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12-06 04:24:22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摘要:表達是以交際、傳播為目的,將思維反映在語言上的一種行為,包括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表達能力是綜合能力指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本文從以下兩個方面對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探討。首先明確了歷史表達能力的基本內容和培養目標,然后分別從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兩個方面分析了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的具體方法和措施。

關鍵詞:初中歷史;表達能力;培養措施

歷史作為一門人文學科,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一方面可以提升學生的素質,另一方面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使其人際交往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初中階段是青少年語言能力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必然會起到顯著的效果,為其將來邁向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1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內容與目標

1.1表達能力的基本內容

表達,抽象化的涵義是將思維所得成果用語言語音語調、表情、行為等方式反映出來的一種行為。一般而言,表達包括語言表達和非語言表達。其中語言表達又主要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而非語言表達則是反映在表情、行為等方面。本文主要探討語言表達中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口頭表達是指用說話來表達思想或情感,它有著更為直接的交流效果。書面表達則是用書面文章的形式來闡述觀點或見解。它能條理清晰地表達出想傳達的信息,更嚴謹,更具邏輯性,表達的內容也更加全面。在初中歷史的學習過程中,一方面,學生應學會用語言將一些歷史知識表達出來,并且通過和老師同學的溝通交流,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在平時作業和階段性考試的主觀題中,學生可以利用機會好好地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學著運用富有條理與邏輯的語句來陳述自己的觀點。

1.2表達能力的培養目標

首先,要語言準確。不能隨意更改一些歷史術語,例如“農村革命根據地”不能改成“敵后根據地”,因為這兩個歷史概念屬于不同的歷史時期。某些歷史專有名詞的特殊讀音不能讀錯,描述歷史事實時不允許夸張和想象。其次,邏輯要嚴謹。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掌握歷史的發展規律,同時能運用辯證的思維來表述所研究的問題。在描述歷史事件時,要注意前后的邏輯聯系,以及與歷史現象之間的內在聯系。最后,要學會史論結合。在闡述觀點時要學會引經據典,用一些史料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2初中歷史教學中表達能力的培養方法

2.1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方法課堂提問。可以通過一些開放性的提問或者啟發學生提問來使學生跟上課堂節奏,鍛煉自己在公眾場合的口頭表達能力,從而進一步鞏固所學習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八年級上冊第九課《改革開放》時,教師可以先梳理一下該課時的知識框架,然后給出一些“改革開放”這個概念的組成要素:時間(1978年開始)、人物(鄧小平)、地點(中國)、內容(對內改革,對外開放)、以及本質和影響,最后讓學生來對這個概念進行概括。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對知識概括的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加深其對所學概念的理解。小組討論。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圍繞某一問題進行討論,按小組依次發表觀點。最后再由老師進行點評與總結。這種方法借助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來形成一種相互學習的氛圍。

2.2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方法

課后作業練習。適當地布置課后習題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與應用課堂知識,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一般來說,歷史習題的回答要求學生使用規范且嚴謹的語言,語句簡潔、流暢。另外,書面表達的一個關鍵就是要點化,并且每一個要點最好用序號分開。例如,秦統一六國和中央集權統治建立的措施有哪些?按照要點回答如下:①政治上:秦國創立了一套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②經濟上:秦始皇規定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同時,統一度量衡,對尺寸、升斗、斤兩,做出整齊劃一的規定。③文化上:秦還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后來又推廣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④思想上,為了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議,焚書坑儒。⑤軍事上,北擊匈奴筑長城,統一南方修靈渠。歷史影視作品觀后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然后要求學生按照某一主題來書寫觀后感。影視作品的觀看從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們對歷史的興趣,激發其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除此之外,一些優秀的歷史影視作品中的深刻內涵可以起到愛國教育的作用。排演歷史短劇。在某一歷史事件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撰寫小劇本并進行排練演出。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劇本的撰寫更加深刻地感受歷史情境,并且鍛煉書面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排演的過程也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小結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關鍵在于如何尋找恰當且有效率的措施來提高其表達能力。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引導學生對歷史教材的重視,再通過對一些教學活動的針對性設計,使學生能夠更貼近歷史,更深刻地體會到歷史語言表達的獨特魅力。

作者:劉亞麗 單位: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喀喇沁旗錦山第五中學

參考文獻:

[1]寧洪波.淺析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1):58-58.

[2]周靈靈.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傾聽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從《“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一課說起[J].中學教學參考,2014,(19):11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