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在營銷專業的教學革新
時間:2022-05-06 10:11:18
導語:《國際貿易》在營銷專業的教學革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國際貿易中市場營銷是最為核心的課程之一,是每一個學習國際貿易學生都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主要專業。本文就當下我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從適應當今社會人才需求的視角上,對國際貿易課程在營銷專業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和創新,希望能夠為我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和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供到一定幫助。
關鍵詞:國際貿易;營銷專業;教學革新
在營銷專業中國際貿易是一個重要學科,它的主要作用是為當今社會培養出從事國際貿易業務的適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型應用人才。但是,當下我國很多高等學校在進行國際貿易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很多教師依舊還是過于傾向于傳統教學方法,過于重視理論知識,而對一些實踐性教學卻存在嚴重忽視,同時還有一些高校因為師資力量的問題,促使教學模式過于單一,這也是當下我國國際貿易課程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因此,相應培養出更多的綜合性應用人才,就必須對當下的教學方法進行革新,從多個方面上入手,實現教學改革和創新。
一、目前國際貿易課程在營銷專業的教學問題
1.太過重視理論知識,忽略了實踐的重要性。就目前而言,我國在國際貿易專業培養上依舊還是傾向于理論知識的教導,嚴重的忽視了實際操作能力的重要性,這種教學方法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很多學生在畢業工作之后,依舊需要一個較長時間去適應自身所處或所學的崗位需求。因為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制定教學計劃還是安排課程設置,都依舊沒有脫離傳統的教學基本模式,過多的去強調國際貿易理論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促使實踐教學的時間嚴重不足,相對于相關的實踐教學時間標準還依舊存在很大差距。雖然在教學計劃中以及對實踐教學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卻沒有相關的監管制度和標準,學生規模越來越大,但相應的教學費用和設備卻無法跟上腳步,從而致使很多學生實訓出現嚴重問題,很多應該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環節,學生卻只能在一旁觀摩。
2.學生沒有重視起國貿實務訓練和專業資格證書的重要性。當今的大學何時能都有著較為開放的思想和張揚的個性,但是在心理上卻較為脆弱,嚴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團體合作精神。學生在模擬學習和實踐教學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嚴格性、系統性和科學性,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庭條件也不錯,因此對未來沒有壓力,從而也就對實踐課學習的重要性嚴重認識不足,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普遍較差。在實踐教學中,學生如果缺乏主觀能動性,就很難收到有效的實踐成果。此外,還有一些學生忽視了專業資格考試的重要性,不會從自身實際出發,缺乏相應的針對性。
二、國際貿易課程在營銷專業的教學革新
1.對國際貿易教學內容進行改善。國際貿易課程的主要核心所在就是教學內容,同時也是國際貿易教學開展工作的基礎所在。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內容應該伴隨著國際形勢而不斷進行自我調整,在教學內容中及時的融入國際貿易變化所產生的新理論和新知識,轉變教學重點,使其逐漸走向現代化貿易理論,將當今最新的理論知識講解和傳授給學生,例如:國際貿易新理論、國際投資理論以及服務貿易理論等。另外,國際貿易教學老師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緊密的結合其理論和實際國際形勢,努力的迎合向國際教學模式,詳細解析當下所發生的國際經濟事件,例如區域經濟一體化教學中,相關的CEPA和歐盟東擴的分析,或者向學生合理分析美國經濟活動等,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的視野得到有效拓展,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學生興趣得到最大程度激發。
2.加強學校和企業合作。在營銷專業中國際貿易課程在技能實訓上,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項非常艱難的任務,因此,學校應該對探索和實踐進行重點加強,將具有特色和較強針對性的外貿實訓教學基地及時構建出來,讓穩定的學校和企業合作實習基地得到形成,從而讓學生在進入社會之前提前感受到自己將來將需要做的工作,加強學生對工作的認識度,同時也讓相關企業更加方便的去發掘和選擇人才,促使學生和相關企業中間逐漸形成共同發展和進步,學校通過建立和企業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可以得到工作實踐的機會,讓學生的技能訓練得到強化,從而使學生未來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能夠對各種資源做到更加廣泛的運用,推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和進步。例如:學校可以找到相關政府部門,讓其選取相關的國有企業或私有企業,推出相應的優惠政策,提升企業興趣,然后促使企業原有和學校合作;然后學校在將一些即將畢業的學生送到企業中實習,從而讓學生能夠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同時企業也可以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對其進行觀察,使其能夠及時的挖掘出優秀人才,讓自身能夠始終伴有新鮮血液的輸入。
3.借助于信息技術來服務于國際貿易課程教學。在國際貿易教學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對現代化信息和多媒體技術進行充分運用,這樣不但能夠將更好的教學環境創設出來,同時還能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在結合信息技術和國際貿易課程的過程中,應該始終以課程內容為核心,讓信息技術成為課程的輔助手段。在整合信息技術和國際貿易課程時,則需要相應的實施環境。例如:先建立起一個國際貿易模擬實驗室,將進出口業務模擬操作的實驗場所呈現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所學知識和內容得到更好記憶和鞏固,同時也讓其更好地掌握時機操作技能;然后將教學信息資源庫建立起來。其中包含多媒體課件、相關案例素材以及視音頻資料等,設定可以交叉使用各個數據庫,使其能夠彼此互補,從而讓學生的要求得到滿足;另外,還可以將相應的課程學習網站建立起來,實施動態學習模式,促使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得到加強;最后,則可以實施雙語多媒體教學,這樣不但能夠讓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教學效率。
4.提高實踐教學師資力量。就目前而言,我國國際貿易課程中雙師型專業教師較為缺乏,不管是擁有較深資質的老教師,還是一些剛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教師,大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回到校內工作,在企業業務實踐經驗上存在嚴重缺失。而且很多教師還存在較弱的動手能力,從而對國際貿易專業課程開展和實施造成了非常嚴重的影響。針對這種情況,首先,我國各大學校應該積極引進具有外貿實踐經驗的高水平和高專業的師資人才,來促使學校中傳統師資隊伍得到充實,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實踐水平。其次,還應該積極鼓勵一些專業老師去往一些企業進行鍛煉,促進教室能夠主動去考取相關的專業職稱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這也是對教師實踐能力進行提升的方法之一。第三,各大學院也應該鼓勵和支持相關專業老師進行深入進修,還可以對一些諸如外貿企業、銀行國際業務部、海關以及商檢部門等外貿單位中一些專家進行聘請,讓其和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對最新的國際貿易的信息和動態進行不斷吸收,改進教學內容。
三、結語
總而言之,雖然國際貿易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只是整個教育改革中一個組成環節,但是不能否定的是其對整個教育系統所帶來的作用。在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學生還是老師,都應該對國際市場動態時刻進行關注,將現實意義的營銷理論和業務知識及時的容納到教學內容中,從而促使教學的內容能夠時刻與時俱進。此外,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不斷改進和完善,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讓教學培養目標得以明確,這有這樣才能將適應市場需求的有效國際貿易營銷人才給源源不斷的培養出來。
作者:黃德圓 單位:南寧學院
參考文獻:
[1]宋澤楠.母體學科、知識內核與商務英語專業經管類課程教學——以《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7:179-181.
[2]胡曉雀.非國際貿易專業“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課程教學改革探討——以浙江理工大學科藝學院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391-392.
[3]盛曉蘭.任務型教學在高職市場營銷雙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中外企業家,2015,31:240-241.
- 上一篇:自媒體在國際貿易實務教學中的運用
- 下一篇: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