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分析

時間:2022-01-12 09:30:19

導語: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分析

摘要:植樹造林有利于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但在林業造林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質量問題。本文對林業造林工程主要質量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林業造林;質量問題;措施

植樹造林是一項長期工作,在短時間內很難展示出明顯的效果。在造林過程中,設計和規劃要符合國家標準,同時造林質量也要有所保證,尤其是要注重種子的培育和管理,因為樹種不同對康養環境的作用也就不同,造林成效也會不同。

1主要質量問題

1.1造林工程規劃問題

一些造林工程在規劃前沒有對當地的生態氣候條件進行深入調查,在種子選擇方面沒有做到因地制宜,后期管理工作沒有明確具體的目標和責任,造成種子成活率低、后期管理工作不到位,整個造林工程質量達不到標準,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1.2管理體系問題

造林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除了前期規劃外,還需要嚴格管理和規范造林工期,以獲得良好的林業工程效益。但從目前的林業管理體制來看,一些質量管理體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還不完善,管理制度還存在漏洞,缺乏有效的實施機制。造林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對他們既缺乏必要的技術培訓,又疏于管理,因此不能保證整個造林工程的整體質量。如在幼林管理中,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責任感將直接影響種子生長的正常與否。只有加強森林管理,才能保證林業工程質量和效益。

1.3種植問題

造林方法的優劣直接影響造林工程的質量,好的種植方法可以保證樹木健康生長。目前我國林業造林工程的種子配置方式還不完善,專業化、規模化的苗圃基地極少,僅有一些建在山上或田野上的臨時場所。加之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播種密度高、土壤處理不當等,使得種子的成活率大大降低。

2解決措施

2.1科學規劃造林結構體系

為順應十三五計劃的發展趨勢,不斷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促進城鎮發展,民和縣在以下方面進行了調整。一是要加強造林工程基礎規劃,提高生態效益,特別是水土保持、固風固沙等方面。二是根據土壤類型分辨適應植物種類,合理規劃種植面積。同時,合理規劃區域內種子數量,使種子獲得足夠土壤肥力,以保證種子的生長質量。三是要加強造林工程的有效管理和保護,以森林防火和食草性動物的食用危害為重點,加強環境保護和隔離措施,提高造林工程質量,促進當地林業可持續發展。

2.2國家完善政策與管理體系

國家完善林業發展和造林綠化的政策,明確要求地方政府不僅要注重造林數量,更要注重造林質量。為了提高造林質量,必須限制種植面積的種子數量,提高種子的存活率。制定責成制度與獎懲機制,并監督實施。建設各類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規劃有效的退耕還林戰略,開設新技術培訓班,同時推廣學習內容和退耕還林工程,滿足林業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建立行業學習交流機制,推廣和傳播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成果,共同提升行業員工水平。

2.3加大種子培育力度,提高種植技術

國家林業單位要加大對種子研發的力度,積極改良品種,提高種子成活率,培養出多樣化的種子。通過天氣、土壤、肥力等外部因素提高種子的成活率。

3結束語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現代社會,要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就需要提高我國的綠化水平,只有在這樣的背景下才能改善我國的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雙贏。在林業造林過程中,政府和當地規劃師應考慮到林業造林工程對整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區分于不同地區,從根源上解決問題。無論是從制度上還是從目標考核上,都要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改進和促進造林項目的管理和實施。

作者:劉淵 單位:劉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林業和草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