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試析

時間:2022-04-08 03:32:21

導語: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試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試析

摘要:林業經濟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林業經濟的發展帶動著我國環保工作的進步。通過發展林業,不僅可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環境,而且可以提高林業的經濟效益。通過探究林業栽培種植技術方法,從中找到栽培中的難點,從而提高栽培質量,推動林業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不斷改善國民的生活環境。

關鍵詞:林業栽培;種植技術;方法

林業的發展帶動著環境的改變,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了使林業可再生資源得到有效的保護和利用,有必要對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進行創新性研究,有效解決在林業發展過程當中栽培種植出現的相關問題與難題,從而得到科學的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以推動林業行業健康發展,使得林業產業持續向前邁進,林業經濟水平不斷提高。

1林業栽培種植技術

1.1對種植區域進行合理規劃。在植樹造林之前,要對林業栽培的土壤環境進行調研,確定土壤與環境條件是否適合林木的生長。同時,還要對林業生長過程當中需要的環境條件進行充分的準備。相關技術人員要針對林木的種類及種植地的環境特點制定合理的林業栽培種植管理技術,對林業種植區域進行合理的規劃,開展有針對性的植樹造林活動,將不同品類的樹木進行合理的搭配種植,從而使得土地資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在選擇種植的苗木時,要對苗木的健康狀況進行檢查,檢查苗木是否存在病蟲害等,如果苗木當中病蟲害等問題較為嚴重,則應該及時地舍棄。在進行苗木的種植之前,還需要對種植區域的整體環境進行整改,使得整改后的環境能夠滿足苗木的生長需要。1.2做好苗木選擇工作。通常苗木樹干部位的直徑應保持在4cm左右,同時也要保證苗木根系的完整性、樹冠部位沒有被病蟲害侵襲。在苗木的栽培過程當中,要對苗木的種植點進行均勻的安排,避免由于種植較密而導致樹木沒有充足的空間,影響陽光的照射,減弱樹木的光合作用。在苗木種植過程當中要注意苗木根系及樹葉是否完整,避免在種植過程當中對根系及樹葉造成破壞,影響苗木自身抵抗環境中的不利因素。1.3用好林業種植技術。在種植樹苗時,多采用階梯式結構,該種植結構有利于樹木在生長過程中獲得充足的養分。種植人員在種植前,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及樹木的生長特點,選擇合適的地點完成種植。階梯式結構的種植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土地面積,在有限的空間內種植多種類的樹木。除此之外,該種植方式也可以增加樹木的成活率,節省成本。1.4合理施肥。在進行林木栽培中,要先利用機械設備在土地當中挖出40cm左右的溝槽,并且在開挖的溝槽內部鑿出一個坑,體積大概在50cm3,為后續苗木的栽培做好充足準備。之后,對鑿出來的坑要進行施肥處理,使用的化肥一般為腐熟糞肥,用量一般為10kg/m2左右,再使用0.25kg/m2的磷酸二銨加入腐熟糞肥當中[1]。同時,還需要注意將回填土與化肥進行攪拌,保證兩者攪拌均勻。選擇栽種的苗木直徑應保持在30~40cm。1.5做好澆灌工作。在正式進行苗木栽培之前,要在苗木的根部噴灑6號生根粉溶液,然后對于苗木進行定植工作。定植工作結束之后,應立即對苗木開展澆灌工作。對苗木進行澆灌時,要使得水流沿著之前開鑿的溝槽流淌,之后等到水分在地面下滲到一定程度后,需對苗木進行夯實與扶持工作。第1輪的澆水結束之后,才能開展第2輪的苗木澆水工作,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需要根據苗木的需求及生長情況,適時地開展第3輪苗木灌溉工作。在苗木的生長過程當中,要每年開展3次翻耕和除草工作。在冬季來臨之前要對苗木進行淋澆凍水,而且氣候變暖的時候,要對苗木進行返青水的淋澆。為了保證苗木能夠健康快速地生長,需要及時給苗木補充營養,可對每棵種植的林木釋放0.25kg的速效氮肥、尿素。1.6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對于首次使用的苗圃地,需要提前至少一年對于苗圃地進行深耕,苗圃深耕工作在每年的夏季和秋季分別進行兩次耕作,從而使得苗圃地具有良好的土壤疏松度,土壤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以利于來年將土地耕平之后能夠順利開展育苗工作。如果苗圃被多次地頻繁使用,則要種子在土壤當中出土之后,及時地清除土壤當中的雜質及樹根等雜物。與此同時,需要細致地觀察幼苗在土壤當中的生長情況,根據土壤的肥力展開輪作,并且在土壤當中施放綠肥。對于土壤不具備輪作條件的,則需要施用有機肥。為此,在進行苗木的種植之前,需要對于土壤的情況進行具體的了解及勘測,從而根據土壤的具體情況,選擇使用有機肥或者綠肥來增加土壤的肥力。1.7建立合理的林木育苗管理理念。育苗管理理念是指育苗的相關人員擁有正確的工作理念及管理意識。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如今大部分的林業栽培工作都被機械所取代,但是對于種子的育苗工作則離不開技術人員的參與。在林業建設過程當中,林業栽培管理當中的工作人員成為林業栽培管理的核心力量,他們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方法對于林業栽培管理工作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林業栽培管理人員應具有愛崗敬業的職業道德,掌握先進的育苗技能。同時,林業栽培管理人員對于林業的發展要具有長遠的認知與理解,這樣才能具有工作責任感,在林業的栽培管理當中能夠保證育苗的質量,使得林業栽培管理工作能夠跟上林業建設目標的要求。同時,還需要林業栽培管理人員對于育苗工作充滿興趣和熱愛,從而能夠可持續性及長久性地投入工作當中,提高林業育苗的生產效率。在育苗的初期階段,林業栽培管理人員要給樹苗創造一個合理的生長環境,以保證林木的健康生長。在苗木生長過程當中,要強化管理,提高培育的技術含量,對于在生長過程當中不利于苗木生長的側枝進行及時修剪,從而保證苗木的快速生長,提高苗木的品質及成活率[2]。

2常見的種子催芽技術

2.1營養液催芽技術。對于栽培的種子進行催芽時,需要使用營養液對種子進行催熟,為了防止種子在生長的過程當中受到病蟲害的破壞,還需要在培養種子的營養液當中加入少量的特定藥物。在用營養液對種子進行催芽的過程當中,需要相關的技術人員對種子的催芽情況進行實時的監管,對催芽成功的種子進行適時的移植,防止種子在營養液當中浸泡時間過長,導致種子的發芽時間過長。如果種子發芽時間過長,會使后續種植工作難度加大,容易使種子的新萌芽受損害[3]。為此,要保證種子在營養液當中浸泡直至種子移出營養液到完整地栽培到土壤當中,就需要保證種子的完整度,這樣才能夠保證種子的健康生長。在選擇催芽的種子時,要對種子的自身狀態進行細致的觀察,應選擇存放時間較短的種子,因為存放時間較長的種子自身結構有可能在時間的推移過程當中受到破壞,在種子的催芽與生長過程當中都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在進行種子的催芽活動當中,還要對于種子的催芽溫度進行合理控制,從而提高種子的出芽率和苗木的種植效率。2.2熱水浸種催芽法。熱水浸種催芽法適用于種子較為堅硬,并且種皮較密的情況,如刺槐等種子的催芽。在對種子進行栽培種植之前,要將選擇好的種子放置在溫度為80~90℃的熱水之內進行浸泡。熱水浸種要保證缸里的熱水是種子的兩倍,然后將種子倒入熱水之中,利用木棒進行充分的攪拌,直至水缸里面的水涼下來為止。當水涼下來之后,將水上面浮出來的種子用筷子挑揀出來,之后再用筷子將水當中還沒有膨脹且種皮十分堅硬的種子放在熱水當中繼續浸泡。已經膨脹好的種子放到筐中,并且在種子的上面用草簾等遮蓋物進行遮蓋,將筐子放在溫度合適的地方2~3d,之后將陰干的種子進行栽培種植。2.3溫床催芽法。使用溫床催芽法對于林木的種子進行催芽時,首先相關的人員要選擇一個陽光照射較好的區域,然后在此區域鑿出一個長方形的土窖,其面積要根據種子的數量來決定,在鑿好土窖的四周裝上木板,土窖下方鋪設磚頭,在磚頭上邊依次鋪設薄膜和席子[4]。當完成種子生長環境的準備工作之后,將種子放在薄膜上,夜晚時在種子的上面覆蓋草簾,并且每天對種子保持1~2次的翻動頻率。當土窖當中的種子有50%出現裂嘴的現象時,則種子催芽成功,此時可對種子進行栽培種植。

3結束語

林業的發展不僅有利于我國自然環境的改善,也對我國的經濟建設起著一定的作用,所以,有關部門需加強對林業建設的重視程度,提高林木栽培種植技術水平,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做好對于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的探究,可以實現林業的健康發展,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提高人類的生活環境質量。為此,在樹木栽培種植時要根據種植情況,結合當地的環境變化采取相應的措施,選用合理的栽培種植技術與方法,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保護樹木的健康生長。

參考文獻:

[1]楊浩,楊仕清.林業栽培種植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9,13(3):77-78.

[2]陳剛.經濟林木栽培種植技術及運用實踐研究[J].農技服務,2017,34(3):93.

[3]黃濤.林業栽培種植技術及應用實踐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7(9):261.

[4]駱文飛.經濟林木栽培種植技術要點與主要問題闡述[J].農技服務,2016,33(4):168.

作者:晁永娟 單位:青海省林業工程監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