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可持續發展探究
時間:2022-12-12 08:30:52
導語: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可持續發展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林業生產者應當有效利用當前豐富的林業資源,在探求標準化的林業資源應用方法的同時,還要有效保護林業環境。各個區域的林業生產單位積極吸收全新的林業生產理念,逐漸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以科學的工作理念來管控林業生產系統。為了確保后續的林業生產活動能夠有效展開,前期規劃管理工作非常關鍵,結合現代林業發展需求,提供規劃與發展建議。
現代化經濟社會給各個行業提出了更高難度的發展要求,林業產業能夠有效支撐區域經濟發展活動,為了解決林業資源在供求方面存在的失衡問題,工作人員必須以合適的方法來應用林業資源,并制定科學的規劃管理工作方案,為了保持整個林業生產活動的可持續化特點,必須要關注生態環境的現有保護需求。本文以可持續發展理念來引導林業規劃工作,提供適合林業生產系統的規劃管理工作措施。
1林業管理工作問題
培育與開采活動之間的失衡問題是林業管理者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過去生產者只單一地對森林資源進行開采,并沒有做好育林工作,導致很多林業環境在多次開采與破壞之后嚴重受損,開采工作被迫中止,而林業資源的需求量極大,林區環境被破壞之后。林業產業的發展也隨之受阻。因此在日后的林業生產規劃活動中,必須要關注培育工作的必要性,控制林木資源的開采量的同時,還要適時在森林區域中展開育林工作,使開采活動可以持續展開,在林業生產系統中形成良性循環系統,政府部門需要在其中發揮約束作用。除了采育不平衡的問題之外,規劃人員還要了解現有的生態補償機制與林權結構系統的問題,針對單一化的林權結構,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資金支持來幫助林業生產者構建完備的林業生產基礎設施,使其在林業生產工作之余還能落實管理林業生產資源的工作。生態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也需要政府部門給予物質方面的支持,強化育林系統,通過森林撫育工作來使林木等珍貴的林業資源形成強大的自我保護機制。兼顧林區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等多個方面的林區管理需求。
2可持續化的規劃管理工作建議
2.1形成生態性林業生產系統。我國對于林業資源的生產管理能夠為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收益,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合理運用林業資源也能從側面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生態平衡的根本原則是保護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因此,我國相關部門在規劃和管理林業資源的過程中應該建立生態性林區,維護林業在生態系統中的基本作用,這樣就提高了林業對于生態系統的保護作用。國家的林業部門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重點加強生態型林業的資源的建設,強化林業資源在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發展。2.2加強對育林人員的培養工作。林業資源是持續性可再生的資源,如果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管理林業資源,就能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性發展。在進行林業資源的具體管理時要綜合運用人工育林的方法,提高林業資源的可再生的能力,間接地降低了林業資源的消耗。國家的林業管理部門應該與相應的部門合作研究合適的法律法規,合理規范林業資源的采伐之后的保護行為,提高育林的實際工作效果和林業資源的可再生能力。國家的林業資源管理部門應該廣泛地宣傳培育林業資源的技術,特別是宣傳林業資源的可再生技術,對于基層的林業資源培育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指導育林人員的相關育林技術,提高育林人員的技術水平。2.3強化林區監管工作。在落實林區保護工作時,林區管理者應當安排林區監管工作,通過嚴密的監督來消除破壞林區環境的行為,巡檢人員應當輪流巡查林區環境,既要及時發現林木存在的異常情況,同時還要處罰偷伐林木資源的不法分子,構建林區監管網絡可以強化林區監管效果。除了要控制偷伐林木的問題之外,還要消除森林安全隱患,如縱火等行為;區域政府部門要及時給林區監管部門優惠型政策與資金支持,幫助監管部門圍繞林區環境形成信息化的監管網絡與防火預警系統。2.4調整林區產業結構。規劃林區生產系統時,要引入新的林業經營理念,不應當依靠單一化的林木開采手段來獲取經濟收益,而是要更加多樣化地發展林業產業,使森林中的林木資源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在林業生產系統的基礎上,可以以林區環境為核心,對旅游資源進行開發,使林業資源具備更高的觀賞價值,吸引游客到林區環境中參觀,提升林業產業的行業知名度的同時,還提升了產業具有的綜合發展能力,結合生態保護需求來調整林業產業的發展方向。
林業經濟水平提升需求固然緊迫,但是生產者并不能直接犧牲林業生態環境,而是要做好產業發展與環境保護兩項工作的平衡工作。生產者需要根據林業生產條件來確定規劃管理工作展開方向,調整林業產業的基本結構,根據林業生產環境中的缺陷問題來逐一完成林業生產任務,基于提升環境經濟的綜合效益這一需求,著重處理林場監督工作,同時還要利用法律來保護林業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成國.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的路徑研究[J].河南農業,2018(14):33.
[2]呂斌,李曉紅.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淺析[J].南方農業,2017(36):40-41.
[3]姜清山.現代林業規劃管理及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J].現代園藝,2018(8):99:100.
作者:易華 單位:吉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
- 上一篇:林業鄉村旅游發展淺析
- 下一篇:林業可持續發展對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