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熱點問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0-28 10:15:00
導語:自由貿易熱點問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邊自由貿易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一種重要形式,通常是指國家、地區或區域經濟集團之間通過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締約雙方之間消除關稅或非關稅壁壘,實行商品的完全自由流動。在自由資本主義階段,雙邊貿易協定是世界各國尋求自由貿易的最常見形式。但從20世紀下半葉開始,隨著GATT/WTO多邊貿易體制和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的建立,這種自由貿易形式一度被冷落下來。近年來,由于WTO多邊貿易談判阻力增大和一些區域性大自由貿易區計劃的受阻,雙邊自由貿易以一種新的姿態再度扮演全球自由貿易的主角,并已成為新世紀之初世界經濟領域內出現的最引人矚目的現象之一。
雙邊自由貿易緣何再度全球盛行?
全球新一輪雙邊自由貿易盛行,是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大背景下展開的,主要受一些現實因素的直接影響。
1、WTO多邊貿易體制面臨新的挑戰。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隨著世界經濟逐漸陷入全面衰退之中,新貿易保護主義甚囂塵上,如今年出現的美國對進口鋼材強制實施201條款和美國提高農產品補貼就是典型事例。同時,由于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日益顯現,反全球化浪潮在全球尤其發達國家急劇蔓延。1999年,WTO貿易部長在西雅圖會議上試圖啟動新一輪全球多邊貿易談判的計劃,就因反全球化組織的強烈阻撓而夭折。這直接導致WTO多邊貿易談判的難度大大增加。雖然2001年12月,WTO貿易部長多哈會議在最后關頭決定啟動全球貿易談判,但就現實情況看,結果不會一帆風順。毫無疑問,WTO多邊貿易談判在受阻,已成為雙邊自由貿易再度盛行的主要原因。
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某些局促性也是許多國家熱衷于雙邊自由貿易的原因之一。WTO的權威在強有力的主權國家利益面前經常顯得蒼白無力。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大多是由主權國家或具有超國家性質的區域集團(如歐盟)締結,與曠日持久的WTO多邊貿易談判相比,它具有時間短、見效快的特點;與程序復雜且缺乏國家強制力的WTO多邊貿易體制相比,雙邊自由貿易機制只有兩個當事方,因而具有易操作、約束力強的特點。另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在促進當事雙方自由貿易、經濟技術合作、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乃至雙方政治關系發展方面的所起的作用比WTO多邊貿易體制更直接、更有效。因此,許多國家和地區往往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當作通向更高層次經濟乃至政治合作的第一步。
2、部分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的開展遇到新的困難。
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通常是指由兩個以上國家、地區或區域經濟集團通過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組建自由貿易區而開展的自由貿易。目前,已經啟動的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或以此為基礎的經濟組織已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最重要的由歐洲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自由貿易聯盟、南方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東盟自由貿易區、西非國家共同體等。
但是,在世界經濟衰退背景下出現的新貿易保護主義和反全球化浪潮的影響下,這些區域多邊自由貿易區計劃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面臨越來越多的困難。目前,在這些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計劃中,有的因談判屢屢受挫而陷入僵局,如“歐盟-拉美自由貿易區”;有的因談判爭吵不休而無實質性進展,如“美洲自由貿易區”;有的因計劃不能推行而脫離原有主題,如“APEC自由貿易區”,更有些一直停留在構想階段難有新的突破,如“跨大西洋共同市場”。
即使是已經啟動的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也因成員方利益的沖突出現的裂痕,如目前世界第一大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今年5月21日,因雙方談判破裂,美國開始對從加拿大進口的木材征收高達27.2%的反傾銷稅,從而導致美加木材貿易戰急劇升級。墨西哥也開始抱怨在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后農牧業損失慘重。可見,這些區域性多邊自由貿易區建設所面臨的困難,已成為雙邊自由貿易再度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3、新形勢下各國重新調整自由貿易政策。
新形勢下,世界各國為發展本國經濟而紛紛調整自由貿易政策,即由原來的側重“多邊”調整為側重“雙邊”或“多邊”與“雙邊”并舉。表現最為突出的是近年雙邊自由貿易明顯落后于其他國家的美國、日本、中國和東盟國家。
美國政府認為,隨著全球雙邊自由貿易協定的急劇增多,如被排擠在多個雙邊自由貿易協定之外,將對美國企業帶來極為不利的影響,而締結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將有助于美國確立安全保障體系,強化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聯合。為此,美國開始重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并著手締結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工作。今年8月,美國國會通過長期制約這一談判進程的美國總統“快速審批”貿易談判權。布什總統在獲得這一權力后表示:“我們將更快地與單個國家如智利、新加坡和墨西哥建立自由貿易關系。我們還將與其他國家如澳大利亞探討建立自由貿易關系。”由此可見,在未來的時間內,美同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改判進程將會大大加快。總之,各國自由貿易政策的調整已成為全球新一輪雙邊自由貿易強大的內部推動力。
雙邊自由貿易會否沖擊WTO多邊貿易體制嗎?
雙邊自由貿易的根本特征是“對內自由、對外保護”,因而它對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影響也是雙重的,即既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又有不容忽視的消極影響。這里,我們就從3個方面闡述一下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這種相生相克的復雜關系。
1、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的一致性。
這主要表現在:一是二者所體現的貿易原則基本一致。我們知道,WTO多邊貿易體制所體現的基本原則主要有自由貿易原則、透明度原則和公平貿易原則等,而這些基本原則恰恰是雙邊自由貿易所追求和遵循的,只是這些原則所適用的范圍大小不同而已;前者適用于WTO所有成員方。
二是二者所產生的經濟效應基本一致。雙邊自由貿易通過相互間關稅和非關稅措施的特殊優惠安排,可以促進締約雙方有利自身的貿易轉移,使締約方貨物和服務進入彼此市場的機會大為增加,從而促使雙方的貿易和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規定的共同或接近的各項宏觀經濟和貿易政策以及各種貿易和投資便利優惠措施,可以減少相互間的投資障礙,降低投資成本,鼓勵公平競爭,吸引締約雙方增加投資,提高雙方的工業化程度與水平,從而發揮一體化市場的規模效益。
2、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的矛盾性。
這主要表現在:一是雙邊自由貿易“內外有別”的政策會沖擊WTO有關原則和規則。如果把雙邊自由貿易放到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大框架內考慮,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雙邊自由貿易客觀上造成了協定內外WTO成員方貿易待遇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貿易保護主義“壁壘”,從而與WTO多邊貿易體制的非歧視原則相背離。更有某些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包含明顯違背WTO有關規則的內容。如美加自由貿易協定第104條規定:“除本協定另有聲明以外,本協定項下的權利與義務優先于GATT下的權利與義務”。這無疑是將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凌駕于GATT/WTO多邊貿易體制之上,不僅對WTO其他成員方在WTO多邊貿易體制下的權利與義務構成威脅,也嚴重侵蝕WTO多邊貿易體制。
二是雙邊自由貿易的“貿易轉移”效應會給WTO多邊貿易體制帶來負面影響。雙邊自由貿易的“貿易轉移”效應,背離比較優勢原則,會對協定之外的國家和地區造成危害,往往導致協定內外的貿易摩擦與沖突,使WTO經常處于“救火”狀態,從而影響WTO多邊貿易體制的正常運行。
3、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兼容性。
正是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具有上述一致性,WTO多邊貿易體制才得以包容雙邊自由貿易安排,即允許WTO成員方成立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但GATT/WTO對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一體化均提出一些約束性規定,并在1996年成立了區域貿易協定委員會,作為WTO審查各區域貿易協定的專門機構。《1994年關貿總協定》第24條和WTO《服務貿易總協定》第5條規定了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成立的條件及應履行的義務。它規定,任何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成立都必須有利于促進成員間的貿易,而不應增加對非成員的貿易壁壘和對其造成的不利的影響。WTO對自由貿易區等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的具體約束有:成立這些組織應及時向WTO貨物貿易理事會報告,并要接受WTO工作組的檢查;如果并非立即成立,則其應在合理期限內完成,一般不應超過10年;該組織要定期向WTO貨物貿易理事會作出活動報告。《服務貿易總協定》第5條“經濟一體化”承認,并不阻止其成員成為雙邊或多邊服務貿易自由化協議的成員,但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其成立的目的必須是促進成員之間的服務貿易,而不能提高對非成員的整體貿易壁壘。盡管雙邊自由貿易與WTO多邊貿易體制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但二者一致性的一面又從發展趨勢上決定了雙邊自由貿易必然走向WTO多邊貿易體制。現實情況表明:從總體上看,雙邊自由貿易的目的是在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礎上,更高層次、更大范圍推進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由于WTO多邊貿易體制已經基本涵蓋了全球,絕大多數推行雙邊自由貿易的國家和地區屬于WTO成員方,這就決定了那些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要執行WTO規則的基本要求。例如歐盟一墨西哥自由貿易協定就明文規定,雙方“以在不損害各自在WTO框架內權利的基礎上,確保該協定條款的有效實施”。另外,雙邊自由貿易協定往往是涵蓋范圍更廣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渡形式,因為它強烈的示范效應經常吸引著更多的國家和地區加入進來,從而將自由貿易推向更高更廣的新階段。
所以,我們認為,只要自由貿易的原則正確實施,雙邊自由貿易作為WTO多邊貿易體制的重要補充,其融入WTO多邊貿易體制將是不可扭轉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