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中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

時間:2022-01-14 03:09:57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中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中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

摘要:對于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而言,能夠對學過的歷史人物給予客觀、中肯且全面的評價,是教師教學成果的一種直觀體現(xiàn),也是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方式。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想要培養(yǎng)學生對于歷史人物有更好的評價能力,就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給學生滲透一些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評價原則,這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理念的一種引導,同時還會幫助學生更為客觀而清晰地認識這些歷史人物,進而促進自身歷史價值觀的良好形成。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歷史人物;評價原則

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反映學生的歷史知識掌握程度、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方法,也是學生歷史價值觀的一種直觀體現(xiàn)。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與評價歷史人物是課程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在實現(xiàn)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教師應當給學生滲透更多歷史人物的評價原則,這不僅是對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引導,也會讓學生明白如何更為理性客觀地看待問題,這才是學生在歷史課程的學習中應當習得的素養(yǎng)。

一、唯物史觀的滲透原則

在評價一個歷史人物時,首先需要遵循的便是唯物主義史觀,要將歷史人物放在具體的時代背景中去進行綜合認識與評判,并且要結合相關的時代背景來全面理解與認識一個歷史人物。不少學生在評價歷史人物時采取的方法及自身的思維理念都較為狹隘,會簡單地從一件事情上來判定一個人,或者是以別人的一些角度與觀點來理解一個人物。這些都不是唯物史觀的體現(xiàn)形式,這種片面、單一地看待歷史人物的方式,是教師在平時的知識教學中應當讓學生改善的一個方面,因而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唯物史觀來全面綜合地認識一個歷史人物,尤其是要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下認識一個歷史人物,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對于歷史人物的評價才會更為公允。用唯物史觀原則評價歷史人物,能夠幫助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社會作用,認清歷史人物的本質。例如,和思想是那個時代的豐碑,它的產(chǎn)生有歷史的必然性。但在充分肯定豐功偉績的同時,也應看到他在晚年的歷史過錯;在謳歌思想光芒的同時,也要承認思想的產(chǎn)生、豐富和發(fā)展離不開中國共產(chǎn)黨人和人民群眾的歷史實踐,它是集體智慧結晶的這一歷史結論。只有結合唯物主義史觀,才能夠全面而綜合地評價一個人物以及他的功過,這也是需要學生記住的一個重要的歷史人物評價原則。

二、結合歷史背景的評價原則

在對歷史人物進行評價時,必須結合特定的時代背景以及歷史環(huán)境來對這個人物加以評價,這也是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另一個需要遵守的原則。不少學生在評價歷史人物時都會忽略歷史背景因素,而簡單地用當下的或者并不是那個歷史背景下的一些準則去評價一個歷史人物。這種方式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并不可取,甚至會帶來對于很多歷史人物的誤判。因而教師在給予學生教學引導時,要讓學生意識到這個問題,只有結合歷史背景去評價歷史人物,才是更為可取的。例如,對秦始皇的評價就一定要考慮到當時的社會政治條件。秦始皇統(tǒng)一了六國,統(tǒng)一了文字、貨幣、度量衡,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修筑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然而,他焚書坑儒、殘暴統(tǒng)治,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又表現(xiàn)出其可憎一面。如果不考慮當時的歷史條件,人們很容易把他的殘暴統(tǒng)治與他的政治過錯聯(lián)系起來,并歸結為單純的個人問題。只有從當時的歷史條件分析,才會發(fā)現(xiàn),秦統(tǒng)一六國后,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階級和社會局限性日益突出,統(tǒng)治階級日趨腐敗,國家權力又過分集中的歷史真相。結合歷史背景去認識一個人物,才能夠對于歷史人物有更為全面而客觀的衡量,這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時的一個重要原則。

三、一分為二的評價原則

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另一個很有代表性的原則便是一分為二的原則,教師要引導學生客觀而公正地看待一個歷史人物,要看到一個歷史人物的功與過、對與錯、優(yōu)點與不足,這才是全面認識一個歷史人物應當有的出發(fā)點。不少學生在看待歷史人物時,要不就是放大歷史人物的優(yōu)點而掩蓋其過錯,將一個歷史人物神化;要么就是凸顯該人物的過錯與問題而掩蓋其功績,將一個歷史人物抹黑。這些都是不合理的,只有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人物,才是更加全面地對一個歷史人物進行評判。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一分為二的原則去評價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的領袖克倫威爾,他代表資產(chǎn)階級和新貴族的利益,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專政,處死暴君查理一世,成立英吉利共和國。當革命處于危急時刻,他能夠依靠人民群眾力量完成資產(chǎn)階級革命;而當革命成功后,他卻鎮(zhèn)壓掘地派運動,出兵遠征愛爾蘭,開始與人民為敵,又充分顯示出他資產(chǎn)階級反人民的一面。只有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人物,才能夠全面認識一個歷史人物,這也是評價歷史人物時更可取的一種方式。

四、結語

在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評價歷史人物,并且掌握一些重要的評價原則。同時,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以唯物史觀作引導來認識與評價一個歷史人物,并在評價歷史人物時結合具體的歷史背景去展開。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一分為二地看待歷史人物,這樣才能夠更為準確、客觀和全面地評判一個歷史人物。

參考文獻:

[1]楊歷春.初中歷史人物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1.

[2]林興龍.論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D].昆明:云南師范大學,2005.

[3]顧蔚菁.探究歷史教育中的人格塑造[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11).

作者:王蘇娜 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