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育苗地灌溉技術分析
時間:2022-08-19 08:34:10
導語:林業育苗地灌溉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從灌溉量、灌溉時間、灌溉方法3個方面總結出科學的灌溉技術。
關鍵詞:苗木;灌溉量;灌溉時間;灌溉方法
水是苗木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灌溉是苗木撫育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地區,是培育壯苗的前提條件。
1灌溉量
灌溉并非越多越好,土壤水分過多會使種子腐爛,苗木根系生長不良或死亡,過量的灌溉還會引起土壤鹽漬化,所以灌溉要做到適時適量。灌溉次數與灌溉量要根據樹種生物學特性,苗本生長發育的不同時期,苗圃地的氣候、土壤條件以及栽培方式來確定。對于喜濕樹種,如柳、水杉等幼苗,由于生長細弱,根系生長發育慢,則應少量多次進行灌溉;而刺槐、白蠟、臭椿等樹種的幼苗比較耐旱,灌溉的次數可適當少些。在出苗期和幼苗期,要少量灌溉;在速生期需水量較大,應少次多量每次灌透。在氣候干旱、土壤水分缺乏時,灌溉次數應多些,灌溉量可大些;在氣候濕潤、土壤水分充足時,可不必灌水。沙壤土保水力差,灌水量要適度增加;粘重的壤土保水力強,灌水量可適當減少。不同的栽培方式,灌水量也不同,如:播種苗要保持苗床濕潤,需要勤澆慢灌;扦插苗的生根、發芽都需要大量水,扦插初期極易缺水,需及時灌足水,灌水時小水慢灌,以免水流沖力移動苗木;嫁接苗灌水不宜太多,否則會引起接口腐爛。
2灌溉時間
在北方地區,春季雨水少且多風,地面蒸發量大,為防止春旱,需及時澆灌解凍水,一般在3月中旬~4月中旬土壤剛剛化凍時進行;夏季酌情灌水,若降雨充足可不灌水,若干旱少雨可增加灌水次數;秋季一般不需灌水,使苗木組織充實和木質化,以利越冬;冬季在土地冰凍前灌1次凍水,以利苗木越冬。每次灌溉的具體時間,最好是在早晨或傍晚進行。
3灌溉方法
3.1側方灌溉。一般應用于高床和高壟式作業,水從苗床或壟的側方滲入床或壟內。這種方法的優點是灌后不會引起床面或壟面土壤板結,但耗水量太大,還會引起土溫下降。3.2漫灌。將水直接引入播種地,水從床面或地面流過而滲入土壤中,進行漫灌時要緩慢灌水,以免沖倒或淹沒苗木葉子。漫灌是低床或大田平床育苗中常用的灌溉方法,缺點是灌后土壤容易板結,同時費水,灌溉效果較差。3.3噴灌。可定時、定量地對苗圃地進行灌溉,是比較先進又經濟的科學灌溉方法。其優點是灌溉及時而均勻,省水省工,效率高,不僅能濕潤土壤和苗木,而且能使近地表層的空氣濕度增大,溫度降低,使苗木免受高溫危害。噴灌分固定式和移動式2種:固定式噴灌是利用水壓使水通過輸水管道和噴頭將水噴到空中霧化成細小水滴再降到地面進行灌溉的方法。固定式噴灌要設置一定數量的管道,管道的間隔距離應根據輸水管道的粗細、水壓大小、噴頭的位置來決定,但固定式噴灌需要大量的管道材料,設備投資大。移動式噴灌適用于中小型苗圃,設備簡單,投資少,噴灌效率高,但由于苗床距離噴頭遠近不等,會出現灌水不均的現象,在水滴過大時還會沖擊苗木。3.4滴灌。通過滴灌系統把水一滴一滴地緩慢地較長時間地滴入土壤,使土壤經常保持濕潤狀態,源源不斷地供應苗木生長所需水分。滴灌的全部設備裝置稱為滴灌系統,包括首部樞紐、各級輸水管道及滴頭幾部分。首部樞紐部分由水泵、肥料罐、過濾器、壓水表、水表以及流量調節器等設備組成。水泵是形成整個系統所需水壓的來源,山坡可利用自然水頭壓力,也可直接從自然水管道取水。過濾器是要濾出灌溉水中的懸浮物質,保證整個系統暢通無阻;輸水管道分主管、支管及毛管等幾部分,主管為輸水管,支管是配水管,毛管為灌水管,主、支管一般埋入土中,而毛管則多用黑色膠管安裝在地面;滴頭是滴灌系統的重要設備,它的作用是使水流經過微小的孔隙,將有壓水變成無壓水形成水滴,緩慢地灌入土壤中,因此滴頭直接影響著灌水的均勻程度和質量,滴頭安裝在毛管上,滴頭之間的間隔距離取決于滴頭的流量及土壤種類等因素。每套滴灌系統一般可控制30畝左右土地的灌溉。滴灌可以省水保墑,據相關試驗證明:滴灌比噴灌省水30%~35%;可以防止土壤板結,又不致破壞土壤的團粒結構,使土壤透氣良好。
參考文獻
[1]李振卿,陳建業,李紅偉.彩葉樹種栽培與應用[M].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11.
[2]北京林學院.造林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1.陳雍
作者:李松芝 單位:永城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
- 上一篇:工程管理與施工成本控制分析
- 下一篇:西部地區生態林業發展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