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病蟲害防治分析論文
時間:2022-05-26 03:44:50
導語:林業病蟲害防治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病蟲害對林業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一旦出現病蟲害,林木生長就會受到抑制,林業效益將難以得到保障。所以,在林業管理過程中,病蟲害防治屬于重點任務?;诖?,對林業病蟲害防治進行系統分析,提出防治建議。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限制因素;防治建議
病蟲害是指森林植物處于生長發育狀態下或者其繁殖材料和產品在儲運過程中,因生理程序在環境或生物侵染的影響下出現功能異常,生長發育被抑制,進而造成巨大的直接和間接損失的現象[1]。這種現象在林業發展中出現的概率很高,嚴重時可導致植物整株死亡,所以加強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1林業病蟲害防治存在問題
林業病蟲害防治對于林木的正常生長具有重要影響,長期以來備受重視,但目前此項工作卻面臨如下難題。首先,防治難度逐年加大。當前,出于環保和發展經濟的考慮,人工造林在各地興起。此種做法擴大了森林面積,使得局部生態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由于在造林過程中沒有進行科學規劃,增加的林木種類相對較為單一,使得病蟲害問題愈發嚴重,發生面積也逐年擴大,導致防治工作任務更加艱巨。同時,再加上防治手段與技術相對滯后,人手不足及資金不寬裕等因素的影響,防治工作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其次,病蟲種類有所增加,帶來的損失也更為嚴重。
2影響防治效果的限制因素
現階段,防治工作開展中的限制因素主要有:①監測水平不高,難以實現準確的提前預報,個別地區的蟲情獲取及工作明顯滯后,不能起到明顯的指導作用,這就使得防治工作失去了先機,采取的措施也比較被動;②防治手段較為傳統,技術相對滯后,這種局面的形成與新技術推廣不到位有關,導致的后果是現實中往往以噴藥的方式來控制病蟲害,不僅增大了環境負擔,還增強了病蟲的抗藥性,盡管相關部門提倡生物防治,但因資金不足,應用范圍十分有限;③協調不到位,各項工作的配合效果不佳,病蟲害防治任務相當艱巨,開展過程中需要做好協調,以保證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但實際上往往難以做到這一點,協調不到位的情況極為常見。
3防治建議
3.1采用科學的防治方法
要想有效控制病蟲害,應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防治。比如,采用藥物殺蟲時,必須要首先明確害蟲種類及特性,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選取適宜的藥物,進而取得良好的殺蟲效果。在面對多種蟲害時,要將危害最大或者數量最多的類型作為防治重點,選取的藥物應能夠有效殺死主要害蟲,并可同時對其他害蟲產生抑制作用。另外,在防治過程中還需注意用藥必須適量,選擇恰當的用藥方法,合理確定用藥部位。
3.2大力推廣生物防治法
根據林業蟲害模式的演變歷程,最開始人們一般利用噴藥的方式來控制蟲害。此種方式起初效果較好,但由于害蟲對藥物的抗性在不斷增強。所以,藥物對蟲害的防治作用必然會不斷減弱。在噴藥無法取得預期效果之后,人們又開始嘗試物理法及生物法,具體手段包括熱處理法、射線法、以蟲治蟲等。相較于噴藥法及物理法,生物法帶來的污染明顯偏小,且防治效果比較顯著。考慮到發展林木的初衷就是為了保護生態,所以,生物防治可以說是目前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最佳方法,值得大力推廣和積極應用。
3.3季節性防治
林業病蟲害防治并不是某一個季節的任務,全年都不可放松。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建議根據季節特征來確定措施。首先,春防。鑒于病蟲害一般在3—4月羽化,春防顯得尤為重要。春防措施主要有樹干涂白及利用相應藥劑處理土壤等,前者的目的是控制上樹害蟲,后者則是為了控制出土蟲害。其次,夏秋防治。夏秋季是病蟲害較為猖獗的一段時期,所以4—10月也必須做好防控。最后,冬防。冬季病蟲害防治是重點,一般指11月末至次年2月。這個時期害蟲大多都進入了越冬期,對林木危害大為減輕,但是如果越冬的害蟲基數過大,次年便會爆發嚴重災害。所以,此時的防治效果關系到次年的病蟲害規模及影響力。
總之,為了保證林業病蟲害防治效果,在防治工作中應保證措施具有針對性和科學性。同時,大力推廣生物防治,季節性防治也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董吉庭.林業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管理措施探析[J].綠色科技,2016(13):101-102.
- 上一篇:林業機械故障形成及維修管理
- 下一篇:林業常規育苗方法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