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環境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力探討
時間:2022-05-17 03:09:56
導語:電子商務環境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的經濟發展環境下,電子商務作為一種商業模式,以其強大的功能優越性打破了時空界限,拓展了國際貿易的空間和場所,逐漸取代了傳統貿易模式,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貿易模式,促進了全球經濟貿易的巨大發展。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食品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食品產業對外貿易的擴大發展是關系到國計民生、政治穩定、經濟進步的重要舉措。因此,以互聯網為依托,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加快研究關于提升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力的有效舉措,對于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我國食品產業應對國際挑戰的能力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由邵繼勇編著、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安全與國際貿易》一書,在介紹食品安全、食品質量控制、食品進出口貿易發展以及轉基因食品的管理與貿易等相關問題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了WTO等組織及國家關于食品安全與貿易的法律法規,以期通過實例解析為中國食品貿易相關發展提供重要借鑒,構建更加和諧安全的中國食品貿易管理體系?!妒称钒踩c國際貿易》全書共分為十章。第一章詳細介紹了食品與食品安全的內涵。第二章圍繞食品安全狀況,從食品安全的存在情況、嚴峻形勢、制約因素等方面作了詳細探討。第三章主要介紹了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類型以及產生的原因。第四章以食品安全與質量管理為中心,從國際國內的各類標準體系與食品安全的關系角度予以詳細闡述。第五章對國際食品貿易的發展、格局以及進出口特點展開全面論述。第六章圍繞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詳細闡述了轉基因食品的應用前景與危害,并進一步論述了國外轉基因食品的監督管理法律法規。第七章從無公害食品管理、綠色食品管理、有機食品管理等方面著手探索適合中國安全食品的發展模式和管理體系。第八章詳細介紹了WTO有關食品貿易的法規政策。第九章以歐盟、英、美、德、日等發達國家的食品安全法規和政策為例,為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界定提供重要參考。第十章以構建中國的食品安全體系為核心,進一步提出了我國食品衛生標準以及中國食品安全體系構建的基本思路。食品工業作為世界經濟貿易中的支柱型產業,對世界經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食品的進出口貿易貫穿著國際貿易發展史,是國際貿易中的重要發展對象。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食品的進出口貿易在國際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國對外貿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世紀以來,科技的迅速發展催生了一系列依托互聯網發展起來的新興貿易形式,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穎的商業模式,引發了國際貿易領域的深刻變革,食品對外貿易領域也不例外。因此,在電子商務環境下加強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力的研究,對于提升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的綜合競爭力、實現我國經濟的長足發展具有重要價值。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呈現的新特點
依托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商業模式正在深刻改變著國際貿易競爭格局,電子商務以自身優越的跨時空性以及高效、快捷等特點實現了國際貿易市場的深刻變革。以國際互聯網為載體,貿易信息全球化正在成為一種重要的食品外貿發展趨勢。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外貿競爭將呈現新的特點。首先,食品外貿中的競爭要素已經發生了深刻變革。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食品貿易國際競爭已經演變為食品產業信息的競爭,成為食品外貿中的重要競爭要素?;谛畔ⅰ㈦娮?、通訊等發展起來的電子商務,正在改變著傳統的以勞動力、資金、原料等生產要素為依托的大規模國際貿易活動,改變了各國食品國際貿易競爭中的要素基礎。在此情況下,有著不同網絡基礎設施配備和不同信息產業發展速度的國家將會有不同的食品貿易國際競爭優勢,進一步轉變了國際食品貿易競爭格局。其次,電子商務環境下的食品外貿競爭規則也將發生深刻變革。電子商務的興起改變了傳統食品國際貿易中以單向物流運輸為主的運作格局,實現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一體化發展,這在很大程度上在提高貿易效率的同時也改變了電子商務環境下食品市場貿易競爭的基本原則,即信息收集與快速反應原則。在電子商務時代,食品外貿要獲得貿易信息并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必須對國際食品貿易市場保持高度的靈敏性,并對市場信息進行系統性的收集和規劃,把握國際食品市場的新動態與新機會,從而利用信息優勢快速反應,不斷開發新產品,進一步開拓新的食品產業市場。最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競爭模式也發生了新的轉變。不同于傳統食品外貿競爭中龍頭企業掌握絕大多數貿易資源,電子商務時代中的食品外貿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無法掌握所有的貿易資源,食品國際貿易競爭模式已經由原來個別龍頭企業競爭轉化為基于整個產品供應鏈的全產業線的“虛擬食品產業聯盟”競爭,國內食品產業合作競爭成為新的競爭方式。各類食品外貿企業通過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以增強國內整個食品產業供應鏈的綜合競爭優勢,削弱發達國家在食品外貿領域的壟斷優勢,進一步實現全球資源的合理配置。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競爭優勢
新世紀以來,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食品外貿企業面臨的國際競爭環境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的貿易模式,對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競爭也帶來了一定優勢。第一,成本競爭優勢。在電子商務環境中,國內食品外貿企業通過信息技術的優勢,大大降低了食品交易成本、生產成本和管理成本,從而進一步獲取了成本競爭優勢。在傳統的食品國際貿易中,原材料的選購、勞動力成本占據重要地位,而以電子、信息、通信為主的電子商務采購能夠在以國際互聯網基礎上形成的“虛擬市場”中進行商品信息流動,有效減少中間環節,降低人為因素造成的成本浪費,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可縮短食品類產品生產開發的周期,有效減少企業外貿交易中的勞動成本及產品設計成本,從而形成成本競爭優勢。第二,差異化和個性化競爭優勢。新的經濟發展形勢下,差異化競爭能夠幫助企業為客戶提供獨特的產品或服務,從而使企業具有區別于其他競爭對手的優勢。在電子商務時代,我國食品外貿企業可通過強大的信息網絡建設與不同國家和地域的客戶進行充分的交流溝通,從而收集到不同客戶群體的需求,獲取不同地區客戶的潛在消費趨勢,并根據客戶需求對產品進行獨特的改進,進一步確立差異化競爭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加優質的個性化服務。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對外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食品外貿企業信息化建設和網絡設施仍存在一定差距。新發展階段,我國的計算機網絡基礎設施及信息化建設已經取得了巨大進步,電子商務領域也實現了高速發展。但由于起步較晚,我國食品外貿領域在電子商務階段還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發展體系,在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及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方面都還不夠完善,與發達國家的電子商務食品外貿仍存在一定差距,制約了我國食品外貿的進一步發展。其次,大型食品外貿企業競爭優勢參差不齊。電子商務時代,大型食品外貿企業構建以電子商務核心技術為基礎的貿易競爭體系是一項戰略性投資,這需要國內食品外貿企業合作發展,整合資源優勢并運作長遠規劃,才能進一步實現與全球食品產業電子商務體系的完美融合。然而,雖然我國的食品外貿企業在完善全球網絡信息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進步,但整體上由于不同食品外貿企業的發展戰略定位及目標不同,且不同企業在信息化經費建設及規劃方面有著很大差異,這就對構建完整的國際食品產業競爭鏈產生了一定阻礙。因此,大型食品外貿企業如何在構建、保持自身的產業競爭優勢等方面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四、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的發展對策首先,政府應加快我國食品外貿行業的信息化建設,加大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食品對外貿易的發展,最基礎的就是要提高食品外貿領域的電子商務軟硬件水平,這就需要政府層面站在未來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提高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通過制定統一的食品外貿行業信息產業發展戰略,加強食品企業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推動食品外貿企業的信息產業化發展。同時,食品外貿企業自身一方面要加快基礎信息建設,提高食品生產創新關鍵技術研發,提高產品自身國際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對于專業人才的培養力度,在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才培養兩方面加大投入,為我國食品外貿企業實現可持續競爭優勢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國內食品外貿企業加強合作,形成品牌意識,在提高企業信息化水平的同時實現自主創新。不同于國內競爭中的各類食品企業競爭激烈,國際競爭更重要的在于企業合作。因此,國內食品外貿企業要利用互聯網優勢加強行業合作,形成國內食品外貿的規?;l展,同時積極開展網絡營銷,塑造獨特的企業品牌,通過虛擬網絡空間向國際市場展示我國食品產業獨特的產品與服務,不斷提高管理水平及國內食品產業在國際領域的知名度,從而塑造良好的企業品牌形象,凸顯國內食品外貿企業的競爭優勢。同時,我國大型的食品外貿企業要主動構建完善的企業信息系統,并加強建設,提高食品企業的信息化水平,注重自主創新,主動研發與生產新型產品,創造持久的食品外貿企業國際核心競爭優勢。我國是國際食品生產和消費大國,具有完整的食品工業生產體系。在傳統國際貿易競爭中,我國的食品工業在勞動密集型的食品加工中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信息技術的發展在為各類食品外貿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一定的阻礙,與世界食品出口貿易大國相比仍存在許多劣勢。因此,我國要加大電子商務環境下食品貿易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優勢,就要積極利用電子商務信息優勢,加速食品外貿企業的更新換代。《食品安全與國際貿易》一書憑借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形式,從更加專業化的角度為人們提供了理論指導——以食品外貿企業為切入點探討電子商務在現代企業中的具體應用效應,在比較優勢中深化我國食品外貿企業的發展特色,跨越貿易壁壘,以期實現我國食品外貿企業的優化發展。
作者:邵繼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