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態下林業發展戰略研究

時間:2022-10-22 10:08:17

導語:大生態下林業發展戰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生態下林業發展戰略研究

1大生態與關嶺縣林業概況

根據中共貴州省委關于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精神和在貴州省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實施大數據、大生態、大扶貧戰略行動,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培育和弘揚貴州新時代精神,創新發展思路,發揮后發優勢,推進鄉村振興,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和綠色發展水平,續寫新時代貴州發展新篇章,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關嶺縣位于貴州省中部偏西南,安順市的西部,地處珠江上游的北盤江段東岸,整個版圖呈斜三角形,國土面積1468.00平方公里。其石漠化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45%。境內山脈屬烏蒙山系,地貌類型復雜多樣,地勢起伏大,碳酸鹽巖分布廣泛。氣候跨越南溫帶、北亞熱帶、中亞熱帶,主要以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為主,四季分明,熱量充足,水熱同季,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地帶性原生植被為中亞熱帶濕潤常綠闊葉林。石灰巖植被帶內樹種資源、野生動物資源豐富。

2關嶺縣林業發展的指導思想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貴州省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生態治理與產業扶貧同步推進。具體說來,就是堅持:1、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原則;2、產業富民,助推脫貧的原則;3、科學布局、突出重點的原則;4、政府引導,企業帶動的原則。

3關嶺縣林業發展的路徑

綜合關嶺縣地形地貌、生物植被、氣候水文、交通、人口、民族文化、社會經濟等實際特點,在中央、省市縣各級領導的指導下,針對關嶺縣林業發展提出了以下戰略路徑:3.1石漠體驗帶路徑。北盤江北岸石漠化體驗帶國土面積334.87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2.81%。石漠化耕地面積4.82萬畝,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積4.42萬畝。低效林面積8.49萬畝,其中樹種不適低效林面積7.79萬畝。該帶立地條件差,多為石漠化土地,土層十分瘠薄,保水保肥能力極差,再加上當地傳統的放火燒山習俗,導致該地區森林覆蓋率低。隨著旅游業的興起,該帶的旅游功能和配套設施逐漸完善,農家樂資源日益增多,旅游業市場前景十分良好。通過建立示范區,為充分發揮園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強化“一園4區”,即石漠化治理治理示范區、示范園運營管理區、民俗風情旅游區、配套設施服務區;從而帶動整個北盤江北岸地區的林業經濟發展。3.2精品水果帶路徑。董箐水庫沿岸精品水果帶國土面積366.09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24.94%。石漠化耕地面積7.36萬畝,其中中度以上石漠化土地面積6.47萬畝。低效林面積4.98萬畝,其中樹種不適低效林面積3.06萬畝。毗鄰黃果樹景區,交通區位好,交通便利,運輸方便,熱量豐富,河流密集,灌溉條件良好,柑橘、黃果、錦橙、櫻桃等水果栽培歷史悠久,近年來打幫河一帶栽植的青芒已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市場效益好,早熟蔬菜和水果發展潛力大。目前該精品水果帶由壩陵河花果觀光園、斷橋百果采摘園、樂安熱帶風情園等三個主題水果園構成。其在建設過程中整合了“五維合一”的功能體系,即采摘功能、風景功能、碼頭功能、養生功能、餐飲功能等。通過科學的整合,初步構建起了結構合理、分工明確、特色鮮明的現代水果產業體系。3.3頂云刺梨帶路徑。頂云刺梨產業發展帶國土面積283.97平方公里,石漠化耕地面積3.83萬畝,人均耕地面積少、人地矛盾突出。主要林業經濟作物有刺梨、余甘子、晚秋黃梨等,其中刺梨和余甘子可后期加工,產業鏈長,市場需求高,且十分適宜且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作為該地區林業發展的突破口。目前該區已有刺梨、余甘子加工廠各一個;應當通過提高種植管理水平,發展林上林下經濟,加大宣傳拓展市場等手段促進其發展。3.4普利構樹帶路徑。普利構樹產業帶國土面積346.12平方公里,是關嶺縣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也是關嶺縣產業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普利鄉克地村是關嶺縣扶貧試點。該帶的產業主要為關嶺黃牛、豬等養殖業,中藥種植業,漆樹和核桃種植業。針對該區的特點,我們建議應從草本飼料、中藥材基地、飼料藥材深加工、生態牧場等方面改進以促進其更好的發展。

4結語

關嶺縣從為貴州省的10大重點貧困縣之一,石漠化嚴重、人地矛盾突出,經濟落后。同時,特有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等又賦予了它獨特的林業資源。筆者認為,從以理論為指導,從上述路徑出發,我們就一定能打贏大生態下關嶺地區的脫貧戰。

參考文獻

[1]馮建國.大生態戰略行動助力貴州后發趕超[J].當代貴州,2019.3

[2]龍敏.全力推進貴州大生態戰略行動[N].貴州日報,2018.12

[3]于合軍.三峽庫區和貴州石漠化地區生態治理模式及經濟敏感性分析[D].北京林業大學,2009.

作者:智揚坤 徐英紅 單位:貴州林業勘察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