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和建設綜述

時間:2022-02-23 10:52:00

導語:高職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和建設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國際貿易人才需求和建設綜述

論文關鍵詞:高職國際貿易專業人才需求專業建設

論文摘要:高職高專培養的人才能否滿足企業需求,應該如何做好專業建設,這一直是困擾高等職業院校的一個課題,本文主要是根據企業對外貿人才的需求,對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方面提出幾點建議。

一、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情況

(一)人才需求量分析

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江浙地區進出口貿易發展勢頭強勁,有很好的港口優勢,據資料顯示在2009年,浙江省的進出口總額為1877.3億美元,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8.5%,同時該地區的私營企業數量多,出口比重不斷上升,比如在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從事外貿業務的企業有9333家,外貿出口占整個市場成交額的1/3。在這種發展勢頭下,江浙以及長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外貿人才的需求量也巨大。

(二)崗位需求情況

企業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崗位需求是我們確定專業方向的重要依據。調查資料顯示,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提供的外貿工作崗位主要是出口營銷、單證處理、報關、報檢四項工作,它們所占比例分別為:24%,36%,22%,18%。企業對外貿人才的新需求首先表現在不僅要能掌握最新的專業知識,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實務操作經驗,同時必須持有國家頒發的資格證書。通過調查,企業對跟單員、報關員、報檢員都要求持有國家通用的資格證上崗工作。

(三)企業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新的要求

第一,企業選用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時,不僅僅注重學歷,更注重其實踐操作技能和經驗,以及對所在行業是否了解。出于與海外客戶溝通聯絡的需要,這些人員須具備一定外語水平,外貿業務員、跟單員等直接與國外客戶打交道的人員更要能夠熟練運用英語。

第二,靈敏把握市場信息以及溝通協調的能力。外貿業務涉及海關、物流等方方面面,且每個國家的市場需求千差萬別,外貿企業必須靈敏捕捉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市場信息,同時協調好各方面關系。

第三,較強的營銷能力。企業對外貿人員的要求僅僅能說英語,能翻譯文件,是遠遠不夠的,現在企業的要求包括了多方面,比如溝通、開拓、商務談判、把握商機等能力,有的企業還希望你擁有廣泛的客戶資源。

第四,良好的職業道德。在調查中,企業都談到了畢業生的職業道德問題。在實際工作中,很多企業都遇到過畢業生離職帶走客戶資源、泄露企業機密的情況,使他們對這方面特別看重。

二、關于國際貿易專業建設的幾點建議

針對上述企業對外貿人才需求的調研結果,筆者確立了高職高專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外貿業務能力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根據這一培養目標筆者進行了職業崗位能力分析,分析得出國貿專業學生所應具備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課程,如圖1所示。

筆者認為在制定培養目標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加強學生職業道德教育

隨著現代社會分工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整個社會對從業人員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職業道德教育日益顯示出其重要性。通過本次調研,我們了解到,企業在引進人才時,除了資格證(能力)、學歷外,更加關注的是人的職業道德。筆者認為,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水平不僅會影響其本人找工作的難易,更主要的是會影響一個地方的所有企業家對學校、乃至對一個地區的人才的看法,從而對學校乃至整個地區今后學生的就業帶來深刻的影響容。

(二)加強學生專業“考證”指導

從本次調研中我們一方面進一步了解到,隨著江浙外貿量的增長,對持證報關員、報檢員、單證員等的需求極大。目前,只要具備報關員、報檢員、單證員等職業資格,找一份專業對口的工作是比較容易的,并且,這些崗位都是需要持有國家通用的資格證才能上崗工作,“考證”基本是成為了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畢業生進人國貿行業的“敲門磚”。另一方面,由于跟單員現在還沒要求持證上崗,在職跟單員的素質普遍偏低,預計在今后幾年內,能取得跟單員證的畢業生的求職前景會比較好,而外貿業務員一直是外貿企業人才需求的重點,獲此資格證書也會為畢業生就業打開方便之門。鑒于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考證幾乎成為對口上崗的前提,而其可供選擇考取的資格證較多,學生不可能每一個證都報考,而每一個證所對應的崗位有一定區別,如何組織學生有選擇的報考顯得極為重要,因此,有必要加強對學生考證的指導工作。

(三)強化學生英語聽說能力

各企業對國際貿易人才的英語水平要求普遍提高,但各類型企業對學生英語能力的要求不一。大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比較看重學生的英語過級情況,而中小型企業則普遍對學生英語過級情況不予關注,而特別關注學生的商務英語聽說能力,要求能直接與外商進行簡單的貿易磋商并簽訂合同。基于我院國貿專業學生主要在中小企業就業與我院國貿專業畢業生英語聽說(特別是口語)能力低下的現實,特建議在以后的教學計劃中特別加強學生商務英語聽說能力(特別是商務英語口語)的教學,提高學生進行外貿磋商的能力。但需特別注意的是,要處理好加強英語聽說與學生考取專業任職資格證之間的關系,以“考證”為重點。

(四)由學校就業處統一協調,搭建畢業生就業平臺

就業處作為人才需求調研人員,實際肩負兩大任務:了解企業對高職商務人才的需求數量并盡量與企業合作,為畢業生搭建就業平臺;了解企業對商務人才的能力結構要求,為調整教學計劃提供參考。

各地人才市場一般都有其本地過去數年對各類人才的引進數據,他們也從頻繁舉行的人才交流會中獲得了有關企業對商務類人才的學歷、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只要由高校出面,各地人才中心都愿意免費及時提供相關數據資料,也非常愿意與各高校進行進一步的合作。基于作為調整專業與專業教學計劃所需的資料往往要求盡量全面,也基于我校畢業生去向較為分散,我們需要的是與我校畢業生相對集中的各省市及我們準備開發的各省市的高職商務類人才的需求情況。而若由各系部獨立行動,往往會各自為政,一方面帶來費用的增加,另一方面也無法完成全面收集的艱巨任務,再次,還基于人才中心一般只與學校(不是系部)簽訂協議的考慮,特建議由學校就業處統一協調,加強與各地人才中心的聯系,搭建畢業生就業平臺,為我院畢業生就業及調整專業設置及專業教學計劃服務。

三、國貿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一)教學方法改革

建議改變過去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采用學生參與式、互動式、案例式、啟發式、討論式、學期小論文等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改革中,教師設計項目,由學生分組討論并且派代表上講臺演講,效果非常好。學生花費大量精力研究項目,動用文字、圖片、視頻及編輯、自己制作動畫和錄像片等等來完成演講,達到了學習知識和鍛煉實踐或創新能力的目的。

(二)教學內容改革

第一,在教學內容改革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吸納最新的理論和知識等等,實現教學內容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第二,調整和優化課程內容和結構,把它作為學科知識體系的有機成分來規劃、整合,避免課程內容的重復和課程的交叉設置;第三,在專業教學中整合課程內容,強化對學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與培養,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加大課堂教學的信息量;第四,教師將課堂教學與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第五,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力爭實現課程內容與國際接軌,提高學生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探索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新思路;這一點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內容的改革意義更大;第六,開展模擬教學,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設《進出口流程模擬實習》,通過各類精心設計的進出口業務環境,結合《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商務談判》、《國際商務函電))等多門相關課程的知識,利用進出口貿易模擬平臺,仿真出一套完整的進出口貿易流程,使學生能在“做中學”,進而熟練地掌握進出口的各個業務環節;第七,為了實現教學內容的時代感,必須選好課程的教材,使用國家級優秀教材、部頒教材、國外引進原版教材等等,以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合理和先進。

總之,高職院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都應該重視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根據企業需求及時調整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行專業教學改革,調整教學計劃,建設精品課程,重視專業內涵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符合企業需求的高技能實用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