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研究

時間:2022-10-29 02:50:03

導語: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研究

1當前我國國有林場現狀

上世紀中葉以來,國有林場由小到大,由少到多,逐漸發展起來。截至21世紀初期,我國的國有林場數量已經超過4500處,分布在31個省,總資產額多達600億元,帶動了全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后的10a,國有林場發展迅速,顯示出其強大的生命力。但近年來,其發展速度明顯滯后。既有機制的問題,也有觀念、性質轉換的原因,最為重要的還是國有林場發展缺乏動力。新時期,國有林場的性質和歷史使命都逐漸發生了變化,如表1所示,林業不僅要滿足當前社會對木材的需要,還要滿足人們對生態安全的需要。歷史使命的改變使國有林場的發展不能再延續舊的發展模式,我們必須進行改革,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是推動我國國有林場發展的有效途徑。

2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策略

通過上述對我國國有林場現狀的分析,對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的認識,那么如何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是人們面對的極大挑戰。筆者通過實地考察以及查閱文獻資料總結了如下策略,希望對國有林場的發展提供思路。

2.1改變經營管理體制

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需要國家的資金投入,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無償無限的投入,相關政府部門都切實按照法律法規對國有林場進行建設和管護,以保證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有序發展,因此,必須以最小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生態效益。先前國有林場以增加經濟效益為主,而現在需要將重心均攤,分攤在林業生態和經濟2大類上,此時,“一場兩策”便應運而生了,即1/2的林場作為生態公益林,另1/2林場作為商品林,這種的做法,不僅解決了當前國有林場面臨的嚴重問題—保護生態與經營林場獲得收益的沖突,還有利于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

2.2改良經營管理措施

改良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的措施很多,封山管護與封山育林就是切實可行的方法,封山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全封可以半封,如自然遺產森林、自然保護區、風景區就可以采用全封的形式,有利于生態的保護。此外,可以對國有林場的現代生態林業進行人工更新和人工造林。例如,采用人工植苗、人工播種,在不破壞自然植被的前提下,盡可能播種鄉土種子,使樹木更容易生存,創造更多的生態效益。

2.3加大投入機制

俗語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需要國家大力支持,投入資金,因此,積極爭取國家預算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還可以在其他方面獲得資金投入。例如,地方資金。在中央財政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各個地方政府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籌集資金以確保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構建,如舉辦公益活動獲得資金援助,大力宣傳國有林場的重要性,呼吁人們積極參與,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林業建設的資金來源,還向人民大眾普及了林場知識。

2.4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我國在1989年就已經提出了對森林生態的效益補償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初,這些政策逐漸由無償使用森里生態效益轉向了有償使用森林生態效益。實行森林生態效益的有償使用有利于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它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國有林場資金支持,意味著我國的生態林場管護已經作為公家公共財政支出預算,是對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認可。隨著社會的發展,林場的建設也在不斷改革,相關法律法規同樣需要進一步完善,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有效構建。

3結語

人們在不斷利用資源滿足經濟需要的同時,帶來了一系列的生態問題,如何協調生態與經濟的發展既是我們面臨的極大挑戰,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構建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就是解決生態問題的有效策略,通過實地考察以及分析文獻資料,希望對后人研究國有林場現代生態林業體系的構建有所借鑒。

作者:陳國輝 單位:廣東省蕉嶺縣皇佑筆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