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區對經濟的影響效應分析

時間:2022-04-01 11:40:30

導語:自由貿易區對經濟的影響效應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自由貿易區對經濟的影響效應分析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的變化趨勢,探索了上海自貿區對廣東省經濟可能的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的影響。

關鍵詞:上海;自由貿易區;廣東省;影響效應

2001年12月11日,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為組織內成員國,享受其他國對待成員國相同的待遇,在吸引外資方面相對非成員國具備一定的優勢,成員國增加對成員國的投資,廣東省作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省市,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海洋資源,土地富足,而上海自由貿易區作為本國國內自貿區,對于區內貿易可以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相對來說,買賣成本減少,在一定程度上傾向于投資自貿區,故而會出現貿易創造和貿易轉移效應,本可能投資沿海城市的外資可能會投資在具有稅收優惠的上海自貿區內,進而產生短暫的替代效應和長期的刺激效應。

1入世以來廣東省進出口貿易額的動態分析

廣東省中小型外貿企業發展迅速,僅2013年前三季度,廣東省進出口貿易額就突破了10000億美元,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3.8%,經濟發展達到新的階段。2011年中國GDP總量超越日本越居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這樣好的大環境下,分析廣東省入世以來進出口貿易額的改變(如表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廣東省外貿行業進出口持續增長,在加入世貿組織的第一年內,即2002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額就達到了2210多億美元,是1994年改革開放初期16年來的進出口總額的近2.3倍,僅2002年的出口總額就是1994年出口的兩倍多,究其原因只要是因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享受著成員國的稅收優惠,減稅或免稅,促進了中國外貿企業的發展,而廣東省是外貿企業較為集中的省市,自然而然得也促進了廣東省經濟的發展,十多年來,外貿企業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從而增加了外匯儲備,進而促進了廣東省其他企業的投資與發展;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基本建成,3年來中國享受著東盟國家的稅收優惠,廣東省外貿進出口貿易額持續增長,從2010年的7800多億美元增加到了近1萬億美元,增加了2000多億美元,3年的時間,排除金融危機和人民幣對外升值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廣東省外貿企業仍然呈現增長趨勢,說明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對沿海經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據資料顯示,東盟是廣東省的第五大貿易伙伴,對廣東省經濟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外貿業和加工貿易方面以及外商投資方面占有很大比重。2013年9月,中國政府決定成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對進入區內的商品或服務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在這一背景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進駐上海自貿區,同時因為區內成本降低,吸引著更多的企業和金融機構進駐區內,享受著上海政府對進駐區內的優惠政策,而廣東省的進出口貿易發達,連接著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而各國的貿易商相對來說傾向于成本更低,收益較高的貿易,這無疑對廣東省的經濟發展產生著短期替代影響;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稅收優惠的政策下,廣東省中小型外貿企業將會面臨強勁的對手,然而,上海自貿區于2013年9月興起,發展還不夠成熟,還有很多的地方需要完善,故而從長期來看,廣東省將會加倍努力,爭取廣東省政府的支持,進一步加強對外開放力度,為增進本土經濟發展而集思廣益,憑借著地理優勢,建立一個可以跨境的自由貿易區。

2入世以來廣東省貿易結構變化分析

中國入世以來,加強了與世貿組織成員國間的貿易往來,享受著成員國給予中國的特殊待遇,促進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促進了沿海經濟的發展。廣東省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持續增長,而且保持著順差狀態。2010年廣東省加工貿易總額就超越了4460.8億美元,2013年,廣東省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到達了5267.6億美元,相比2012年略有下降,但總體趨勢是上升的,且這一階段廣東省的一般貿易額一直是遞增的,說明中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影響著廣東省經濟的走向,自中國—東盟國家建成自貿區以來,中國對外開放程度加深,且給中國廣東省經濟帶來了積極的效應,優化了廣東省的貿易結構,并促使貿易結構加速轉型,朝著更有利于廣東省經濟的方向發展;同時,改革開放的深化加速了廣東省吸引外商投資的速度,并且與“引進來”與“走出去”路徑相結合,共同發展廣東省經濟。

3上海自貿區建設對廣東省經濟影響的預測

3.1短期替代效應分析

現在,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如火如荼進行著,目前為止,已有25家企業和11家金融機構進駐自貿區,形勢發展較好,另外,對于進入自貿區的企業、商品和服務都會在政策上享受一定的優惠,再加上上海本身就是一座經濟繁榮發展的城市,是國際大都市,在這樣的誘惑下,未來外資企業很有可能進駐自貿區,從短期來看,一些加工貿易、物流行業、外貿企業也將陸續進入自貿區,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廣東省的外貿行業和加工貿易,進而會產生短期的替代效應。

3.2長期的刺激效應分析

廣東省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加工貿易進出口額和一般貿易進出口總額都呈現增長趨勢,廣東省憑借著地理位置的優勢,靠近香港、澳門,在推進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仍然占據著重要地位,廣東省是個機會與挑戰并存的省市,復合型人才較多,是集金融、貿易、醫療、物流、保險等于一體的省市,在應對上海建立自貿區的同時,加強了自身改善,積極改善省內投資環境,從出口初級加工產品轉向出口制成品,優化貿易結構,從長期來看,廣東將會繼續加緊步伐,跟上時代腳步,甚至與上海自由貿易區展開合作,加強與上海的貿易往來,投資上海自由貿易區,在發展上海經濟的同時帶動本省經濟的發展,所以,從長期來看,在繼續深化改革的大環境下,上海自貿區刺激著廣東省經濟的發展。

作者:張雯 單位:井岡山大學

參考文獻

[1]周曙光,等.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國際貿易問題,2010(3).

[2]楊枝煌.我國自由貿易區科學發展的戰略推進[J].嶺南學刊,2013(1).

[3]方曉麗,等.中國及東盟各國貿易便利化程度測算及對出口影響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13(9).

[4]李志鵬.中國建設自由貿易園區內涵和發展模式探索[J].國際貿易,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