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林業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9-29 08:52:59

導語:淺析林業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林業產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摘要:林業既能在環境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又能在經濟發展中起帶動作用。加快林業發展、改善生態環境,對推進新農村建設、建設生態文明、增進民生福祉和優化生態環境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點對華安縣存在的林業問題及對策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華安縣;林業產業;問題;對策

華安縣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堅持著生態環境保護和林業資源合理利用這一目標,在林業體系構建和維護方面做了積極努力,初步實現林業資源保護與合理開發相互促進、科學發展。為進一步推進華安縣林業資源開發,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筆者先后走訪了沙建、豐山、仙都、湖林和馬坑等鄉鎮,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該縣的林業發展狀況以及在發展階段存在的多樣性問題,采用了實地調查、縣城實際走訪、場地調查研究以及座談會等形式,針對問題進行了全面總結、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相應建議。

1華安縣森林資源基本情況

全縣現有林地面積約10.18萬hm2,占土地總面積的79.7%,森林覆蓋率達71.8%,超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是全國經濟林建設示范縣、全國生態建設示范縣,也是繼張家界之后全國第二個以縣域命名的“國家森林公園”。全縣天然林面積3.35萬hm2,木材蓄積量596萬m3。完成退耕還林0.21萬hm2,封山育林0.71萬hm2,森林管護1.66萬hm2。縣內動植物資源豐富,植物共有242科、2698種,生長較好的喬木樹種有杉木、馬尾松、紅錐等125種之多,其中國家級保護樹種有16種;動物有蟒、穿山甲、貓頭鷹等29科48余種,其中國家級保護品種有17種。全縣現有竹木加工企業34家,年竹木采伐量達13萬m3;花卉苗木企業、合作社200多家,種植面積在0.17萬hm2,花木盆景63.5萬盆(株)。

2華安縣林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村生態環境脆弱。首先,林業內部樹種資源搭配不協調,并且無樹種林區存在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當地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通過經營茶園來獲取,茶園面積超過1萬hm2,對水土破壞很大,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的現象比較嚴重。其次,華安縣現有桉樹1.33萬hm2,由于盲目追求利益,林農選擇純林造林,品種單一,加上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地力嚴重下降,破壞了生物多樣化。2.2林業管理效果弱,制度不相適應。雖然我國在林業發展方面頒布了新型的產權制度,并對使用權、經營權和所有權做了明確規定,但是這一制度在實際應用的過程中,林業管理效果相對弱化、管理制度不適應現象明顯存在。具體表現為:林地發生權力轉讓、變更時,管理體制會起到反配合的作用;林權管理機構不完善;林業資源評估機制不健全;林業法律咨詢嚴重缺失。這些都會對林業管理產生不利影響,同時還會阻礙林業發展的步伐,降低林業經營者的積極性。2.3經營粗放。如今,該縣在林業管理方面仍沿用傳統的經營方式,在粗放式經營的過程中,林業資源得不到有效保護,部分林業企業大量索取林業資源,進而導致林業資源管理體系完整性被破壞。此外,受較低科技水平的影響,林木深加工能力較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業產品的經濟價值,縮短了林木產業鏈,對農民增收具有不利影響。2.4礦山復墾效率較低。近年礦山開采行為逐漸增多,對林木生長產生破壞性影響,還影響了土質穩定,導致水土流失問題頻繁發生,并且礦山開采產生的煤灰、粉塵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進而影響當地自然環境和人們的身體健康。除此之外,采礦后的恢復時間較長,如果復墾不及時、不完整,那么當地的經濟水平會逐漸下降,人們的生活質量也會隨之降低,同時,該地區還會陷入惡性循環的發展狀態。2.5鄉村綠化率較低。鄉村經濟之所以在短時內得不到提高,鄉村環境在短時內得不到改善,主要是因為鄉村綠化工作落實不到位,綠化率較低。與此同時,僅有的綠化品種數量過少、行業間的協調性較差,這與和諧社會構建背道而馳,與新農村建設目標不相一致。

3華安縣林業產業發展對策

3.1籌集建設資金,加快自然生態建設。由于林業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支持,然而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有限,為了籌集林業建設資金,需要拓寬融資渠道,既可以向政府尋求資金撥款幫助,又可以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同時還可以向金融機構貸款,鼓勵當地農民投入建設資金。只有林業建設資金充足,自然生態的建設步伐才會加快,生態環境發展才會得到保障性支持。3.2優化林權制度,保障群眾利益。有效推進“產權清晰、主體落實、責任明確、保障嚴格、流轉規范、監督到位”的林業制度,一方面能夠促進林業產業有序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優化林業制度、強化產權管理。在踐行這一制度的過程中,當地農民能夠享受到制度帶來的發展優勢,同時還會實現農民增收的基本目標,并且當地農民還會提高林業保護意識,提高林業資源利用率,在林業發展、林業制度維護等方面貢獻個人力量。此外,還有利于創新林業經營模式,促進非公有制林業持續發展。3.3建設重點工程,發展特色林業。第一,建設綠色走廊工程。綠色走廊建設重點選為省道漳華路,同時,注重優化公路兩翼綠化并加強環境治理。第二,建設沿海防護林工程。參照標準為國家防護林工程,堅持每年建設防護林面積667hm2,并且還要做好生態恢復這一工作。第三,建設優質林基地工程。發展載體工程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國家木材戰略儲備工程,第二種是人工促進封育造林工程,建設高效木材戰略儲備基地。第四是建設西部花卉走廊。以馬坑、高安、高車、新圩綿治片區和沙建上坪片區為重點區域,推廣種植名貴樹種,如重陽木、竹柏、紅豆杉、香樟、羅漢松、桂花、含笑、茶花等,重點建設“名貴花木”產業基地,將其打造成“一村一品、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爭取到2019年,全縣花卉苗木種植面積達0.27萬hm2,年創產值達5億元以上;建成33.3hm2以上生產基地3個、6.67hm2以上生產基地6個,力爭列入省級現代農業(花卉)項目縣,初步實現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經營。第五是建設竹種園旅游景區。以華安竹種園為基地,借鑒浙江安吉縣做法,注入財政資金,成立開發公司,按照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標準,規劃建設華安竹種園旅游景區,打造華安生態旅游品牌。3.4開展鄉村綠化示范,優化農村綠化效果。由于社會發展形勢不斷發生變化,林業綠化工作也應與時俱進地創新,避免出現重城輕鄉的建設現象,反之,應將綠化建設投入到鄉村建設的重點工作中來,這對鄉村生態環境改善、鄉村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與此同時,還應加強鄉村綠化的示范性作用,即在鄉村建設規劃的過程中,應考慮綠化規劃于其中,豐富鄉村綠化樹種數量,同時做好林木養護、病蟲害防治、修枝剪形等基本工作,以此實現鄉村環境綠化、鄉村經濟發展的目標。3.5創新管理體系,加強民主管理。林業制度編制時,應鼓勵當地農民積極提供發展建議,在尊重農民意見的基礎上,完成林業制度的編制。同時,確保農民在林業規劃、選種、育種、管理等方面發揮主體作用,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林業民主化管理,農民才會積極參與到林業保護工作中來,這對新農村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作者:楊財發 單位:華安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