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鏈視角談中國加工貿易改革
時間:2022-03-08 05:49:00
導語:價值鏈視角談中國加工貿易改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價值鏈分析框架的提出
全球價值鏈理論從空間分配關系的角度出發,通過關注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在地域上的聚集或分散,探索產品的全球價值轉移規律,為研究地方產業集群在價值鏈中的定位和價值獲取現狀以及朝著戰略性環節升級提供了現實的理論框架。全球價值鏈分為采購商驅動(buyer—driven)和生產商驅動(producer—driven)兩種類型。“采購商驅動”的全球價值鏈所在的產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尤其與發展中國家有關,如紡織、服裝、玩具、家具等,其產品增值主要體現在品牌和營銷方面。“生產商驅動”的全球價值鏈則在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業中普遍存在,如汽車和飛機制造、計算機、電子、通訊產業等,其利潤主要來自規模、產量和技術進步。發展中國家產業集群大都嵌入“購買商驅動”的全球價值鏈,主導企業在全球價值鏈治理中居于支配地位、全球化加劇了行業競爭,使得主導企業不斷擴展全球外包業務,在垂直非一體化的生產體系內,主導企業強化了全球價值鏈高端的設計和營銷環節,同時也將一一些非核心的生產和服務等業務分離出去,由此使得發展中國家有了融入到全球生產網絡中的機會。我國東南沿海的多數嵌入型產業集群,正是在國際產業轉移背景下,充分利用本地低成本的優勢,大量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實現的。比如,從我國廣東東莞的嵌入型IT產業集群的發展歷程看,它的出現與全球IT產業結構調整和轉移是分不開的。
二、加工貿易升級的內涵
將加工貿易置于全球生產網絡背景之下,基于加工貿易企業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位置及其所從事的經濟活動可以很好地界定加工貿易升級的內涵并考察其升級狀況。從這種意義上講,加工貿易升級可以有以下幾層含義:①加工貿易企業所生產的產品逐漸從低層次的簡單產品轉向同一產業內更復雜、更精細的產品,即產品升級。②更多的加工貿易企業融入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網絡,使加工貿易逐步向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并實現產業的國際對接,即產業升級。③加工貿易企業所從事的價值鏈環節和增值活動向高附加值方向轉移,更多地把握戰略性環節和增值活動并營造出自己的生產網絡體系,即價值鏈升級,比如從生產到營銷、設計,從簡單裝配到OEM再到ODM、OBM。④加工貿易企業逐漸轉向采用更高效率的生產方法,不斷提高技術與管理能力,即企業能力升級,比如從傳統制造到CAM。⑤加工貿易企業在網絡中的角色逐漸向更高層級攀升,不斷提高在全球生產網絡中的地位和控制力,即企業網絡地位升級,比如從低層級供應商到高層級供應商再到合同制造商和品牌領導者。⑥加工貿易企業通過國內生產網絡的建立與延伸、向配套企業提供技術援助、員工流動等途徑推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效果不斷改善,即關聯與外溢效應升級。當然,以上六個方面是相互聯系的,其核心是加工貿易企業能力的提高。
三、加工貿易升級的層次
(一)微觀層面的升級包括產業鏈升級和加工貿易的主體升級
我國加工貿易的產業鏈升級道路可以概括為:“簡單組裝一復雜組裝一零部件生產一產品研發一銷售一自主品牌”,從勞動密集型環節嵌入跨國公司的全球價值鏈,以“邊干邊學”的方式沿著價值鏈上下游延伸,發展自我知識產權和自我品牌,完成產業“蛻變”。在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后,國內企業可以沿著“一般供應商一主要供應商一合同制造商一品牌領導者”的路徑不斷攀升,最終實現產業鏈的“蛻變”,成為加工貿易的主體。深圳長城計算機公司的發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二)宏觀層面的升級包括產業升級和區域升級
產業升級就是產業結構優化,不斷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加工貿易中的比例,增加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比例。通過嵌入跨國公司高新技術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再推動產業鏈升級,向自主研發和品牌發展。我國加工貿易的區域升級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東部勞動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貿易向中西部地區的轉移;二是東部加工貿易向高附加值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化。產業轉移是產業結構調整的有效手段,東部加工貿易產業結構的提升主要考慮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而西部也應該將產業提升建立在東部產業轉移的基礎上。四、產業集群是實現加工貿易升級的有效途徑產業集群可以讓企業從三個方面獲益:首先,外部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使生產成本大大降低;其次,空間上接近使彼此容易建立穩定的信任關系,加之運輸距離短,降低了企業之間的交易費用;最后,信息的流通促進了知識和技術的擴散,有利于激勵創新。產業集群是an-a:貿易升級的最高層次,在加工貿易發展較為集中的地區構筑加工貿易產業集群是實現加工貿易升級的有效途徑。通過加工貿易,海內外企業在華投資辦廠,帶動零部件企業在華投資,共同生產和裝配,形成包括研發、生產和供應在內的產業鏈,可形成產業集群同時,集群推動企業學習與模仿,不斷創新,又推動加工貿易升級。比如,摩托羅拉在天津投資手機生產基地,吸引了一批處于上游的零部件供應企業也來天津落戶,與本地的企業與機構一起形成手機產業集群。
在集群獨特的產業環境內,生產效率和專業化分工進一步提升,從摩托羅拉公司又裂變出兩個新的企業。手機生產信息交流增加,對競爭對手的了解深化,學習、效仿和技術進步的影響力加強,各配套企業互動創新方向趨于一致,與摩托羅拉一起不斷研發出適合用于用戶的新款手機,并為更高層次手機生產升級提供條件。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加工貿易升級已不僅僅是加E貿易本身一個環節的升級,而是加工貿易產業集群的整體升級,而加lT貿易產業集群整體升級的關鍵在于提高集群的創新與學習能力。此,在加工貿易發展較為集中的地區,構筑以加工貿易產業集群為指向的科技創新體系應當是進一步推動加工貿易升級、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然選擇。
- 上一篇: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計劃
- 下一篇:行政審批編纂情況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