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豬產地動物檢疫問題及對策
時間:2022-07-15 09:05:27
導語:生豬產地動物檢疫問題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生豬檢疫工作是確保肉食安全的重要環節,但是生豬產地檢疫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不僅阻礙了養豬業的發展,而且還威脅著食品安全。本文簡要分析了生豬產地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加強生豬產地檢疫的具體對策,總結了檢疫基本步驟,以期為促進生豬養殖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豬產地檢疫;問題;對策;檢疫步驟
生豬產地檢疫是指生豬離開養殖場(戶)前對生豬進行檢疫,主要目的是確定生豬是否患有傳染性疾病。如果患有傳染性疾病,要及時采取預防和控制措施,防止疫病在流通環節傳播,以促進生豬養殖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確保肉類食品安全、保護消費者權利和社會公共衛生安全。檢疫人員在進行生豬臨床檢查時,應注意對生豬群體的靜態、動態和進食狀況的檢查,著重檢查豬的精神狀態、運動狀態、呼吸狀態和排便狀態。然后通過觸診、視診和聽診對豬個體進行檢查,側重于豬的精神狀態、毛發、呼吸道、胸部、淺表淋巴結等,并結合臨床檢查結果鑒別生豬是否患有豬瘟、口蹄疫、非洲豬瘟、豬肺疫、炭疽病等疾病,檢查豬的健康狀況。檢疫人員應熟悉各種豬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重點注意一些典型癥狀,例如高燒、食欲不振、嘔吐、腹瀉、發紺、皮膚出血、步態僵硬等癥狀[1-2]。
1生豬產地檢疫存在的問題
1.1缺乏專業水平的檢疫人員
在生豬產地檢疫工作過程中缺乏有專業知識的檢疫人員,無法很好地完成工作。特別是在使用專用設備時,工作人員缺乏經驗,會影響檢疫操作的有效性,使檢疫結果不準確[3]。
1.2缺乏檢疫設備
隨著人們對肉類需求的逐漸增加,許多檢疫部門,尤其是一些基層檢疫機構,并未及時更新設備。資金支持相對欠缺,因而設施問題顯露、檢疫設施老舊、檢疫技術落后。這些因素都直接影響了檢疫操作的正常進行。
1.3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
就目前來說,在許多檢疫部門中缺乏合理的監督機制,不能對生豬檢疫過程進行指導和監督,導致工作人員執行力度差、管理人員管理不到位,對檢疫工作的嚴謹性和有效性產生了巨大影響,同時也導致了食品安全風險上升[4]。
2對策
2.1加大宣傳力度
一方面,相關主管部門大力宣傳檢疫工作的重要性,使生豬產地檢疫工作獲得領導的重視以及政府的支持,將被動檢疫轉變為主動檢疫;另一方面,在相關部門之間大力開展宣傳工作,提高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度。同時,還需面向社會進行大力宣傳,使廣大養殖業主充分認識到生豬產地檢疫工作的重要性,幫助養殖業主認識到相關法律法規出臺的目的以及意義,不斷提高其遵規守法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逃避檢疫是一種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行為,堅持主動報檢,接受檢疫部門的檢查,從而盡可能減少檢疫漏洞以及檢疫死角[5]。
2.2強制為生豬免疫接種疫苗
強制為生豬免疫接種豬口蹄疫、豬瘟等各種疫苗。在實際接種過程中,防疫人員要同時做好養殖場養殖檔案記錄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要求對各項內容進行填寫。相關檢疫人員在對生豬進行檢疫時,必須做好動物養殖檔案核查工作,保證生豬處于免疫有效期內。
2.3集中檢疫、規范出證
為了方便管理以及流通,應當在鄉鎮建立動物檢疫申報點,將生豬拉到檢疫申報點,集中檢疫、規范出證。與此同時,做好相關運輸車輛的消毒工作。此外,動物檢疫人員還需在現場對生豬進行再次檢查,仔細核對生豬實際數量,在確保檢疫合格以后,動物檢疫人員才可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2.4加強執法力度
一些地理位置較為偏遠村(場),由于養殖業主沒有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對生豬產地檢疫工作存在抵觸情緒,甚至為了個人利益不主動報檢,這極大程度上妨礙了生豬防疫以及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極易導致疫病傳播蔓延,使環境受到污染。因此,相關動物防疫檢疫機構要加強執法力度,對存在逃避檢疫行為的養殖業主進行嚴肅處理,進而提高其對生豬產地檢疫工作的配合度,嚴肅制止違規、違法行為,促進產地檢疫工作更好地開展[6]。
2.5提高檢疫人員綜合素質
各個站點應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具備較高文化水平、較強事業心并且熟悉業務的人員來充實檢疫人員隊伍。對于具備一定條件的養殖場或者養殖大戶,檢疫人員應上門服務,對于檢疫不合格的生豬,必須嚴格進行無害化處理,定期對檢疫人員開展培訓,使檢疫人員檢疫工作水平不斷提高。
2.6配備儀器設備
儀器設備是產地檢疫工作得以有效開展的重要保證。因此,相關主管部門應當加大資金投入,為產地檢疫工作配備足夠的儀器設備,從而保證檢疫人員能及時了解檢疫結果,進而提高工作效率。
2.7推動畜牧業產業化發展
相關主管部門要對養殖戶進行積極引導,使其開展適度規模養殖,提高生豬良種化的科技含量。對生豬飼養過程中疫病感染以及有害藥物殘留進行有效控制,有助于產地檢疫工作更好地開展。
3檢疫基本步驟
3.1檢疫申報
養殖場需要在生豬離開產地前按照有關部門的時間規定,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并規范填寫動物檢疫申報單。
3.2派檢疫人員到點(場)檢疫
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到養殖場的檢疫申報后,需要派出檢疫人員到養殖場進行檢疫。檢疫人員到達養殖場或動物檢疫申報點后,查閱《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是否與申檢人所述相符,并且查看養殖檔案記錄是否標準規范。重點檢查獸藥、飼料的使用記錄,近期(1周內)是否有使用藥物的情況。核對生豬數量,查驗耳標號,對待檢生豬進行臨床檢查,確保待檢生豬的體溫正常或耳標記錄信息完整。經現場檢疫后,合格的出具《動物檢疫合格證明》,不合格的出具《檢疫處理通知單》,按規定處理。檢查內容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檢疫過程中如果發現生豬精神不振、食欲減退、發熱、流涎,蹄叉、蹄冠、蹄踵部有水皰出現癥狀,然后觀察水皰表面是否破裂、是否出血,因為一旦破裂出血,破裂部位就很容易感染,程度較輕的形成暗紅色爛斑,如果感染嚴重還會出現壞死、化膿等,生豬由于傷口的影響會臥地不起。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生豬的舌頭、鼻盤、乳房等部位有水皰和糜爛,需要警惕是口蹄疫的可能。二是在檢疫過程中如果發現生豬出現食欲不振、高熱、精神委頓、腿軟、弓腰、行動緩慢,鼻、耳、四肢、下頜、外陰、唇、腹下等部位的皮膚有點狀出血的癥狀,而且在用指腹按壓時癥狀不減弱,則需要警惕豬瘟的可能。三是在檢疫過程中如果發現生豬出現食欲不振、高熱、精神委頓、倦怠;或者出現便秘、嘔吐癥狀,而且在糞便的表面覆蓋有黏液或血液,或者糞便中帶血,則需要警惕是非洲豬瘟的可能。
4結語
一個嚴謹、合格的檢疫制度和檢疫程序對控制和檢查養殖場生豬的健康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在檢疫過程中,需要檢疫人員嚴格按照檢疫制度進行操作,重視檢疫工作。此外,養殖場也要遵守檢疫相關規定,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備。檢疫人員和養殖場嚴格按照規程執行檢疫操作,嚴格把關,有利于預防患有疫病的生豬肉品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從而保證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
5參考文獻
[1]馬代霞,余克亮.畜牧獸醫衛生檢驗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養殖技術顧問,2014(11):307.
[2]高淑華,吳江永,閆艷來,等.商品豬豬丹毒病的肉品衛生檢驗和微生物學診斷[J].肉品衛生,2000(11):19-20.
[3]陳林.基層動物防疫工作存在問題及解決措施[J].低碳世界,2016(21):247-248.
[4]郭迪新.藥物殘留的危害和解決措施[J].當代畜禽養殖業,2014(11):51.
[5]李鳳英,李春暉,高桂馨,等.大連市肉聯廠豬丹毒和豬瘟檢疫報告[J].中國動物檢疫,2005,22(6):31.
[6]曾群輝,查果,朱國玉.豬丹毒的病原分離與鑒定[J].中國獸醫雜志,1998(2):26-27.
作者:吳紹健 單位:賓陽縣中華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 上一篇:談基層動物檢疫的執法水平
- 下一篇:動物檢疫工作現狀及發展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