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資源與造林對策綜述
時間:2022-05-16 04:37:00
導語:林業資源與造林對策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林業資源發展潛力大
隨著近些年來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我國相關部門開始有意識的栽植和保護森林資源,目前,據有關資料顯示,現在我國的森林資源的增長勢頭良好,從前造成的消耗量大于增長量的情況有所扭轉。
1.2南方林木資源極為豐富
雖然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不高,但是個別的林種的資源還是非常豐富的,例如竹林,我國竹林面積約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左右,可見其儲量是十分巨大的,并且主要集中于我國的南方地區,因此,我們在開發林業資源和林產品的時候要注意充分利用這一優勢。
1.3森林資源總量少且質量不高
我國的森林資源總量少是相對于我國的龐大的需求量來說的,因為我國近些年社會經濟各個領域的不斷發展,導致了我國的林產品需求量的增加,因而導致了對森林資源的需求量上漲。另外,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還發現我國的森林資源存在著各種質量問題,這使得合格的森林資源更加短缺。
1.4人造板工業多,但比較落后
人造板制造業是林業產業的最主要產業形式,雖然我國從事人造板工業的企業很多,但是整個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很多技術上和發展上的問題,導致了林業加工的總體水平不高。
2改善我國林業資源發展現狀的措施
基于我國的森林資源和林業產業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應該有針對性的予以解決,以保證我國的森林資源和林業產業的良好發展,筆者認為,一般情況下,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2.1了解培育林業資源的主要方法
為了發展林業產業,拓展林業經濟,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培育林業資源的主要方法有:人工種植培育法,這也是針對我國目前林業資源短缺的現狀所采用的最有效的方法,有針對性的培育和栽植所需林種;保護天然資源法,這種方法就是要加強對于現有的森林資源的保護,防止其流失;封育結合培育法,主要是針對一些生產周期較長,且較珍貴的林種采取的保護和培育措施。從國內目前的實際情況看,采用播種與移栽相結合的辦法,能夠比較快地營造經濟林和用材林,是發展林業資源比較好的辦法。
2.2規范造林的基本步驟和程序
造林工程是一項非常復雜且重要的工作,要求我們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的造林的土地。通過對土地進行整理,改善造林的立地條件,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狀,保持水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進幼林生長發育。在實踐中我們要注意區分整理造林地和整地的區別,所謂整理造林地,其重點強調的是整理,就是把準備造林的土地上的樹木、雜草等清除干凈,為了更好地栽植樹木做準備,所以整理造林地是一個準備程序,在這個整理過程中,可以采取人工清理與機械清理相結合的辦法進行。而整地則不然,其實質是根據具體的栽植情況和該地的土質情況,對該區域的土地進行相關的處理活動,動作幅度較大,一般根據地勢不同可分為平地整理和山地整理兩種,常見的整地的方法有:平地常采用的整理的方法為挖坑法、整平法、筑高臺法等;山地整地常采用的方法為穴狀、塊狀、魚鱗坑等。
3完善造林的常見方法
3.1直播造林法
所謂直播造林,顧名思義,就是將林木種子直接播種在土地里進行造林,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其種植的效率高,所以更適合于大面積造林。采用直播造林法需要注意的是播種后,要加強對樹苗的水肥病蟲等方面的管理。直播造林法又可以根據具體的操作方法的不同分為各種具體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塊狀播種法、穴播法、條播法和撒播法等,其中撒播法又可以劃分為人工撒播法和飛機播種法兩種。
3.2繁殖造林法
所謂繁殖造林法,就是利用現有的林業資源的樹木的某一部分,來繁殖新的樹木,此法主要是利用樹木的干、枝、根等部位具有生根發芽特性,直接進行造林。它的特點是通過現有的樹木的枝節進行繁殖可以不用育苗,技術簡單,容易操作,成活率也高,不似直播種植法存在一定的損耗率。另外,采用繁殖造林法造出的林木,小樹生長較快,縮短了生長周期,并且能夠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如楊樹、柳樹,都可以采用此法造林。
3.3移栽造林法
該法是把用種子繁育的樹苗直接進行移栽,種植在所要造林的區域,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造林效率比較高,因為栽植的是已經成型的樹苗,但是其缺點是栽后需要加強管護,才能提高成活率,因為幼苗在移植的過程中難免會對環境有各種不適反應,這就需要我們加強樹苗的維護和管理。
3.4樹種的選擇
在造林的過程中,切忌貪多貪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后才能開始造林,造林過程中必須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因地而異的原則,講究適地適樹的要求,科學選擇種植樹種,不可人為地根據經濟導向改變樹木的自然生長環境,種植一些不適合該區域土質和自然環境的樹苗。原則上要多栽種當地樹種,少引外來樹種,這樣可以成活多,成林快,否則將會事倍功半,得不償失。
3.5植樹造林的時間
在造林的過程中,造林時間的選擇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樹苗的成活率。傳統的造林的實施一般以春季為主,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地區的樹木栽植已經部分打破了時間上的限制,比如我國黃河以南地區,大部分可以進行常年栽植,而且成功的例子也很多,這給我們的造林工作大大的提供了便利。另外,一般樹苗根系活動較早,先長根,后發芽,有利于樹苗吸收水分養分,所以根據這個特點,我們發現冬季也是造林的好時候,樹木在休眠狀態下移栽,有利于成活,值得提倡。但是在冬季干旱和嚴寒的地區,還應以春天造林為主。總之,具體的造林的時間的選擇還應結合樹木自身的特點以及該地區的地理和自然環境。
3.6栽植的一般注意事項
采用挖穴栽植的方法進行造林時,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樹種、不同地區的特點,確定挖穴的大小,而不能一概而論,否則不利于樹木的生長。一般來說,喬木類樹木在栽植時挖穴要大,而灌木類挖穴可小,不可混淆。另外要注意的是栽植時苗木要保持正直,根系向四周水平伸展,否則不利于樹木成長中的定型,培土踩實后,要及時灌水,保證樹苗水分的吸收。在樹木栽植完成后,并不代表栽植工作的結束,還要加強栽后的樹木的管理工作,才能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3.7建設發展混交林
實踐中我們發現,純林不利于改善土壤地力,因為林種的單一,容易導致環境適應性差,易發生病蟲等自然災害。因此,在造林的過程中要注意發展以杉、松、闊為主的多樹種的林木,實行多林種的混交,才能更好的促進林區環境,而良好的林區環境又會發反作用于樹木的生長,從而達到一種良性循環,所以在今后的林業發展中廣泛運用混交林的造林方法。
4結語
綜上所述,近些年在相關部門的努力下,我國的林業資源雖然得到了一些恢復和發展,但是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和缺陷,所以,要求從事林業生產的工作者應該具有強烈的責任心,不斷學習林業新知識,對造林整地,樹種選擇,造林時間的選擇要掌握好,同時對樹木的撫育、病蟲害防治以及森林防火等各方面的知識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在工作中充分結合當地情況和造林實際,為我國的林業資源和林業產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使我國的森林資源做到“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 上一篇:全區消費品走勢剖析
- 下一篇:副市長在安監調研指導會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