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研究
時間:2022-04-03 03:03:13
導語:初中歷史教學構建高效課堂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介紹了高效課堂的基本概述,接著分析了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歷史;構建高效課堂;策略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改革熱潮。伴隨著改革浪潮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傳統思想和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在傳統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的引導之下,初中歷史教師習慣于使用“灌輸式”和“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對于各種新知識、新理念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充實和透徹。新時期下,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成了每個業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1高效課堂的基本概述
高效課堂是近年來十分大熱的教育新理念,其是普通課堂的“升級版”,顧名思義高效課堂主要指的是在同等的課堂教學時間中收獲更多的知識與能量,完成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教學目標。高效課堂之所以被稱之為高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效率的最大化。效率最大化是高效課堂的第一重層面體現,主要指的是在單位時間內學生能夠收獲到比以往多很多的知識與能量。第二,效益最優化。高效課堂的構建還需要全面體現效益的最優化,主要體現在受教育的影響程度上。高效課堂的構建并非要體現在應試分數上,還應該體現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上、學習能力上、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方面。高效課堂的構建必須兼顧效率的最大化和效益的最大化,這兩者缺一不可,任意缺一項都不能稱之為高效課堂。此外,高效課堂的構建還包括有三方面的要素。一是,教學時間;二是,教學任務量;三是,教學效果。這三個要素互相影響、互為存在,成了衡量課堂是否高效的主要要素與主要判斷因素之一。
2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現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初中歷史教師意識到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逐步踐行與高效課堂相關的各項教學活動。但是由于各種原因的存在,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始終成效不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初中歷史教師對于高效課堂的認識和理解不夠充分細致。高效課堂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并不復雜的概念,但是蘊含在其中的內涵卻是十分豐富和具有延伸性的。不少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并未深諳高效課堂的理念,開展的各項教學活動都是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教學行為比比皆是。在教師有失偏頗的教學理念之下,高效課堂的構建漸漸偏離了其預定的軌道,與自己最初制定的目標漸行漸遠。高效課堂的構建僅僅變成了一個看上去很美的“海市蜃樓”而已。第二,在我國,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根深蒂固。應試教育在我國實施的時間由來已久,對于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影響都是十分深遠的。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分數是衡量學生標準與否的唯一“試金石”。只要學生最終表現出來的應試成績高,學生就自然而然地被劃分在好學生的行列之中,而一旦應試成績不理想,學生就會被“萬眾唾棄”。在這種畸形教學思想的指導之下,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變得難上加難。與“填鴨式”教學相比,高效課堂并非能在短時間內提升學生應試成績。于是教師采取的種種創新教學活動就會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教師的教學阻力變得越來越大,最終不得不放棄自己原先為之堅持的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第三,學生對于歷史學習的興趣遲遲得不到有效提升。對于任何一項學習活動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個說法一點都不為過。不少初中歷史教師之所以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遲遲收不到實效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不夠高漲。學生對于教師開展的教學行為要么抱著抵觸的情緒,要么抱著可有可無的心態,根本不愿意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學習過程中的“心猿意馬”現象比比皆是。教師推行的與高效課堂構建相關的各項教學方針與教學策略受到諸多阻礙,沒有互動和反饋的高效課堂構建最終成效勢必會大打折扣。
3初中歷史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
3.1教師積極努力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初中歷史教師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營造輕松積極的課堂氛圍至關重要。根據筆者的調查和了解,最讓初中學生詬病的內容就是課堂氛圍的死氣沉沉、生硬死板。鑒于此,在高效課堂構建之初,傳統氛圍的改造首當其沖。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放下身段,不要再將自己牢牢固定在權威者的位置之上不容動搖。相反,成為良師益友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教師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上真誠地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只有如此,開展的后續教學活動才能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反之則是費力不討好的徒勞而已。同時,教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多多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學生喜歡的方式可以成為教學的突破口,學生的意見建議可以成為自己不斷前進的目標和動力。例如,教師在進行完畢《燦爛的青銅文明》這一章節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專門利用一小段時間聽聽學生的心聲。每個學生心中都有著青銅文明的代表作,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表達的過程本身就沒有對錯可言,這個過程就是教師與學生相互溝通教學的過程,看上去似乎浪費了不少課堂時間,與“高效”有點背道而馳。但是實際上學生的收獲卻遠比傳統課堂要多很多。3.2充分借助多媒體等現代化手段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多媒體是近年來十分大熱的教學手段,在教育領域中的應用亦是變得十分廣泛。初中歷史教師在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過程中可以巧妙融入多媒體,讓整個的教學過程變得更加的興趣盎然、生機勃勃。特別是對于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較薄弱的初中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晦澀難懂的知識在理解存在一定的障礙。但是有了多媒體之后一切就變得與眾不同了,多媒體能夠讓停留在課本上生硬的知識活泛起來,學生的理解過程變得耳目一新。例如,教師在進行《江南地區的開發》這一章節內容的時候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江南地區古今的對比視頻。在對比視頻中,江南地區從古代開始就已經走上了繁華之路,到了近現代更是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有了鮮明的視頻對比之后,學生對于江南地區的開發認識變得更加透徹,原本死氣沉沉的課堂也一下子有了活力和被賦予了靈魂。高效課堂的構建自然也變成了教師的“囊中之物”。3.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廣泛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傳統課堂之所以一直找不到高效的鑰匙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教師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始終充當一個主宰者的角色,課堂上任何的“雜音”和質疑都是不允許的。久而久之,學生變成了被動的“機器人”,按部就班地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主動性完全喪失。很顯然,在這樣的局面下,高效課堂的構建變成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而已。在新形勢下,教師應該轉變觀念,扭轉思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關心學生,認真聽取學生的呼聲。在這個相互認識和相互理解的過程中,學生逐步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廣泛的參與到學習的各個環節之中,整個教學成效成果斐然。例如,教師在進行《貞觀之治》這一章節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去網絡上查找一些與貞觀之治相關的背景資料。在課堂上,學生將自己的收獲帶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在全員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對于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整個過程一氣呵成,十分具有效果。很顯然,這就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典型范例,鼓勵學生全面參與,能讓學生收獲更多的成就感,這也是高效課堂構建的一大主要要素之一。3.4教師保證給予學生及時到位的總結評價。整個教學活動是一個有頭有尾的整體過程,任何一個環節都缺一不可。很多初中歷史教師就是不重視最后的評價總結環節,導致高效課堂的構建大打折扣。鑒于此,初中歷史教師應該重視最終的評價,讓整個的教學活動得到全面深化。筆者認為評價活動應該包括有日常表現評價、作業評價、課外活動評價和最終筆試成績多方面的內容。這些評價內容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每個環節都發揮著自己的作用,都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貢獻自己的一己之力。每一個環節初中歷史教師都應該高度重視,不可偏廢,只有堅持不懈地將各種評價活動結合在一起,最終才能讓學生得到最全面、最客觀、最立體的評價。
4結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每一個初中歷史教師應該深諳高效課堂的內涵和外延,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讓學生在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中積極快樂的學習,最終收獲滿滿的正能量。
參考文獻
[1]李鳳香.創新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初中歷史教學改革對策研究[J].華夏教師,2018(29):37-38.
[2]王兵.如何構建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8(18):72.
[3]吳衛軍.多元教學,構建初中歷史高效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6(15):55.
[4]張軍.構建初中歷史教學高效課堂之我見[J].文教資料,2016(10):187-188.
[5]李信良.初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對策分析[J].都市家教月刊,2017(1):88.
作者:梁瑜君 單位:安徽省亳州市黌學中學
- 上一篇:情境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的應用
- 下一篇:中學歷史教學文字史料運用分析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