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分析
時間:2022-08-07 11:26:09
導語: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黨的十八大中,再次提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和目標,生態文明也被納入“五位一體”布局當中。本文在分析林業建設關鍵問題的基礎上,對內涵、定位、路徑等關鍵問題進行分析和闡釋,探尋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現實可行路徑,并提出相應的意見建議,旨在為理論研究和林業建設提供思路和參考,讓林業建設與生態建設同頻共振、健康發展。
1提升林業管理可持續發展水平的重要意義
1.1有助于推動生態平衡發展
從資源屬性上來說,林業資源屬于可再生資源,但是具有自身的特性,其生長循環周期漫長,資源可重復利用周期較長。保護林業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林業資源,是推動生態平衡發展的重要舉措,對于構建完整、健康的生態鏈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以生態文明為基礎,探索林業管理的科學有效路徑,對于我國自然資源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提高生態文明建設水平
自從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開展林業管理,是我國建設小康社會的題中應有之意,對于提高百姓生活質量,打造優美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強化林業管理,不是一項單一工作,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關系到自然環境保護的多種要素,是一項系統性工程。
2提升林業管理與可持續發展水平的現實路徑
2.1強化林業管理的頂層設計
任何一項工作的科學開展,離不開理念的指引與支撐。要想實現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可持續開發利用,必然要強化林業管理的頂層設計,提高管理重視程度,構建林業管理的科學體系,通過多維度、多視角的分析與探討,整合多種資源,構建立體式的林業管理與保護框架。通過提升領導重視程度,帶動各階層,提高林業管理與保護的認識,提高林業管理的科學性與參與度,探索多元的林業保護模式,提高社會及公眾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林業管理水平,在生態文明視角下,提升林業管理的可持續額發展水平。
2.2構建優化林業管理體系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林業資源在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開展林業建設與林業管理過程中,一般需要兼顧生態與經濟兩個方面,在傳統的林業管理過程中,通常都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雖然實現了林業資源的保護,但是沒能滿足市場對于林業資源的需求,如果是單純放開林業資源市場,又會產生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對林業資源的開發管理有一個科學的定位,要堅持發揮市場的導向作用,政府在管理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通過明確開發層次和開發程度,探索多元的林業資源開發路徑,優化林業資源開發管理水平。從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角度來看,要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構建完善的林業管理法律體系,強化林業資源管理的法制化、科學化、系統化水平,進一步明確責任,按照既定立法思路,提升林業管理水平,將責任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建立責任追究與林業管理的倒查機制,用制度約束權力,提高林業管理的法制化水平。
2.3發揮科技在林業管理中的作用
以生態文明為基礎,開展林業管理,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依托現代科技,提升林業管理的科技化水平,依托先進技術,提高林業管理效率,優化林業管理資源配置,提升管理的科學性與系統性。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現代林業管理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林業管理的現代科學體系。在林業管理過程中,要充分利用現代先進的統計、測查技術,提高對林業資源的科學掌控水平,與此同時,日漸發展成熟的通用飛行技術,也給林業管理帶來了新的契機與新的視角,通過林業管理動態捕捉、碳測繪等現代技術,可以有效提升林業管理效率,推動林業管理水平不斷提檔升級,完善現代林業管理體系,真正實現林業資源建設與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生態文明建設對林業建設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國家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要深入剖析林業建設問題,找準問題節點,對癥下藥,通過不斷創新探索,發掘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路徑,實現林業的積極健康發展。
作者:孫麗函 單位:通化縣林業局金斗朝鮮族滿族鄉林業工作站
- 上一篇:生態文明下城鎮化建設標準研究
- 下一篇:生態文明績效評價體系與考核制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