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下中俄自貿區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1 04:57:42
導語:一帶一路下中俄自貿區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在“一帶一路”這個新的經濟背景下中俄兩國的貿易情況,通過具體的數據,運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進行實證分析兩國的貿易互補性,為中俄自貿區的建設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從兩國經濟互補性角度簡要分析了中俄自貿區建立的可行性,并針對性的對自貿區的發展提出幾點相關建議。
關鍵詞:自貿區;貿易互補性;“一帶一路”
自由貿易區的涌現,日益改變著世界經濟和貿易的發展格局,自由貿易區的建設不僅可以使各國資源得到有效配置,還可以取消貿易壁壘,降低貿易成本。縱觀世界幾個著名自貿區的發展,北美自貿區、歐盟、東盟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可以看到自貿區成員國都從自貿區的成立中得到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俄羅斯盛產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類產品,中國能源儲備有限,中國需要俄羅斯能源的供給和支撐;而中國勞動力市場巨大,勞動力資源豐富,中國高鐵世界第一,俄羅斯國內市場以及鐵路運輸等基礎設施方面的建設也需要中國的支持和幫助。中俄兩國在資源和產業結構上的互補性為中俄自貿區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中俄貿易互補性實證分析
從互補性來看構建中俄自貿區的可行性,中俄兩國之間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優勢、劣勢,雙方資源互補,才能更好的開展區域經濟合作。研究中俄貿易之間的互補性可以通過多個指標來分析,本文主要運用顯性比較優勢指數來對中俄貿易的互補性進行實證分析。中俄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分析,如表1,表2所示。
2建立中俄自由貿易區可行性分析
2.1“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支撐中俄兩國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不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互動合作已久,中國希望通過“一帶一路”這個倡議,像歷史上的絲路一樣,積極同沿線國家相互合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中俄兩國發展潛力還很大,因此兩國要趁著此次良好的政治、經濟環境,調整經濟結構,加強交流合作,實現兩國經濟的雙贏。“一帶一路”發展倡議提出后,中俄兩國貿易往來迅速發展。中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為俄羅斯提供人力及財力支持,俄方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方面為中國提供技術指導,雙方互利互惠,經貿發展呈上升態勢,對中俄自貿區的建設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1]。
2.2中俄貿易互補性潛力中俄自貿區建設剛剛起步,各項工作還不夠完善,自貿區的發展水平還不夠高。所以,結合“一帶一路”倡議的經濟背景,以中俄貿易的互補性為立足點,實施高標準的開放性政策,積極推進與俄羅斯的區域合作,促進中俄自貿區的形成。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世界最大儲量的礦產和能源資源,是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輸出國,自然資源豐富,而中國則是輕紡織品、農產品出口大國,作為金磚國家盟友,加緊貿易往來,對兩國的經濟發展都有巨大好處。
2.3有利的地緣關系優勢俄羅斯與中國有著先天性的地緣優勢,俄羅斯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絲綢之路經濟帶重點暢通中國經中亞、俄羅斯至歐洲(波羅的海),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在“一帶一路”中都經過歐洲,經過俄羅斯,可見俄羅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在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世界上建立了許多自貿區,而這些自貿區的相似之處就是它們都是由鄰國組成。俄羅斯與中國的邊境線最長,并且俄羅斯遠東地區人口稀少,俄羅斯的政治中心距離遠東地區較遠,并且這個區域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設施跟不上開發當地經濟發展的要求[2],而中國政府正大力倡導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規劃,“一帶一路”這個新的發展契機正好可以將中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與俄羅斯開發遠東地區完美結合。
2.4俄羅斯加入WTO2012年8月,俄羅斯正式加入WTO,成為了第156個成員國。俄羅斯的進口關稅一直很高,加入WTO后,俄羅斯總體關稅水平將從10%降至7.8%,其中農產品總體關稅水平將由目前的13.2%降至10.8%,工業制成品總體關稅水平將由9.5%調整至7.3%,關稅壁壘的降低大大促進了中俄貿易規模的擴大。除此之外,俄羅斯加入WTO后,將改善俄羅斯的貿易環境,中俄貿易將逐步規范化[3],兩國的貿易差距將被大大縮短,有力的為中俄自貿區的發展提供了幫助。
3建設中俄自貿區建議
3.1充分發揮兩國的貿易互補性,調整貿易結構,加強國際分工制約中俄雙方貿易發展的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中俄貿易結構失衡。中國主要向俄羅斯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如紡織品、衣服、配件、鞋子等附加值很低的初級產品。這種出口貿易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對于緩解當時俄羅斯國內商品短缺是可行的,但隨著俄羅斯近些年經濟不斷復蘇,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中國向俄出口的初級產品面臨著東南亞國家的嚴峻挑戰。而俄羅斯對中國的出口結構單一,以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型產品為主,并且這種出口結構長時間以來沒有太大變化。以能源類產品出口為主,不僅會造成國內經濟不穩定,還會使自然資源日益枯竭。然而近幾年中國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中國國內需求不如之前那么旺盛,并且出于環境保護的目的大力開發清潔能源,對俄羅斯原燃材料的需求也呈下降趨勢,因此俄羅斯必須大力優化出口產品結構才能使經濟繼續高速增長。
3.2中俄兩國政府盡快達成建立中俄自貿區的共識中俄自由貿易區正常啟動的前提就是要中俄兩國政府應達成建立中俄自貿區的共識。建立中俄自貿區事關兩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大事,兩國政府應把此項決議提高到戰略高度,從思想上首先有建立自貿區的意愿,并有堅定的信念愿意為之共同努力,自貿區的建立就成功了一大半。兩國可以由商務部牽頭,相關專家和官員定期舉行會晤,商談相關事宜,兩國高層達成初步共識后,再擬定遠景規劃和協議框架并由相關專家進行可行性調研論證,借鑒北美、歐盟等世界著名自由貿易區的成功經驗,制定可行的實施方案。中俄兩國應為自貿區的建立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加速自貿區的早日成立。
3.3健全完善服務貿易體系服務貿易相比于傳統的貨物貿易而言,技術含量高、能源消耗少、所攜帶的經濟效益大,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可以促進對外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將競爭力逐漸從貨物貿易轉移到服務貿易上來,與中俄兩國的貨物貿易相比,兩國的服務貿易發展都十分緩慢,國際競爭力都偏低,單單只靠發展貨物貿易,兩國的自貿區建設以至經濟發展都會受到阻礙。兩國的服務貿易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國家而言起步晚、水平低,兩國應重視服務貿易的發展。健全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建立貿易協商機制加強溝通協商,建立爭端解決機制及時解決貿易糾紛,構建包括金融、稅收、保險、物流、旅游、留學等多元化的服務貿易體系。為了縮減運輸時間和提高運輸效率要大力發展中俄物流業,為了提高中俄貿易效率和降低進出口風險要大力發展金融保險和咨詢業,為了緩解人力資源的短缺和促進勞務合作要大力發展勞務服務業,為了規范銀行結算和促進信息流通要大力發展金融保險服務業[4]。
3.4加強兩國政治互信構建自由貿易區,是兩國都希望由此增加自己的經濟實力,由此達到一個雙贏的局面。中俄兩國已建交數年,但中俄兩國的政治關系和經濟關系呈現出一種“政冷經熱”的不對稱局面,尤其是在西方國家鼓吹“中國威脅論”的情況下,挑撥中俄兩國政治關系,宣傳中國“掠奪”俄羅斯資源,阻礙中俄兩國合作與西方國家抗衡。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帶給了沿線國家的經濟支持,實現互利共贏,中俄自貿區的建立,也是中俄兩國互相幫助、統一對外的有效手段,中俄兩國只是經濟上的往來,雙方絕不干涉對方內政,保持政治獨立。中俄兩國應打消疑慮、消除分歧,加強政治互信,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攜手前進。
作者:周瑾璇 朱坤萍 單位:河北師范大學商學院
- 上一篇:一帶一路對農產品國際貿易影響研究
- 下一篇:新常態下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