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發展情形透析
時間:2022-05-15 11:23:00
導語:對外貿易發展情形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我國當前對外貿易形勢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外貿易也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現在是全球數一數二的進出口大國,并且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在未來的時間,我國具有很大的潛力。但目前對外貿易依存度過高,各行業發展的不均衡,粗放型的發展方式都是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隱患。我國要積極發展對外貿易努力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實現中國對外貿易跨越式發展。
1.1外貿規模不斷擴大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對外貿易取得了長足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也越來越大。2010年我國貿易總額達到29728億美元,貿易規模排名世界第二,出口規模和進口規模分別排名世界第一和世界第二。由此可見,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的聯系越來越緊密,正逐漸由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邁進。
1.2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
近年來我國一般貿易的發展速度高于加工貿易,這主要由于外貿企業不斷轉變經營思想,加速創新,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自主營銷比重等。我國出口主導產業產品結構經歷了由輕紡到機電,再到資金密集型產品的轉變。
1.3經濟全球化為我國對外貿易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和我國參與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多年來,我國緊緊抓住國際制造業加快轉移的機遇,正在成為世界重要的加工基地。我國經濟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發達國家也更加重視我國巨大的市場潛力,國際制造業不斷向我國轉移,許多世界知名品牌在我們國家境內建立了生產基地。當前我們正積極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促進多邊貿易體系更趨完善,為我國擴大商品出口、發展服務貿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國家市場空間,也使我國從國際市場上獲得了一些國內稀缺的資源和技術。
2.我國目前對外貿易存在問題
2.1人民幣不斷升值減弱了我國出口產品的價格優勢
由于我國勞動力資源比較豐富,勞動力價格具有相對優勢,一直以來我國出口產品在價格方面占據很大優勢,但是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勞動力價格上漲,導致出口產品生產成本增加,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價格優勢被削弱,不利于我國產品出口。
2.2貿易保護盛行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增加難度
一直以來貿易保護主義盛行,貿易摩擦的出現勢必會影響到雙邊或多邊的貿易關系,但是仍然有一些國家采取比較隱蔽并且具有歧視性非關稅措施諸如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綠色貿易壁壘等,達到保護國內市場的目的,這勢必會阻礙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技術標準的不斷提高有利于保護環境,保護消費者健康,促進食品安全,然而過高的技術標準就形成了技術貿易壁壘。發達國家往往通過制定較高的技術標準、嚴格復雜的產品技術規定以及苛刻的衛生檢疫標準,從而限制進口,以保護國內市場,對于我國出口商品極為不利。
2.3產品成本上升壓力與產品結構薄弱
雖然我國不斷發展資本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產品,但目前我國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為主,且呈現增長態勢,2010我國紡織、服裝、鞋類、家具、箱包、玩具合計出口3032.4億美元,同比增長25.9%,這些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不斷遭遇其他國家的反傾銷調查。另外,很多發展中國家與我國具有相似的勞動力價格優勢,導致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競爭越來越激烈。近年來,我國不斷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工業制成品出口增長迅速,2010年機電產品出口9334.3億美元,同比增長30.9%;高新技術產品出日4924.1億美元,增長30.7%,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雖然不斷上升,但是商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的產品比重不高,仍然以機械產品設備和輕紡工業品為主。這此都將嚴重影響我國工業制成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工業制成品的出口。
2.4服務貿易發展相對滯后
服務貿易的發展情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狀況。據世界銀行統計,一般來說,發達國家的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為60%-80%,中等收入國家平均達到50%左右,而我國僅為GDP的1/3。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相對滯后,而且規模相對較小,檔次較低,因此我國服務貿易出日商品的國際競爭力較弱。雖然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的發展速度有了很大提高,但與貨物貿易相比仍遠遠落后。
3.新時期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策
3.1努力克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情況下,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為企業提供有利的條件,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企業應該加大改革力度,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打造國際品牌,提高產品檔次,形成產品的個性化競爭優勢,從而擴大出口,克服人民幣升值帶來的不利影響。
3.2加強技術創新,積極應對貿易摩擦
為了規避發達國家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我國要加快技術的改革和創新,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并建立本國的技術性貿易壁壘的防御體系。同時,我國應不斷完善產品的認證制度,建立與國外權威認證機構相互認可的標準體系。同時我國應進一步完善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法規體系,健全應對貿易摩擦的快速反應機制。同時,重視國外有針對性的特殊保障措施,采取符合國際慣例的有效措施積極應對,積極做好應對貿易摩擦的準備,提高應對貿易摩擦的能力。
3.3培養優秀的國際貿易人才,規避各種不利因素
企業應培養一批具備豐富的國際商戰經驗,熟悉國際商務談判、國際經濟法,了解世貿組織的協定、協議、爭端解決機制,能夠用高科技和信息技術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可以掌握國際市場的動態情況的高級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規避各種不利因素。
3.4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要從發展服務貿易著手,在發展傳統服務業的同時也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提高我國服務貿易的技術含量,為生產的專業化、社會化及產業結構的優化提供支持。同時我國應加快發展具有優勢的旅游、建筑、運輸等服務業的出口,逐漸放寬保險、電信以及金融等服務業的市場準入限制,加快服務業開放的步伐,大力發展服務外包,不斷提高服務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發展我國服務貿易首先從具有優勢的旅游、建筑、運輸等服務業著手,進而拓展到其他領域。我國可以通過相關的政策扶持這此優勢服務業的發展,使之形成規模經濟效益,增強國際競爭能力。鼓勵企業積極創新,分析服務市場需求情況并細分服務市場,不斷開拓新的市場,與競爭對手在經營管理和服務技術等方面展開競爭,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人員的培訓和教育,提高服務行業的整體素質。另外可以通過提高勞務輸出素質,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同時,我國服務產業的升級應實現由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約型、內涵型的轉變,我國服務業的優勢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的旅游和勞動力上,科技含量低。要實現服務貿易的升級應該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知識密集型的服務產業的發展,并加大服務貿易的開放力度。
- 上一篇:村級公路基本情況調查匯報
- 下一篇:實習生解決酒店人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