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植被恢復技術研究

時間:2022-09-16 11:53:34

導語:林業植被恢復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植被恢復技術研究

[摘要]遼西地區常年受大陸性季風氣候影響,處于干旱少雨、降水量集中且稀少的狀態。由于近些年遼西地區大力推廣青山工程,所以加強半干旱區域林業植被恢復技術研究十分必要。本文簡要總結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造林技術、苗木培育技術及苗木保護技術,以供參考。

[關鍵詞]青山工程;半干旱;造林;苗木培育

青山工程的開展主要是為了改善遼西地區因礦業開發、亂砍濫伐等破壞的自然環境,所以,只有做好林業植被恢復技術在半干旱地區的合理運用,才能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恢復當地森林植被覆蓋面積。

1遼西青山工程的重點任務概述

遼西青山工程包含退坡地還林、小開荒還林、閉坑礦生態治理等八大工程,共完成治理面積596298萬m2。其中,要將25°以上的超坡地和306820萬m2的“小開荒”全部還林;建設1.6萬km的工程圍欄,封育266800萬m2中幼林地,實施的工程圍欄封育達到了全省的30%;全省恢復生態植被的礦山為4184座,邊生產邊恢復的礦山有4200座,恢復植被在40%以上[1]。

2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造林技術

2.1集水造林技術。該技術是指在半干旱區域基于林木生長的最佳水平平衡,采取人工調節方式,將稀缺的降水資源在時空上重新分配,為干旱環境下樹種的生存營造適宜條件,提高該區域內光熱氣等資源的利用效果。近年來,許多工作者采用集水育苗、抗旱造林等措施實現半干旱區植被恢復,取得了顯著效果。2.2爆破整地造林植被恢復技術。該技術是指在造林地利用炸藥炸出符合要求的深坑,接著填入客土,植入幼苗的一種造林方法。該方法可擴大松土范圍,優化土壤理化性質,改善土壤蓄水保墑能力,降低水土流失現象等,有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可在短時間內實現植被恢復、荒山綠化。2.3秸稈與地膜覆蓋造林技術。植被根系生長需要充足的水分及養分、適宜的溫度等,采用秸稈與地膜覆蓋造林技術,可實現保水增溫、加快苗木生長及植被恢復速度、降低地表水分蒸發速率等。覆蓋秸稈及地膜,能防止春旱、春寒等影響,提高地表溫度,有助于為土壤內微生物創造良好的活動環境,加快微生物分解有機質的速度,使植被根系生長所需的養分及水分需求得到保障。2.4封山育林技術。封山育林技術是利用樹木的自然繁殖能力和森林演替的動態變化規律,通過人們有計劃、有步驟的封禁手段,使疏林、灌叢、殘林跡地以及荒山荒地等恢復為森林、灌叢的育林方法。封山育林以森林群落演替、森林生態平衡、生物多樣性為理論依據。2.5壓砂保墑造林技術。壓砂,即將鵝卵一樣大的石頭在新栽樹苗四周鋪一個(7.5±2.5)cm厚的圈,相當于給土壤覆蓋一層滲水又透氣的永久性薄膜。此外,其具備保溫保濕、蓄水保墑的功效,材料可就地選擇,具有較高經濟性。從植物學視角來看,植被生長對水分需求有限,重點是如何使根部土壤時刻維持濕潤狀態,而該方法不受地形約束、不會對植被造成破壞、不受水源限制,因此值得推廣使用[2]。2.6坐水反滲造林技術。該技術是指將樹苗(裸根苗)根系直接接觸濕土,利用根系接觸處濕土反滲的水分滿足苗木生長的水分需求。其具體操作包括挖坑、回填、灌溉、栽樹、覆土,澆水在栽樹之后進行,水分浸透土壤后,應立刻栽種植被。該方法具有蓄水充足、透氣效果突出、有利于植被根系恢復生長等特點。2.7噴混植生技術。該技術具有綠色特點,主要利用噴混機械按照規定比例混合、攪拌有機基材、保水劑、植被種子等,然后噴射至掛鐵絲網的坡面上,借助黏結劑作用使干旱的地表出現符合植被生長需求的基質層,此時種子可在里面發芽、生長,而且新生植被整體抗沖刷效果較高,有助于植被恢復、保護環境。

3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苗木培育技術

3.1苗木全封閉造林技術措施。該技術是在培育、選擇高活力苗木的基礎上,采用芽保護劑、苗木根系保護劑等新技術、新材料,使整株苗木在造林后完全成活前處于良好的微環境中。其主要表現為苗木地上部分與外界相隔離,對葉芽活動產生抑制,為根系提供充足的水分、養分。苗木成活前,藥劑保護作用一直存在。3.2容器育苗技術。遼西干旱地區立地困難,可引入容器育苗技術恢復林業植被。在起苗、運輸等過程中容器苗根系能得到有效保護,避免對根系造成損傷。容器育苗的容器中要裝入足量的營養土,為幼苗生長發育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容器育苗技術可在春夏秋三季使用,而且使用成本低、苗木培育存活率高、植被成型快、效益顯著,可在遼西青山干旱地區廣泛使用。

4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林業植被保護技術

4.1套袋技術。選擇無污染塑料薄膜,將其加工至適當大小,苗木栽植完成后,將塑料袋套在上方,并將口封緊。苗木成活后,將袋子去掉即可。該方法可減少苗木生長初期水分蒸發,提高苗木存活率。4.2蠟封技術。采取蠟封方式提前處理需要栽種的苗干,操作中應將石蠟加熱至80℃,接著將苗干在石蠟中速蘸1s后立即撈出,接著栽植即可。該方法可避免苗木風干失水,可提高苗木的病蟲害抵抗力。4.3冷藏技術。如果恢復林業植被期間天氣異常干旱、少雨,可將苗木放入低溫冷藏室冷藏,待氣候適宜或雨季來臨后,可取出使用。

5節水抗旱造林技術

5.1滴灌技術。滴灌技術具備節水效果好、排鹽、整地經費少、造林成活率高等優點,其主要原理為通過對水加壓、過濾,有需要的能將可溶性化肥、農藥同時經管道運輸至滴頭處,再采用滴水方式為植被提供必要的給養。滴灌技術可濕潤局部土壤,損失的水量可忽略不計,還能抑制植株水分蒸發等,有利于植被成活、發育,具有較高利用價值。具體運用時,可結合各季節氣候特點、土壤墑情做好供水工作[3]。5.2吸水劑的運用。吸水劑,又稱保水劑,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反復吸釋性、保水性、可降解性、吸水性等特點。在林業中應用吸水劑,能增加土壤持水總量,提高土壤保水及貯水效果,降低土壤水分消耗,增加為植物供水的時間及效能。5.3ABT生根粉、根寶劑等制劑的運用。ABT生根粉是一種廣譜、高效的復合型生長調節劑,根寶則屬于一種營養型植物生長促進劑。ABT生根粉與根寶劑含有的大量營養物質及生根刺激物質,能直接滲入植被根系處,促進苗木加速長出根系、恢復吸收能力。所以,合理運用兩種制劑,有助于提高林業植被生長、恢復效果,值得在半干旱地區合理使用。

6結語

林業植被恢復技術措施在遼西青山工程半干旱區域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提高當地的森林覆蓋率,實現荒山綠化、生態恢復等目標,對促進遼西實現林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李剛,包小蘭.半干旱區植被恢復技術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20(6):128,130.

[2]閆星達.困難立地造林和森林植被恢復技術研究[J].林業科技情報,2020(1):63-64,66.

[3]張緊緊,熊康寧,李瑞.喀斯特石漠化綜合治理植被恢復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飼料,2020(5):5-10.

作者:梁輝 單位:北票市青山保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