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歷史教學下的愛國主義教育

時間:2022-06-09 02:34:28

導語:中專歷史教學下的愛國主義教育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專歷史教學下的愛國主義教育

中專歷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培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學生愛國主義的培養對于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為新課改背景下的中專歷史教師,必須緊密結合時展的需要,充分意識到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斷地強化中專歷史教學成效,才能更好地適應時展的需要。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此展開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中專歷史教學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必要性

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振興中華。尤其是在中專歷史教學中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不僅是時展的需要,也是歷史教學工作開展的需要。以梁啟超、章太炎為代表的歷史愛國主義教育充分詮釋了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同時,我國歷史上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古跡都是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的有效素材。以中國古代史的輝煌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以中國近代史的悲慘對學生進行警示教育,以歷史愛國志士加強學生情感教育、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無不體現著歷史學科在愛國主義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上當代中專生的時代特點更加鮮明,不僅年齡層次相當,主要以14到17歲的青少年為主,正處于心理和生理特征變化的關鍵時期,思維方式也正在變得逐漸成熟,而這些學生的個性特點和思想品格因環境而體現得迥異,所以只有加強對其的愛國教育,才能使其意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感,樹立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并為之而不懈努力。因而加強愛國主義的教育,不僅有助于學生的健全發展,還能促進歷史教學質量的提升。這也就將其必要性體現得淋漓盡致。

2中專歷史教學中如何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探究

2.1加強歷史素材的應用,強化中專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在中專歷史教材中,有較多的歷史素材有助于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開展。所以教師必須挖掘教材中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為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并將其所蘊含的愛國主義情感、思想利用教師的行為在歷史知識傳授過程中表達出來。例如,可以利用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歷史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其更加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例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近代史中的事件,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尤其是九一八事變、南京大屠殺等歷史事件,激發學生對侵略者的仇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2.2有計劃、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在中專歷史教學過程中,在加強歷史素材應用的同時,作為教師,還應在實際教學中致力于歷史知識傳授與愛國主義教育的結合,才能更好地預防愛國主義教育的片面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一般而言,應做好以下幾點:2.2.1以我國悠久歷史為切入點,致力于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培養要想學生發自內心地熱愛祖國,其必須熱愛自己的祖國,并充滿敬畏之情。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加強我國悠久歷史的教育,雖然我國目前還處于發展中的國家,但是通過對悠久歷史的掌握和了解,使其能感到中華文化的偉大文明,在歷史的長河中,在政治經濟文化、技術水平等方面,我國也取得了令人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不僅能強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其民族自豪感。2.2.2通過近代國恥民辱教學培育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無不充滿著愛國主義教育的歷史信息源,特別在近代史中,所以教師應及時地利用真實的歷史信息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以鴉片戰爭為例,其愛國主義典范就是林則徐,而甲午中日戰爭,其愛國主義典范就是鄧世昌,辛亥革命的愛國主義典范就是孫中山,一代偉人等等不勝枚舉。所以教師應緊密結合教學實際,利用這些正面的愛國故事,切實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使其充分意識到這些任務在促進祖國統一和世界和平中所做的貢獻,從而形成敬畏之情。同時還應利用鴉片戰爭等歷史學習契機,灌輸給我們帶來的危害,從而更好地促進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性提升。

3結語

綜上所述,中專歷史課堂是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陣地,對于歷史教師而言可謂任重而道遠。因而在日常教學中應切實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愛國主義精神的養成。

作者:呂衛新 單位:確山衛生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