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
時間:2022-03-24 10:47:54
導語:分層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義務教育的大力倡導普及以及素質教育的逐步深化的大背景下,面向每一位學生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所有學生文化素養,逐漸成為了現代教育教學的中心任務。然而,仍有不少學校存在著加重學生學習負擔,如延長課堂教學時間、占用體育課堂,大量布置作業,化為沖刺班與提高班等現象,以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忽略學生個體差異,課堂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模式下“滿堂灌”、“填鴨式”的現狀比比皆是。這種授課模式只考慮到了中等生的教學,而忽略了優等生以及學困生的發展,其結果是難以滿足學優生的學習需求,而又加重學困生的學習負擔。分層教學的運用無疑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分層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的一種教學模式,它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以學生為主體,以時展為導向,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通過分層教學的形式以滿足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與發展需求,促使他們知識技能、身心健康以及思想品德諸多方面的全面發展。可以說,采用分層教學已成為現階段教育教學的主要潮流與新趨勢,對此,本文下面將簡要探討分層教學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具體應用與實踐。
1把握學生性格特點,分層備課,因材施教
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分層教學時,首先需要對全體學生進行分層,因為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身心發展都有所不同,教師需要從一個宏觀的角度去把握每一位學生的這些特點,唯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如果條件允許,教師也可以盡最大努力對每一位學生進行逐個交流,并通過家訪以及其他途徑詳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情況、興趣愛好、特征以及他們各自對于歷史這門學科的理解等。然后,教師需要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的分析與判斷,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展開分層教學;緊接著,在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教學目標是整個教育教學的中心,一切的教學活動都需要緊繞它展開,起著導向、誘發與激烈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歷史的備課階段,教師需要充分按照教材要求,將教學內容依據一定劃分標準,將其設置成幾個難易程度相當的教學目標,并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能力對此提出適宜的學習目標,以后的教學活動需要緊繞這些不同層次教學目標展開教學,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教學《甲午中日戰爭》一節時,教師先將全體學生都需掌握的知識內容提出來,即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背景、經過以及甲午中日戰爭的性質與結果。再提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1)《馬關條約》的內容以及其對于中國的影響;(2)《馬關條約》是繼《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的原因是什么?(3)戰爭中重要的戰役和鄧世昌的事跡。
2尊重差異,張揚個性,分層教學,教無定法
新課程標準下強調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個體,不以教師的行為意志而轉移,是具有個體差異性的人。因此,在初中歷史實施分層教學時,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這種個體性差異,尊重學生人格,鼓勵學生創新,張揚學生個性,讓全體學生包括差生都能得到一般性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現代教育教學中涌現出了一大批的高科技設備,其中以多媒體設備的運用最為廣泛。在具體的分層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應當是多種多樣,并根據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于理解能力差的學生,教師則可以借助我們的多媒體集文字、圖片、聲像于一體的功能,使抽象的歷史知識變得生動形象易于學生接受;對于邏輯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則可以以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讓其進行探究討論,讓其發揮自己所長,并在小組討論過程中通過吸收他人的優點,不斷提升與完善自己。總之,在初中歷史分層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他們的個體差異性,并鼓勵他們個性的張揚,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不同群體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或者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做到教學相長、教學定法,以此培養出富有生命力與活力的人才,而不是只會死記硬背。
3結合能力,滿足需求,分層布置,循循善誘
由于每一位學生從小所受的教育、家庭背景以及自身因素的影響,所以,在具體的課堂學習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對于學習的需求是各有不同的,其主要表現在知識的渴求上,而作業的練習則能夠有效激發出學生這種學習需求。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時,教師需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學生的作業進行分層布置:A層次屬于基礎練習;B層次屬于鞏固練習;C層次屬于能力提升,并讓學生根據各自的學習情況選擇與之相對應的作業予以完成。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批改作業時,也應當做到分層,在批改過程中,除了找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之外,還需要實時對于一些成績相對落后的學生給予更多的關注與重視,必要時則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對其進行輔導,并降低對這部分學生的評價要求,多對其使用具有肯定意義的話語,對他們進行循循善誘,讓他們能夠向著教師所規定的教學目標的方向發展與前進;而對于那些成績優異的學生,教師更多的應當是對他們進行引導與啟發,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對其的評價話語應當注重突出鼓勵,以促進他們更好、更快地發展,培養其分析、解決、概括問題的綜合歷史學習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4結語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是新課程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主要目的在于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特點,張揚他們的個性。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這些特性,從教材、教學、作業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分層教學,發揮他們的主體地位,以滿足不同群體學生的學習需求,讓其主動參與到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以此實現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
作者:谷碧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參考文獻:
[1]王墨蘊.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3).
[2]陳紅.分層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南北橋,2015(11).
[3]劉孝舉.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文教資料,2011(24):189-190.
[4]耿連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分層教學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的探討[D].天津師范大學,2015.
- 上一篇:初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情感意識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