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外貿企業的發展策略

時間:2022-12-10 11:10:50

導語:試議外貿企業的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試議外貿企業的發展策略

在市場化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在國際社會風云變幻的今天,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早已經沒有了原先人人艷羨的配額、許可證、專營權和補貼等優勢,他們跟其他國有企業一樣,在肩負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提供公共服務等社會責任的同時,必須通過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來尋找發展的機遇和謀求生存的空間。那么,負擔沉重的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的發展出路在哪里?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探索:

一是借鑒印度經驗,創新思路,提高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今天的國際社會對高新科學技術的依賴越來越強,我們無法再僅僅依靠廉價勞動力、廉價產品、廉價服務去應對日新月異的國際社會發展。同為亞洲發展中國家,盡管無論進出口貿易,還是FDI,中國都遠超印度,但印度卻表現出積極強勁的全球戰略,并充分運用自身比較優勢,將不同國家的資源要素稟賦優勢有效整合,為己所用,在國際上有著越來越深遠的影響和越來越重要的經濟地位。以軟件行業為例,中國的對外策略主要傾向于綠地投資,但印度更側重于跨國并購,且利用原英屬殖民地語言交流障礙少、文化融合較易的優勢,搶先建立全球競爭優勢。位居印度軟件行業前四的HCL科技公司近年來連續并購從事BPO外包的英國Liberata公司人壽和保險金業務,印度IT服務公司TCS以5.05億美元收購美國花旗集團旗下從事BPO業務的花旗全球服務有限公司等都是成功的案例。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可充分借鑒印度的全球戰略及對外發展模式,建立符合實際的國際發展戰略,利用長期積累的海外人脈資源,加強海內外合作,提高全球資源整合能力。同時,堅決不做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對一味因追求經營規模或海外業績、短暫業績而“走出去”,我們已經有過很多慘痛的教訓。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雖然海外工作經驗相對較豐富,但底子仍然很薄,經不起一再折騰。

二是適時轉型,實施專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增強核心競爭能力。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在上世紀80年代設立之初,中國改革開放剛剛揭開序幕。這批地方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摸爬滾打,承攬國家對外援助項目,經營對外工程建設、對外勞務合作、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涉及行業較多。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企業市場化要求越來越高,這批曾經風光無限的國有外經貿企業被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的各種體制更加靈活、產品更加精致、服務更加專業的企業所淹沒,前進的步伐已越來越緩慢。這時,只有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細心梳理企業的強弱機危,不再像過去一樣“大而統”,而是走專業化和規模化道路,順應市場,將產品做專業,將服務做細致,或許可以找到另外一條求生之道。

三是堅持國際國內市場兩手抓,提高市場抗打擊能力。國際局勢風云變幻,任何小舟都難以躲避大風大浪的猛烈襲擊。為了避免全軍覆沒,可同時關注國內外兩個市場,駕馭國內外業務兩駕馬車,以國外市場為主,兼顧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動蕩、市場情況模糊、發展前景不明確的情況下,暫時將重心轉向國內,并在人才和經營業務方面,適時調劑,互相補充。

四是堅持“人才興企”戰略,培養、引進優秀國際化人才,提升企業軟實力。“人才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資源”。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最基本最關鍵的是人才競爭。劉邦一統大業,建立漢朝,其成功在于張良“運籌帷幄”,蕭何“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韓信“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而外經貿工作,需要胸懷天下、能力卓著的各類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成立于1987年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1萬元起家,短短2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電信網絡解決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電信基站設備供應商、全球第二大通訊供應商,2011年營業額2039億元人民幣,員工數量146000人。正是優秀的人才和優秀的技術讓華為創造了通信發展的奇跡。大批籍籍無名的印度企業借海外并購迅速躋身于世界前列:米塔爾集團,不斷通過“蛇吞象”,由一家小軋鋼廠一躍成為世界第一鋼鐵巨頭;塔塔鋼鐵收購歐洲第二大鋼鐵集團Corus后,從2007年排名第56位一躍成為世界第五大鋼鐵企業。印度的并購神話從根本上離不開優秀國際化人才的商業智慧和辛勤付出。

五是推行混和所有制經濟的現代化企業制度,強化市場應變能力。《中共中央關于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要求,“進一步增強公有制的活力,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制資本等參股的混和所有制經濟。”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制衡有效、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既有利于鞏固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也有利于通過強化管理,實施督察,提高市場應變能力和風險防范能力。改革開放以來,央企首先開始實行政企分開、政資分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發展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了較好效果。據統計,截至2011年6月底,中央企業及其所屬子企業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已達70%,2011年,38家中央企業進入世界500強。今年3月,歷經64年變遷并集政、企、資、公、檢、法多種職責于一身的鐵道部被撤消,鐵路政企分開,這是為中國鐵路更好地適應市場、服務市場,爭取更大發展空間進行的又一次改革。這些前所未有的嘗試為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外經貿工作是中國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走上世界舞臺的重要支撐。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作為國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重要力量,對中國“走出去”戰略實施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國家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后的新聞會上誠懇地說“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是的,說一千句不如埋頭做一次。結果不是喊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地方國有外經貿企業的發展貴在一個字——做!

作者:田娟單位:中國重慶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