜帶率高、數量大,并被證實可傳病的為松墨天牛(Monochamusalternatus)和云杉花墨天牛(M.saltuarius)[6-7]。在美國有卡羅萊納墨天牛(M.carolinensis)和Anmiscussexguttatus等,以卡羅萊納墨天牛為主[8]。韓國能傳病的僅松墨天牛,但在樹干下部寄生密度高的小灰長角天牛(Acanthocinusgriseus)和在樹皮下以成蟲越冬的皮花天牛(Rhagiumrugipenne)也可能是松材線蟲的媒介昆蟲[9]。在我國松材線蟲傳播媒介昆蟲主要有4種,即松褐天牛、云杉花墨天牛、褐梗天牛(Arhopalusrusticus)和椎天牛(Spondylisbuprestoides),以松褐天牛的傳播效率最高[10]。在江西,松墨天牛是最主要的傳病媒介昆蟲,其余三種天牛僅在武夷山或井岡山有分布記載[11]。根據江西省林業有害生物防治檢疫局提供的2005年江西省林業有害生物普查成果報告,松墨天牛分布于江西省的贛州、吉安、宜春、景德鎮、上饒、撫州、萍鄉、南昌、九江等9設區市,發生面積3.84萬hm2。目前,松墨天牛在江西呈現進一步蔓延擴散的趨勢。傳病媒介昆蟲松墨天牛在江西的廣泛存在,增加了松材線蟲在江西境內擴散的可能。

1.2.3氣候條件松材線蟲病的發生與環境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氣溫是直接影響松材線蟲生長發育及病害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因素[12],Mamiya報道松材線蟲低于10℃不能發育,在28℃以上增殖會受到抑制,在33℃以上不能繁殖,并認為一個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可作為該地區松材線蟲病發生的重要指標[13],根據宋玉雙的研究,松材線蟲生長繁殖最適宜溫度為25℃,在年平均氣溫高于14℃的地區普遍發生,年平均氣溫在10~12℃地區能夠侵染寄主但不造成危害,夏季的高溫和生長季節的干旱有利于病害的發生。據此,將我國年平均氣溫10℃以南地區劃為松材線蟲病的適生區,年平均氣溫14℃以南地區劃為松材線蟲病的易發生區[13]。江西各地年平均氣溫在18℃上下,且夏季高溫持續天數長,可歸屬于松材線蟲病的易發生區。因此,松材線蟲病不僅在江西適生,而且可流行暴發。

1.2.4天敵因素在北美,松材線蟲及墨天牛屬媒介昆蟲普遍分布,但松材線蟲病卻十分少見。寄主植物、傳播媒介和自然天敵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穩定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并不引起嚴重危害[14]。而在日本,上世紀初傳入松材線蟲后,由于缺乏天敵的制約,造成了重大的經濟損失[15]。我國的狀況與日本相似,1982年首次發現松材線蟲以來,松材線蟲病流行猖獗。目前,我國有關松材線蟲天敵的報道較為少見,江西則未見有關松材線蟲天敵的報道。雖然在江西局部地區可能有松材線蟲的天敵存在,但不足以控制松材線蟲病在江西的蔓延擴散。

1.2.5松材線蟲的傳播擴散途徑松材線蟲的傳播擴散途徑有自然傳播和人為傳播兩種方式。松材線蟲在江西的自然傳播最主要是通過媒介昆蟲松墨天牛傳病的,而媒介昆蟲松墨天牛在松林的自然擴散能力不強。在自然條件下,松墨天牛成蟲羽化后為尋找取食和產卵場所借助自身的飛翔能力向分布區以外地區擴散,這種擴散方式由于松墨天牛的飛翔能力有限而受到限制。一般來說,松墨天牛自然傳播距離不超過200m,自然傳播最遠擴散距離為3.3㎞[16],自然擴散距離有限。松材線蟲的遠距離擴散靠人為傳播。在松類植物的苗木、盆景、松樹、松木及其包裝材料、家具、電纜盤等的運輸過程中,松材線蟲及其傳播媒介松墨天牛可通過運輸工具的運載實現跨地區間的遠距離擴散,這種擴散方式突破了自然屏障的限制,人為加快了松材線蟲和松墨天牛的擴散速度。目前江西松材線蟲病的傳播擴散主要是通過松類植物的病材及其制品的運輸造成的。松材線蟲病的這種人為傳播增加了以檢疫手段來控制其擴散蔓延的重要性。

1.3經濟和環境風險評估

松材線蟲病被稱為松樹的“癌癥”,是國際公認的林業上特大的毀滅性病害。在國外,日本是受松材線蟲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日本每年用于該病的防治費用占森林病蟲害防治費用的93.6%,占林業總投資的20%,但每年因該病損失木材仍然達100萬m3[17]。我國自發現松材線蟲病以來,至2010年底松材線蟲病累計致死松樹5億多株,毀滅松林33.3萬hm2,造成數千億元的經濟損失。為此,國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嚴格的封鎖、撲滅,僅2009年全國松材線蟲病防治經費投入達2.2億元以上。但從全國情況看,目前,松材線蟲病有進一步擴散的趨勢,災情仍然十分嚴峻。江西是一林業大省,林業在江西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江西林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據江西省“十一五”期間森林資源二類調查統計,全省森林覆蓋率已達63.1%,針葉林和混交林面積達679.8萬m3,蓄積32607.1萬m3。一旦松材線蟲病在江西各地蔓延擴散,將嚴重威脅江西的林業生產安全,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和生態環境破壞。江西境內有廬山、井岡山、三青山等眾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旦松材線蟲病侵入,對我省旅游業所造成的影響將難以估量。

2風險管理措施

鑒于松材線蟲病在江西存在蔓延擴散的重大經濟和環境風險,對松材線蟲病進行風險管理勢在必行。一是要加強對松材線蟲病的植物檢疫,二是對江西境內部分地區發生的松材線蟲病進行綜合除治,力求使松材線蟲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2.1松材線蟲病的植物檢疫

植物檢疫在松材線蟲病風險管理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江西林業的發展和對外貿易活動的日益增加,松材線蟲病從國外、省外傳入江西的事件不斷增多。從江西目前檢疫形勢來看,情況十分嚴峻。松材線蟲病已經侵入周邊的浙江、安徽、廣東、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對江西形成包圍之勢。因此,加大森林植物檢疫力度,已刻不容緩。

2.1.1檢疫御災體系建設從目前森林植物檢疫現狀來看,江西尚未構建起完整的檢疫御災體系,植物檢疫還存在一些盲點和漏洞,無法將所有隨人為活動傳播的危險性有害生物拒之于江西大門之外,或扼制于局部的范圍。因此,做好松材線蟲病的檢疫首先要規劃好江西檢疫御災體系建設,完善省、市、縣三級有害生物檢疫機構布局和基礎設施建設,建立省、市、縣三級檢疫信息網絡系統,構建全省林業有害生物遠程診斷體系,提高對松材線蟲病的鑒定、風險評估、疫情的封鎖和撲滅能力。

2.1.2松材線蟲病檢疫措施森林植物檢疫的關鍵是調運檢疫。江西現有省、市、縣三級森林植物檢疫站107個,其中45個邊境檢疫檢查站,要以此為依托,作好松材線蟲病檢疫工作。凡從外省調入,或從江西調出林木種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特別是從國內外疫區調入的松類植物及其產品必須依照《植物檢疫條例》,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對國家林業局公布的236種國內森林植物檢疫對象,特別是松材線蟲病應進行針對性檢疫,禁止以任何形式傳入或傳出。一是對經過審批并經當地檢疫機構進行了檢疫,有相關檢疫證明的調入植物及產品,當懷疑其可能帶有松材線蟲時,有必要對這部分植物及其產品進行復檢。二是對非法調入或調出的植物及其產品,包括既沒有經過調入地檢疫機構的審批,也沒有經調出地檢疫機構檢疫的調入或調出植物及其產品;或者雖經審批,但沒有取得合格檢疫證的調入或調出植物及其產品;或有調出地檢疫證明,但未經檢疫審批的調入或調出植物及其產品必須按檢疫法規和我省的有關規定進行嚴格查處。三是對調入的植物及其產品在我省的再加工全過程必須實施檢疫監管。嚴防加工成包裝材料等后,松材線蟲隨貨物傳播擴散到其它地方。同時,要加強產地檢疫和無檢疫對象種苗基地建設,確保林業生產的健康發展和林產品的流通。

2.2松材線蟲病的綜合除治策略

根據傳染病發生的規律,松材線蟲病的發生須具備三個條件:松材線蟲、媒介昆蟲和寄主植物。若缺少其中任一條件,將使松材線蟲病發生的鏈條中斷。鑒于目前我省部分地區已有松材線蟲病害發生,可考慮從三個條件綜合應用植物檢疫、林業技術、物理、化學、生物的方法著手開展松材線蟲病的除治工作。在防治目標上則應針對不同地區松材線蟲病發生的特點、危害程度、潛在的危險性及對經濟、社會和環境的短、中、長期影響進行綜合評估后,分類確定。

2.2.1徹底清除

對于我省未發生松材線蟲病的縣(市、區),一旦發現松材線蟲病傳人,必須采取徹底清除的措施,將其消滅在萌芽之中。在孤立和面積較小的松材線蟲病新發生地、風景名勝區內的松林和有景觀價值的松林發生松材線蟲病,也應采取徹底清除的策略,消滅病原體和媒介昆蟲,以阻止松材線蟲病的危害和擴散。

2.2.2綜合控制

對于我省已發生松材線蟲病疫情多年的縣(市、區),應在嚴格檢疫的基礎上,通過實施各種有效措施,將松材線蟲病減少或控制在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允許的范圍內。對發病較輕,疫情較為穩定的松林可先清除感病木,控制松材線蟲病的發生和發展,嚴防松材線蟲病給松林造成嚴重的危害,同時,采取綜合控制措施使松材線蟲種群在較大范圍和較長時間內盡可能維持在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允許的水平之下。對松材線蟲病發生嚴重,且具一定規模的松林應采取徹底清除和綜合控制相結合的方法治理松材線蟲病。

3小結

通過對松材線蟲在江西的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傳播媒介、氣候條件和天敵、以及松材線蟲傳播擴散途徑的風險評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松材線蟲在江西的分布符合檢疫性有害生物的地理分布管理標準;江西屬于松材線蟲病的易發生區,普遍具備松材線蟲病發生和蔓延擴散的適生條件;存在松材線蟲和主要傳播媒介松墨天牛隨松類植物及產品的調運從江西境外傳入或從境內一地傳入另一地的現實可能性;松材線蟲傳入后具有蔓延擴散并暴發成災的潛在風險,對江西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及風景名勝區構成嚴重威脅。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檢疫御災體系建設,加強松材線蟲病植物檢疫,降低松材線蟲病發生風險的具體措施,以及綜合除治松材線蟲病的策略,供江西有關林業部門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