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時間:2022-10-16 11:57:24

導語: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

摘要:“互聯網+”新時代,在大眾創新創業背景下,新一輪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改革中必須凸顯跨境電子商務和創新創業特色。而目前高校培養的人才與企業所需的矛盾促使我們反思高校的實踐教學的模式的陳舊和缺陷,與時俱進地探索新的實踐教學方法,構建智慧的全真的實戰教學模式,優化和升華傳統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的途徑。校企共建跨境電商的實戰教學平臺,將實現學生就業與企業所需的無縫連接,提高就業率,并孵化培養創新創業實用型人才,對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型發展的提供動力支持。

關鍵詞:創新創業;跨境電子商務;實戰教學;教學模式創新

創業性應用型人才,是指具有學科專業基礎,深厚的通識教育知識底蘊,專業適應性強,綜合素質好,并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適合社會未來發展要求的專業化人才。就國際貿易專業而言,創新創業人才應該具有國際貿易專業的理論知識、操作層面的復合實踐技能、核心層面的創新思維、心理層面的創業能動性。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跨境電商整體交易規模(含零售及B2B)達7.6萬億元人民幣,增速可觀,2018年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增至9.0萬億元。跨境電商已成為外貿創新發展新亮點。這要求高校在新一輪國際貿易人才培養改革中必須凸顯跨境電子商務和創新創業特色,加快外貿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結合,培養學生“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有機融合的創新貿易思維和職業能力,從而優化和升華傳統國際貿易人才培養的模式。

1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新形勢

1.1跨境電商成為外貿創新發展新亮點

商務部外貿司正司級商務參贊支陸遜在發言中表示,跨境電商是當今互聯網時展最為迅速的貿易方式,據有關研究顯示,過去五年,全球跨境電商的零售年均增長增速超過20%。遠高于國際貿易的平均增速,預計2020年將達到1萬億美元。目前,我國正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跨境電商發展之路,據各綜試區統計,2016年和2017年綜試區跨境電商的進出口增速均在100%以上。2018年一季度增速達到85%,明顯高于整體外貿增速,已經成為外貿創新發展的新亮點,轉型升級的新動力、新動能,創新創業的新平臺。

1.2跨境電商人才缺口大

隨著國際貿易商務電子化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貿易模式日漸萎縮,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我國企業中小型外貿企業眾多,對新形勢下國際貿易轉型方式靈活性和適應性很高,一方面中小外貿企業電子商務的發展如火如荼;另一方面學校培養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得不到企業青睞,符合中小外貿企業亟需的跨境電子商務復合型人才缺口較大。高校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培養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1.3國內外跨境電商平臺使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創業具有可操作性

新的國際貿易方式擺脫了傳統貿易訂單批量大、交期長,需要的資金投入多周期長的特點,外貿訂單呈現碎片化、個性化、速度快的新特點。而且,跨境電商平臺客戶信用有一定可靠制、單筆金額少、成交快、收款有保障,具有風險可控性和經濟收益性。既適合中小企業對外銷售,也適合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作為實戰和創業途徑。

2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

(1)創新創業課程設置陳舊不合理,不能體現新形勢下新技能要求,特別是缺乏創新創業相關內容。高校已有的實踐教學課程和模擬仿真系統教學內容滯后于企業實際崗位內容,不能適應外貿發展的新趨勢。例如,電子商務課程理論多,實際操作技能培訓少;英語教學重讀和寫,但跨境電商中更需要的是聽和說進行溝通和交易磋商;模擬操作軟件缺乏動態性、真實性和趣味性;跨境電商網絡平臺運用和跨境電子商務操作技能課程缺失;創新創業課程教育缺失。

(2)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難,創業更難。由于國際貿易實踐教學環節不能對接企業實際工作的需要,學生動手能力差,無論是從職業責任感,還是專業知識和技能都不能勝任企業的跨境電商工作。學校培養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得不到企業青睞,無法實現學生與企業無縫對接;學生創業更加找不到方向和切入點,創業風險更加難以預估和承受。

(3)缺乏雙師型的創新創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要求很強的實踐性,要求雙師型教師不僅具有國際貿易、外語、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很多高校老師缺乏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學校也缺乏相關的激勵措施,這些老師知識結構不能適應“互聯網+”和“雙創”時代的發展,亟待更新和提高。所以,師資力量的匱乏影響“雙創”人才培養質量。

(4)企業缺乏參與學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積極性和有效性。一方面,由于學校培養的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與企業所需脫軌,企業無法派上用場,也不能產生經濟效益,所以企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上的合作意識有所欠缺,不愿投入過多時間和經費去彌補學校教育的空白和不足。另一方面,出于對外貿企業商業機密的保護,實習生也無法接觸到企業的核心業務和關鍵環節,這對于培養學生真實的就業技能和創新創業素質是很大的障礙。所以,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參與積極性和有效性不夠,實訓基地的企業、校方和學生的深度融合不夠。

3新形勢下,培養國際貿易創新創業人才對策分析

(1)改革專業課程教學內容,完善新的國際貿易課程體系。結合新形勢下跨境電商的特點和現行實踐教學的不足,加強商品學知識的培養,強化線上商務英語、會展英語和口語的教學,以適應電子商務網上磋商和交流;除了傳統的如仿真模擬實驗等實踐教學課程以外,增加跨境電子運營實務、企業網站、企業微博等職業平臺營銷方法的教學;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互聯網+”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創意競賽,培養創新創業的意識和思維習慣,豐富學生的實戰經驗,提高綜合實踐能力。

(2)校企合作,共建國際貿易實戰教學基地,運用跨境電商實戰教學加強實現學生就業與企業所需的無縫連接。全真的商戰環境可以讓學生全身心的參與和投入,增加國際貿易從業人員的職業責任感,迅速提高實習生的實際動手能力;遇到交易過程中問題,可以有探討、學習、指導的環境,培養解決問題能力,學習自我成長;在實戰中,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產品和市場,了解對方貿易習慣,文化背景,鍛煉自己的英語水平,同時培養他們的國際化視野,走國際化道路;通過全程的指導,監督和安全監控的管理,培養學生“國際貿易+電子商務”有機融合的創新貿易思維和職業能力,為本專業學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增加跨境電商平臺實戰,共同開展跨境電商平臺的實戰經驗和教學,并融入創新產品、創新銷售模式和渠道、創新管理的理念和實際技能,這將是完善國際貿易實踐教學和創新創業教育的最重要和最出色的環節設置。跨境電商平臺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強,風險具有可控性,可以全方位鍛煉和培養創新創業技能,具有可操作性、趣味性和經濟效益性,可以在彌補其他國際貿易實踐教學方式的不足,其優越性超過了其他實驗教學軟件。通過教學內容的改革特別是實戰性教學環節的把控,可以把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培養成為:適應新形勢,具有一定的社會敏感性和責任感、既掌握傳統進出口貿易的基本技能,也通曉跨境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在實踐中,能處理傳統外貿業務也能運用自如處理跨境電商業務,具有全方位國際貿易的基本技能的國際貿易復合型專業人才。

(3)在跨境電商實戰平臺,實施個性化培養方案,構建高校國際貿易個性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在實戰學習中還要注意因材施教,培育創新創業人才,使優秀的學員在實戰中磨練創業精神和意志,讓年輕的企業家苗子脫穎而出。跨境電商實戰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喜好、特長或自身條件,進行個案設計與實踐,全方位地培養學生的職業化修養和創業者必須具備的堅韌不屈的精神、堅定不移的信念和懂得規避風險的理性思維,孵化培養創新創業實用型人才。在跨境電商實戰平臺上,由學生自己選擇經營的商品、研發新產品,在老師的指導和監管下,解決客戶和市場的真實問題,并完成一定的經濟指標,可以培養學生探索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抗壓抗挫折的意志,并激發創新創業熱情。同時,通過該平臺的實踐,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創業門檻和創業風險,使他們能輕車熟路利用各自的優勢和社會條件,找到創業的方向,看到創業的前景,從而培養部分學員以此為創業的支點,減少他們創業的風險性和盲目性,支撐起學生理性把握創業的切入口。

(4)校企合作,構建校企共融雙創型師資隊伍,實現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共贏局面。校企共建實戰型跨境電子商務平臺,給學校老師提供了培養實際操作技能的平臺,這種理論聯系實際的實戰教學,可以更直觀、更直接地獲得信息和提高,使學校老師實現了走出去學習和提高的機會,學習更加符合實際需求的知識,提高科研和教學水平,也為學校引進了具備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業務員做兼職教師。同時,通過校企跨境電商實戰的深入合作,還可以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對于學校,可以優化和升級地方高校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模式,對于今后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提供可行性的經驗;對于企業而言,校企合作的跨境電商平臺也給企業一個發展業務的依附平臺,對接了中小型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滿足企業對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亟需,也提高了企業的專業理論水平,了解國際貿易專業更前沿的知識,更為企業創造一定的社會聲譽和影響。

(5)改革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評價機制,使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評價更加客觀、公正和合理化。對于創新創業人才的評估,以真實的案例或項目為依托,主要來自企業的真實評估和效果評估。可以通過個人自評、團隊互評、創業指導老師評價、行業企業專家評價、績效成績結合制度來實現。對于實踐教學有效性評價,主要從學生參與度、企業滿意度、跨境電商平臺銷售額及客戶滿意度、學生創新創業具體指標等方面進行評價。創新創業實踐教學的效果評價,近期效果可以從團隊合作的銷售業績來衡量;遠期效果通過學生與就業的無縫連接和創新創業應用型人才的孵化指標得到體現。

4結語

互聯網改變了國際貿易傳統貿易方式,為新形勢下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創新創業插上了啟程和騰飛的翅膀。國際貿易專業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面臨著大好的機遇,也存在一些困難。應用型高等院校要大膽創新,開拓更高更準更有效的平臺,在校企合作共建跨境電子商務實戰基地上更多投入,校企共融雙師型教師,整合資源,實現學生企業就業的無縫銜接。同時共同挖掘和培育既有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和技能,又有創新精神和創業理念的企業家苗子,逐步承擔地方外貿和經濟的發展大任,適應我國開放性經濟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胡俊文,戴瑾,葉元.應用型本科院校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探究[J].電子商務,2016(7).

[2]張麗環.基于“一帶一路”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J].時代金融,2017(12).

[3]郇曉虹.我國高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探討[J].現代商貿,2018(2).

[4]李定清.關于我國應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養的若干思考[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

作者:沈潔 單位:無錫太湖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