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林業革新發展舉措

時間:2022-12-26 10:22:00

導語:縣區林業革新發展舉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縣區林業革新發展舉措

林業在縣區發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21世紀林業的發展應該有全新的運籌決策。筆者現對縣區規劃林業創新性的發展作一探討。

1深化林業改革創新

1.1扎實推進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加快林業發展

緊密結合縣區實際,創造性地貫徹上級關于林權制度改革的總體部署,發揮好職能作用,加強對全縣林改工作的督促指導。堅持質量第一,總結經驗教訓,實事求是地推進改革。既要堅決防止走形式和假發展,也要防止搞“一刀切”;既要明晰產權、激活產業,又要鞏固增進集體經濟[1]。做到因村、因地制宜,使改革真正成為群眾自覺行動、加快林業發展的有效動力。

1.2探索建立群眾性護林聯防組織,構建新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

總結推廣民間護林組織的經驗,按照“民辦、民管、民監督、民受益”原則,引導林業生產經營者自愿組合、自定章程、自收會費,組建以防盜、防火、防病蟲害為主的群眾性護林組織。同時,建立森林防火風險基金,解決在撲救森林火災中人員傷亡的救治和補償問題,加大對民間森林聯防協會基礎設施投入的補助,構建新的森林資源保護體系。

1.3積極開展林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促進林業生產經營融資

做大做強林業擔保,進一步擴大抵押擔保貸款規模,完善林木林地押金管理辦法。積極主動與金融機構合作,探索林業生產經營者通過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林權抵押登記等程序,以現有林木林地資產為抵押直接向銀行貸款的具體途徑和辦法;盡快組建林權登記管理中心,探索以林權證直接抵押貸款,解決林業生產經營融資難問題。

1.4積極開展生態公益林限制性利用試點工作,實現林農收益和生態功能的雙贏

按照林業分類要求和不同生態區位、功能質量等級,把全縣生態公益林分為嚴格保護、重點保護和一般保護3種類型,對后2種的生態公益林實行限制性利用,允許經營主體通過撫育、更新性質采伐和林下合理利用獲得經濟效益,實現林農收益和生態功能的雙贏。

1.5加強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改進林業行政執法工作

設立林業服務中心,為農民提供林業法律、法規、政策、信息和技術咨詢等服務。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促進林業科技普及,提高林業生產經營者科技素質。建立林業行政許可事項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為林業生產經營者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務。按照市場化運作要求建立健全伐區調查設計中心、木材檢驗中心和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等中介服務機構,適當引入競爭機制,合理界定中介組織職能,規范其服務行為,確保其客觀公正地履行職責,更好地服務于林業生產經營。整合現有的林業執法隊伍,推進綜合行政執法,實現由分散執法向集中執法轉變。嚴格執法監督,實行錯案追究和責任賠償制度,提高執法水平。

2加強森林資源培育

以速生豐產林、經濟林和當地特產林三大資源培育基地建設為載體,走速生、豐產、優質的發展路子,快速增進森林資源總量。

2.1探索營造林與種苗培育新機制

探索建立“誰造誰有、合造共有”的營造林機制。加大封育力度,及時完成采伐跡地、火燒跡地更新造林,鼓勵各種社會主體投資三大資源培育基地,確保按規劃要求完成各年度造林任務。依托縣區林業科技推廣部門建設育苗基地;加快實施種苗國債項目建設。同時,建立縣區林木種苗檢測中心,為三大資源培育基地建設提供優良種苗保障。

2.2實施低產林改造試點項目,創新特產林科技推廣模式

明確低產林分改造對象,簡化低產、低效林分的采伐審批程序,制定相應優惠政策,調動產權主體積極參與改造,為三大資源培育基地建設提供林地保障,并充分發揮林地生產潛力,不斷提高林地產出率。以特產林為重點,大力推廣高效經營技術,促進特產林資源總量和經營效益的提高,加快特產林產業化進程。

2.3實施品牌戰略,推動森林資源規模化發展

充分發揮當地特產優勢,加強產、學、研協作,實施以特產林為主的經濟林品牌戰略,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林農收入。放手發展個體、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國有控股、職工持股等混合型所有制林場。制定優惠政策,促進林木所有權和林地使用權流轉,鼓勵林農和社會各方面以承包、租賃、轉讓等形式參與生產經營,推動森林資源規模化發展。鼓勵林紙、林板、林脂企業一體化經營,以“公司+基地+農戶”等形式創辦工業原料林基地。

3實施林業再加工項目

以資源為依托,創新招商引資機制,著力建設林業再加工生產基地壯大林產工業。

3.1培育龍頭企業

在加工和林產化工領域分別確定1~2家具有一定規模、市場前景好、競爭力強的企業作為重點扶持對象,在稅費、資金、貼息貸款、建設用地、加工用電等方面給予優惠扶持,促進其做大做強。

3.2構筑產業集群

制定林產工業發展規劃,推進合理布局。盡可能促進有一定規模的林產加工項目進入園區,調整優化林產工業結構。積極引導分散的小型林產工業企業相對集中,逐步形成鏈條、集約發展。

3.3創新經營體制

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通過重組或行業協會運作,逐步實現統一品牌、統一質量標準,共同策劃市場營銷,推進聯營聯合,向規模經營、系列開發方向發展。鼓勵各類社會主體以承包、租賃、股份合作等形式獲得國有林產工業企業的全部或部分經營權,吸引境內外資本改組國有林產工業企業;鼓勵組建跨地區的林產工業企業聯合體。落實產業政策,進一步把國家林業稅費政策、林業產業扶持政策、放寬林木采伐政策等落到實處;各有關方面要協同動作,清理、取消與林產工業有關的不合理收費項目。

4結語

縣區林業部門要高度領會、認真貫徹落實總理、回良玉副總理重要批示精神,積極穩妥地規劃林業創新發展。此事重大,務必要強化領導,確保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實施中應試點先行,堅持依靠群眾和民主決策。在不斷完善方案、加大培訓力度、抓好主體改革的同時,相關配套改革要及時跟進,鞏固發展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