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探索
時間:2022-06-25 03:15:15
導語: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無論是中美貿易摩擦還是疫情,都會在一段時期內對全球林業產業在宏觀上造成一定影響。因此,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應采取一些必要風控措施。論述了林業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意義,簡要分析了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要性,介紹了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進而提出了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
關鍵詞:林業經濟;風險管理;風控;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目標
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林業企業,尤其是木制品進出口影響較大。2020年全球疫情爆發,各國紛紛加強了跨境貿易進出口控制,林業經濟整體產業鏈在多個環節上受阻。本文旨在通過介紹林業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意義,簡析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要性,闡述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進而提出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這對于林業經濟風險管控以及推動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5]。
1林業企業經營過程中風險管理意義
林業企業風險管理內容同一般的商業企業并沒有差別,然而如果采用“分級”的方式來審視,其中的差別就較為明顯。一般的商業企業在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注重如何有效確保企業“現金流”正常運轉。而作為林業企業,其風險管理的基礎目標是以較少的成本費得到較大的安全系數。林業企業在制定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其預設的“預虧目標”中還應涉及到對潛在林業資源進行進一步整合與利用的能力。基于此,涉及的林業企業“預虧目標”就需要特指進一步弱化風險預警的發生概率。應采取必要措施來強化林業企業掌控上下游資源的能力,減少風險,為整個產業鏈營造一種穩定的生產經營秩序。當損失出現后,應立刻做到及時止損,同時還應對風險管理目標做出適當修正,從而間接地使生產制造損失通過穩定林業資源來加以彌合[6-10]。
2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必要性簡析
近幾年,受各種原因影響,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日益凸顯,林業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首先,生態系統急劇變化、環境污染等問題凸顯、人們越來越注重對健康的追求;其次,氣候變暖、物種滅絕等問題的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經濟上,速生豐產林的突破、碳匯交易提上日程,以及客觀上耕地局限性突出;再次,國家政策方面把林地級別提高至和耕地級別一致,糧油安全問題也日益受到重視[11-16]。在強化基礎性林業經濟的同時,應注重林下經濟產業模式。這有利于提升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一方面,由于林下資源具有產業互補性特點,從而可減輕產業發展壓力,在林木生長過程中也能有一定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林下資源具有生態優勢。利用林下資源的生態位優勢可達到高效利用資源的目的;再一方面,林下資源具有應用優勢。就是根據林下經濟需要對林木品種進行選育和栽培。林下經濟措施包括因地制宜、爭取財政支持,其中財政支持方面包括林業財政專項資金、金融機構涉林金融產品,如林權抵押貸款、農民小額貸款和農民聯保貸款等。除此之外,在林下經濟措施方面還應加強政府服務,加大科研投入,完善發展環境等。林下經營模式包括林藥、林菌、林禽、林畜、林蟲、林花和林菜模式。這些經營模式最大的優勢是在于其自身抵抗外力的能力較強。這在一定程度上可間接提升林業經濟風險管控能力[17-20]。
3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基本原則
要想提升林業經濟風險管控能力,應全面了解林業經濟在融合了“林下經濟”之后所能形成的林業“循環經濟”其所涉及和涵蓋的產業。
3.1鼓勵進行適量投資
任何經濟發展都需要有必要的投資作為支撐。考慮到貨幣投資會影響經濟產業結構布局,因此,在強化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時,應充分考慮到投資的“適度”與“適量”。當企業步入集團化管理之后,有利于強化企業財務管理,提升其抗擊風險的能力[21]。
3.2建立風險預警機制
有效的林業經濟格局可靈活運用所有生產制造資源,使林業和伐林共享發展。林業經濟格局的科學研究是創建有效的林業經濟格局,從而推動林業生產制造持續增長,完成綠色生態和林業經濟的同步發展。確定發展格局之后,根據其發展格局基礎需要,林業資源加工企業應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行業組織的引導下有序建立風險預警機制[22]。
4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
根據布瑞克林業經濟數據(2019—2020)相關統計顯示:在2019—2020年度的486條涉及林業經濟的宏觀數據中,10%的數據仍然主要針對林木資源基本情況數據。這說明了在疫情和中美貿易摩擦的雙重壓力影響下,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仍需基礎林業資源作為必要支撐。如此一來,林業資源開發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應注重考慮風險管理問題,依據現有信息來研判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23-24]。
4.1明確具體風控周期
明確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其前提條件是要有優化風險操縱的能力。在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這種風險操縱,需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目標,進而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損失。操縱環節包含前、中、后三個環節。防止的目地主要是降低虧本概率,重點在于后期控制,從而降低具體虧本。當這一套程序執行下來后,其具體風控周期也就相對較為固定[25]。4.1.1注重研判前端環境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國家越來越重視林業生態發展和保護。相較其他一些行業,林業帶來的直接經濟效益并不高,然而,其林業附屬價值可帶來較大的間接收益。以林業發展為例,在鄉村,當地林業管理較好,那么通常其生態環境會得到改善。在生態環境得到改善的情況下,可以發展鄉村旅游,從而創造間接經濟效益。在城市,內部生態環境改善有利于吸引高新技術人才。人才結構的優化有利于整體區域的發展[26]。在該過程中,應避免對基礎林業資源的過度依賴。因為這種依賴可能產生“資源詛咒效應”,進而對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產生一定影響。為最大程度消除這種隱患,應注重前端環境的優化。著力發展林下經濟僅是其中一個有利因素。應將林下經濟與多邊貿易體系相融合,才能讓林業經濟具備可持續發展能力。4.1.2進行必要短期研判林業產業的特點是依托資源優勢、產業間的關聯性、公益性和生態環保性。在林業第一產業核算中,解釋了屬于森林工業的木竹采伐業和分列于營林業的用材林培育[27-28]。森林經營單位直接出售木材時,在部門產值核算時應扣除森林工業木材收購價格,以免同一批次貨品重復計算產值。為將已經處于“不可逆”狀態下的林業產業經營風險降到最低,企業專職財務管理人員應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企業風險管理工作進行周期性研判。特別是針對季節性經營虧損情況的出現,應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公司以及行業協會組織出具風險管控研判預警報告,便于企業決策層以及行業協會組織根據外部客觀環境的變化來及時調整企業營銷策略。
4.2確立風控具體目標
大多數“風投資本”在涉足林業經濟投資的過程中,將風險管理的目標與“止損目標”設定在同一區間范圍內。從常態化加工類經濟實體來看,這二者的確有較高的相似性,然而對于林業經濟發展而言,其中很多屬于基礎資源的林業資源仍應被視為“資本”。因此,在制定林業經濟風險管理目標初期,應結合周期性林業資源綜合利用與發展現狀,將風險管理區間值同止損范圍相區分。
5結語
多元化產業結構和多邊主義貿易體系給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然而,中美貿易摩擦和疫情全球化防控等不利因素,也給林業經濟未來3~5年之內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較大影響。投資者在研判和制定林業經濟發展方向的過程中,應從融合林業經濟廣域目標入手,明確具體風控周期以及確立風控目標,進而促進風險管理具體措施的實施。這對于風險管理視角下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陳磊 朱文英 單位:陜西工商職業學院物流管理學院 長安大學運輸工程學院
- 上一篇:異型銅材成形模具設計優化方案
- 下一篇:保護森林資源如何促進林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