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分析

時間:2022-11-08 08:33:39

導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分析

1我國“一帶一路”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重要性

當前“一帶一路”在我國的區域貿易板塊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推動著我國貿易的良好發展。近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所涉及的沿線國家和相關地區的投資增速為35%,對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往來成果尤為突出。珠三角是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起點,因其地理位置、發展情況、經濟水平都比較突出,因此把它作為戰略起點十分有優勢,具有強大的貿易輻射作用,能帶動我國周邊地區增加貿易量。隨著我國諸多開放合作區的建立,也標志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勢頭良好,我國經濟貿易的往來不斷增加,在這個過程中也帶來了很多的貿易爭端,給我國與他國的合作帶來了很多問題,也讓彼此間的貿易安全和穩定性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所以,構建有效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就成了我國當前的管理重點。如果我國想通過“一帶一路”的戰略倡議推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就必須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爭端解決機制為其保駕護航,解決機制是保證我國與他國穩定、成熟進行貿易往來的重要保障。同時,“一帶一路”所遵循的原則是共商、共建、共享,他說的是合作,而不是一個國家單獨進行貿易,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在保持自己的想法的同時尊重他國的想法,在溝通和協調中獲得雙方利益的平衡。“一帶一路”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是我國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構建核心環節,通過“一帶一路”的解決機制來建立我國與世界的貿易機制,通過我們與其他國家的合作、交流創造一個互相包容、互相理解的貿易往來環境,促進我們與合作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通過更深層次的合作關系,來解決貿易爭端,提供國際社會良好的貿易往來環境。

2目前主要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特點比較分析

2.1“一帶一路”區域貿易爭端解決機制概述。當前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區域貿易協定有兩種,一種是根據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而建立的,這種類型主要是基于原則性和框架性而形成的一種區域性的貿易組織,在我國當前的貿易環境下比較多見,例如:歐亞經濟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SCO)、中亞區域合作機制、歐亞經濟聯盟(EEU)等,這些組織長期與我國有良好的合作關系,并且這些組織的協定并不是以規則為導向,主要是根據國家之間的友好關系來進行合作與交流,在這個協定中對于國際貿易爭端解決的比較少,因為大家都是在一個和諧、平等、友好的環境下進行貿易往來,發生貿易爭端的情況比較少。像是上海合作組織(SCO)中如果發生了貿易紛爭,一般都是通過談判來進行解決,這樣的解決方式比較有效并且效率比較高。另外一種就是以基本規則為導向,像是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協定(CAF-TA)下的《CAFTA爭端解決機制協定》中規定了爭端解決機制的適用主體、爭端解決適用范圍,整個解決的流程和決定都有相應的條文與之對應,這樣更加的清晰、明確。在這個協定當中任何的貿易階段都可以進行協商解決,但是,在此解決機制中并沒有常設爭端解決機構,所有的解決都是在臨時組建仲裁的方式中進行,整個過程中也沒有第三方的重力機構進行監督,獲得的裁決結果也沒有一定的執行效力。2.2“一帶一路”爭端解決向WTO爭端解決機制的借鑒。WTO即世界貿易組織,是當今世界中最重要的國際經濟組織之一,目前該組織共有164個成員國家和地區,成員貿易總額達到全球的98%,有“經濟聯合國”之稱。它的爭端解決機制也是國際貿易合作中比較先進的。WTO爭端解決機制被形象地稱為“WTO皇冠上的一顆明珠”它是WTO貿易制度中核心的保護部分。WTO爭端解決機制中成立了專門的貿易摩擦解決小組,將整個工作的流程和需要的材料都一一進行列出,每一個執行程序都有明確的時間表和工作表,讓貿易國家很容易就能通過這個機制解決雙方的貿易紛爭。貿易摩擦解決小組的成員都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在爭端解決機制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WTO爭端解決機制與“一帶一路”目前的爭端解決相比有其自身獨特之處,主要有兩點就是上訴機制和監督機制。WTO組織有其常設的上訴機構,工作人員和工作時間都是固定的,讓裁決的公平性和科學性都有一定的保障。對于監督機制來說也有第三方中立的機構和人員對其進行監督管理,如果出現問題能夠及時的提出,這樣更有益于保護這個機制的正常裁決和運行。

3“一帶一路”建設中我國貿易爭端模式的選擇

3.1設定多效、靈活爭端解決機制的模式。當前我國的國際貿易比前幾年更加頻繁和多變,所以產生貿易糾紛也在所難免。一般區域自由貿易區的爭端解決都是根據自治的經濟組織來進行管理,在管理機制方面沒有特別的規定。為了促進區域內所有經濟組織都能平等、和諧、穩定的進行貿易往來,他們都會付出很多努力提供各個成員國進行經濟發展與合作,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產生的矛盾,一般也會選擇和解的方式進行解決,盡量不通過法律的手段處理糾紛。相反的是,如果是促進深度的區域合作,讓成員國之間形成一個高度聚集的共同體就需要借助法律的手段來解決貿易摩擦,促進國家之間的進一步合作。根據“一帶一路”的戰略目標的沿線國家的貿易特點來看,跨種族、跨大區、跨海域每個國家的貿易主張和貿易制度都不相同,因此要制定出符合所有國家要求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也非常困難。我國在制定相應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過程中,需要分析不同的對象的貿易特點,進行靈活性和有鎮定性的制定,根據國家之前的差異來進行綜合管理,根據當前我國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往來來看,制定司法化的爭端解決機制是我國的重點。3.2探索建立“一帶一路”仲裁中心。國際上很多先進的貿易組織都通過建立仲裁中心來完善自己現有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從我國當前的“一帶一路”發展來看,我國建立的仲裁中心也應該遵循爭端解決機制的形成和發展規律,按照這樣的制定策略建立的仲裁中心可以保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紛爭得到很好的解決。國際性爭端解決機構的設立,主要通過國際組織的認定,所以,我國在制定紛爭機制的過程中也要通過各國的商議一定后,根據國際條約的規定來制定。每一個沿線國家對于“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都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在平等、共通的基礎上建立的爭議解決機制才更有科學性,才更能達到解決紛爭的效果。我國可以通過設立“一帶一路”國際貿易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來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貿易紛爭進行解決,各個成員國之間根據機制協議的具體要求來提出自己的訴求。在爭議受理范圍方面,除了私人投資者與國家之間的爭端,其他基于當事人意思自治的普通國際貿易爭端、私人投資者之間的爭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關的借貸款爭端都可以提交該中心解決。3.3需要確定爭端解決的管轄權。“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中,多數國家均加入了WTO,與這些國家在解決貿易爭端的過程中可以借鑒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解決一些問題,但是,對于沒有加入WTO和任何RTA組織的國家需要制定更有針對性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來幫助解決。中國對于大多數國家而言,在“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之時就標明了我國需要實施自己在經貿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推動各國的經濟向前發展。如果發生貿易爭端,通過我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可以訴諸WTO或者某一RTA的爭端解決機制的情形,如果出現管轄沖突問題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解決機制對其解決。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需要明確貿易爭端的管轄歸屬,國際社會中RTA經常才用這個方法解決管轄權。如果貿易爭端的雙向需要采取專屬性管轄的方式,就需要通過我國的“一帶一路”背景下的爭端解決機制對其進行解決,運用更加靈活的方式進行解決爭端能有效的避免封閉、僵化的問題,也能保證判決結果的公平性。爭端當事方可以自由的選擇爭端解決的空間和時間,但是我國“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爭端解決機制更合適保障雙方的共同利益。

4結語

在“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建立爭端解決機制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世界上其他爭端解決機制中的有益經驗,同時也要認識到“一帶一路”沿線國的自身特點,探索建立“一帶一路”投資貿易爭端調解中心和投資貿易爭端仲裁中心,在具體制度方面應采納臨時仲裁制度,建立仲裁制度,從而使爭端解決結果更具預見性和可靠性。從長遠來看,“一帶一路”投資合作健康發展離不開科學的爭端解決機制。

參考文獻:

[1]趙亞會.“一帶一路”戰略視角下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完善[J].中國集體經濟,2018(15):77-78.

[2]王宏霞.論“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的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的建立[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15):5-6.

[3]黃韻.“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貿易爭端解決機制[J].重慶社會科學,2017(06):92-98.

作者:何芬 單位:廣州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