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培養學生情商途徑分析

時間:2022-10-23 08:27:35

導語:初中歷史培養學生情商途徑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初中歷史培養學生情商途徑分析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在我國教育界的不斷發展與深入,對初中歷史教育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情商,是現階段素質教育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提出的全新要求。在本文中,我將對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培養同學們情商的有效性途徑進行探究,其中包括轉變教學思想、倡導同學們開展課外閱讀以及對教學模式的優化等。通過對這些有效性途徑的分析,希望能夠沖破傳統初中歷史教學的局限,并有助于初中歷史教學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情商培養;有效性途徑分析

對于初中歷史教學而言,其是注重培養同學們歷史知識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在初中的教學體系中,歷史課程擔負著同學們閱讀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雙重培養的重任。因此,使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得到培養是歷史教學的重要義務。對于初中生而言,其處于青春期階段,這不但是同學們知識和智力增長的階段,也是其情商得到發育的重要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出于對同學們發展的長遠角度出發,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情商要比培養其歷史知識更加重要。

一、轉變教學思想

在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培養同學們情商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就是轉變教師的教學思想。在傳統思想的應試教育中,老師和家長都十分看重同學們的考試成績,并且認為成績能夠說明一切。他們還會認為,對于孩子們而言,在學習文化課,特別是歷史這門學科的時候,對基礎知識的熟練記憶以及掌握才是最關鍵的。但是,在現階段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特別是素質教育已經逐漸得到了全面普及的今天,同學們所面對的中考壓力正在趨于日漸降低的形勢,傳統思想的應試教育已不再符合當下新課改教育提出的要求。就現階段的情況分析,家長和老師都應該試著努力將自己傳統的思想得以轉變,順應時代遵從素質教育的理念。而所謂的素質教育,就是同學們的綜合素質,其中就包含人與人溝通的能力,即學生的情商。這需要老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必將大量的時間浪費在同學們記憶基礎知識上,而是使其在學習的時候盡量感知歷史公式中表達出來的為人處世的道理。利用這些感受,同學們就能夠切實地掌握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和途徑,通過這種手段使同學們的素質得到培養,情商得以提升。

二、倡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在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現有的歷史教材不再糾結一些關鍵點的人物與事件,以及具體的歷史事件所反映出的意義,重點是要使同學們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幫助同學們對我國歷史的發展過程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在當下的初中歷史教材中,很少有對某個歷史事件的詳細記載,大多是以框架形式存在。因此,想要使同學們能夠在歷史事件的細節處體會情商教育,歷史老師就可以倡導同學們開展課外歷史閱讀。在對課外書籍進行選擇的時候,要盡量選擇一些內容簡單易懂,且具有真實史詩的書籍。在同學們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老師要引導同學們從提升情商的角度進行課外閱讀,還要避免同學們因課外閱讀而對課程的學習產生影響。當老師在對同學們的課外閱讀進行指導的時候,應該向其闡明進行課外閱讀多要實現的目標,使同學們能夠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會與人溝通的方式,促進其情商的提升。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初中歷史川教版教材七年級上有關《三國鼎立》相關內容的時候,由于歷史教材上的知識畢竟有限,描述得并不詳細,這時老師就可以倡導同學們去閱讀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通過同學們的課外閱讀,再加上對教材中知識點的學習,能夠使其對歷史中的事件有著更加細致的了解,并可以從具體故事情節中感受到情商教育,學會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方式。

三、教學模式的優化

在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傳統理念的應試教學一直圍繞考試以及講評進行教學,一切教學均是以同學們的成績進行開展的。但是,在現階段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初中歷史教學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情商,老師應該盡可能對教學模式進行轉變,教學工作不再單一地圍繞考試進行,要轉變教學方式,使同學們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得到提升,進而提升同學們的情商。在進行課堂教學中,歷史老師要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科學的規劃,盡量使傳統理念教學中注重教學重點,分析教學難點的教學方式得到轉變,使同學們可以在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創建正確的世界觀,并能夠運用宏觀的視角思考以及觀察問題,在開拓同學們視野的同時,培養其情商能力。與此同時,對教學模式的優化還要表現在老師對同學們的考查方法上。就傳統的考查方式而言,老師通常把同學們的歷史水平作為重點的考查對象,而并不注重考查同學們的觀念。所以,在現階段的歷史教學中,老師應該注重培養同學們的情商,針對此對教學方式作出改善,對同學們正確的人生觀以及世界觀進行著重的培養。例如,當課程進行到初中歷史川教版教材八年級上有關《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相關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創新教學方法,在課前讓同學們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預習,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有關“”的課本劇的排練。在課堂上分別進行表演,同學們能夠在教材上了解到當時社會的背景狀況,并在表演時重現當時的情境,能夠讓同學們真正地感受到當時的社會學生們愛國的心情,進而促進學生們情商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初中歷史的課堂教學中注重同學們情商的培養,不管是對初中歷史教學的合理開展,或是同學們綜合素質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因此,作為初中的歷史老師,應該轉變教學思想,倡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教學模式的優化,抓住新課程改革的機會,幫助同學們情商的提升作出一定的貢獻。

作者:楊江虹 單位: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學校

參考文獻:

[1]周曉明.激發興趣,提高能力———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7,(04):96-97.

[2]劉娜.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96.

[3]劉海英.初中歷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J].科技創新導報,2015,(09):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