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化研究論文

時間:2022-12-22 08:34:00

導語:秦文化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秦文化研究論文

文化,是取代秦文化而在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它是西漢皇朝的政治統治在全中國確立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然后又隨兩漢(前206—220)的歷史進程進一步發展起來的。漢文化固然不是秦文化,但也不是楚文化。漢文化是全新的綜合性的新文化并非直接來源于單一的文化,而是繼承多種文化而形成的。無論較之秦文化還是楚文化,它都更為開放,更具兼融性,內容更為豐富,氣魄更為宏大。

據說,北宋蘇軾官翰林學士時,其幕下士曾以“柳郎只合十八七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來概括柳永、蘇軾詞作的不同風格。那么,我們能不能舉出一些最能代表秦文化、楚文化和漢文化不同風格的事物來呢?

“文化”一詞的內涵是極為豐富的,因此,對它的使用,必須十分嚴謹而慎重。

說到“秦文化”,必須認識,其意義是多重疊合的。它本是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的一種區域文化,其分布的腹地、范圍大致上是今中國西北部的陜西、甘肅一帶。它為秦人(秦族)所有,存在于西部的諸侯國秦國的領地內。它又有一個很長的發展歷史,經過許多世紀,達到頂峰,有一個極短的歷史時期內成為以政治統一為背景的全國性的文化——這就是秦朝文化。

春秋、戰國期間秦國的占領范圍不斷擴大(到公元前3世紀初,已拓取今四川大部、湖北西部等地)。隨著秦的軍事征服、勢力擴張、人員遷動,秦文化所影響和覆蓋的地區不斷擴大。在這樣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中,秦文化對其他文化也有吸收,內容是越來越豐富的。

到秦朝完成統一,實現了對全中國的統治,進而又采取許多措施鞏固和發展統一,包括實行一系列的政策,有意識地統一思想、文化,以至于“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禮書》指出:“至秦有天下,悉內六國禮儀,采擇其善,雖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濟濟,依古以來”[2],這是說,秦朝對六國文化是加以吸收而能予以兼容的。但是,秦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確定的原則是不師古,不崇經,以法為治,以吏為師。推行這些政策的極致,就是實行“焚書坑儒”的野蠻舉措,予文化以嚴重的摧殘,對思想和學術自由更是沉重的打擊。因此,秦文化對于中原傳統文化又并非主要是“依古以來典法行之”。

由于秦朝統治的時間很短,其目的在于統一思想文化的政策并未來得及完全實施,亦未取得預期的成效。與此同時,秦文化也未能在政治統一的新的歷史條件下,對其他文化予以充分吸收和消化。因此,在秦朝統一的短時期內,秦文化并沒有和東方六國文化融為一體,其作為全中國的主導文化的地位,也沒有來得及完全得以確立。在原屬東方六國的廣大地區內,各區域文化繼續表現著它們的特色和活力。

隨著秦政權的被推翻,秦文化所依倚的政治支柱倒折了,秦文化也由文化融合的主體變為客體,其作為全中國統治文化的短暫時期也就宣告結束。不過,在代之而起的漢代,秦文化的要素繼續存在,而且還保持著強有力的影響。“自秦以后,朝野上下,所行者,皆秦之制也”[3]。秦文化奠定了大一統國家形態和大一統國家觀念的基礎,也就是奠定了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基礎。秦文化在中國歷史上最有建樹、對后世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為深遠的,應當說是它的政治文化、制度文化。

戰國以至于秦漢時期,經常有人注意并描述秦文化的一些特點。如魏國的信陵君說:“秦與戎翟同俗,有虎狼之心,貪戾好利無信,不識禮儀德行”[4]。西漢初年,賈誼痛說“秦俗日敗”,指出:商鞅變法以來,秦國一直是“并行于進取”,雖然“功成求得”,但卻出現了社會道德水準嚴重下降的惡果,秦始皇又“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更把秦朝推向滅亡。《淮南子·要略》說:“秦人之俗,貪狠強力,寡義而趨勢利”,司馬遷也說:“今秦雜戎翟之俗,先暴戾,后仁義”[5]。這里所說的“俗”,部分地有我們所說的“文化”的含義。以上言論,雖然包含了對秦國或秦人的敵對心理,但卻也揭示了秦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秦人因其長期生活的環境的影響,在性格上受戎翟即西北少數民族的影響,傾向于強悍好斗,為了達到目的,可以狠下決心,不惜一切。秦文化注重實效、功利,質樸而率直,不事虛浮,追求大和多,不停地拓展,主動性極強,為了實現某一目標,定會一往直前,不容任何困難和力量的阻擋。秦文化的這些特點,似已得到當今學者的普遍確認。

漢文化,是取代秦文化而在全中國占主導地位的文化。它是西漢皇朝的政治統治在全中國確立的過程中初步形成,然后又隨兩漢(前206—220)的歷史進程進一步發展起來的。

有的當代學者認為,漢文化就是楚文化。這一說法未免有點絕對化。但也因此提出了漢文化和楚文化的關系,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很有意義的問題。

楚文化,也是先秦時代一種歷史悠久的區域文化,在其早期,還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文化(早期的秦文化也是如此)。楚文化,從時間上說,是隨著南方的諸侯大國——楚國的發展而成熟起來的。從空間上說,又是隨著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疆域的不斷拓展而向廣大的地區擴散的。像秦文化一樣,楚文化也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它有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和神話色彩,崇尚自由,富有激情,善于想像,善歌好舞,但也信鬼好祠,重神厚巫,原始文化的味道甚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