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環境保護與治理策略

時間:2022-02-21 09:27:15

導語:土壤環境保護與治理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土壤環境保護與治理策略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們也發現生態環境受到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和破壞,環境保護變得刻不容緩。土壤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對農業生產和其他產業發展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直接關系到我國民生建設的發展進程,也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要加大對土壤污染的防治力度,采取防治結合的方針和科學的治理策略來解決各類污染問題。加強治理,才能保護好土壤生態環境。

關鍵詞:土壤;環境保護;治理策略

土壤的生態環境系統是非常復雜的,正是由于土壤圈生態環境狀況會影響到整個生態體系,所以需要協調土壤圈生態環境,從而促進生態體系保持平衡、穩定的發展狀態。而土壤環境的污染問題一旦發生,就會破壞其本身生態圈的平衡,使其生態系統遭到很嚴重的破壞,進而會影響到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我們要結合土壤污染問題的具體特點,加強對土壤生態環境的保護力度,并運用科學的治理方案和策略來解決一系列土壤污染和環境惡化的問題。

1簡述土壤環境污染的現狀

在經濟迅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們對于自然資源的索取和需求越來越多,在發展過程中還不斷帶來諸多污染問題和破壞環境的隱患。目前,國內某些區域的土壤生態環境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其中頗為嚴重的就是農業用地。我國農田面積和規模都很龐大,在農業生產中由于管控不嚴,各種化學肥料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一些污染物質導致土壤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往往污染問題還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新的污染源和污染問題就出現了,使土壤污染呈現出極為復雜和難以治理的局面。這種污染問題不僅會影響到農作物的正常、健康生長,還會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對于農業的長遠發展來說也極為不利的。土壤環境污染的種類多種多樣,污染來源也有很多,源頭防范和控制的難度是很大的,不同污染問題交替出現,也會衍生出新的、復雜的污染問題。在這種土壤環境下,栽種的農作物產品質量可想而知。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好土壤環境污染的諸多問題,就會給我國農業乃至整個國家安全帶來極為嚴重的不良影響。

2形成土壤污染問題的具體影響因素

土壤被污染,主要是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也就是在人們生產、生活中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主要分為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物污染等。具體而言,工業土壤污染的產生,多是由于工業生產中排放大量廢水、廢氣以及廢渣。同時,在農業生產中,由于過度地使用化肥、農藥,也會增加有機污染。農業生產中的污水灌溉、重金屬以及土壤中含有的致病原體、寄生蟲等,都是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來源,其中生物污染最為嚴重。

3保護土壤生態環境的科學治理策略

3.1完善和優化治理方案,提高監督監管水平。保護環境逐漸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因此土壤環境的污染問題就受到了更多人的密切關注,也引起了各級政府和環境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很多土壤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都在開展治理和改善工作,通過對具體污染嚴重程度的調查和分析,將不同區域的不同程度污染問題進行集中統籌和管理。要想解決當前較為嚴重的土壤污染和由此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就必須要有科學、完善的治理方案。為此,環保部門應該擔負起主要職責,針對土壤污染問題的主要來源進行嚴格的管理和控制,并在污染問題發生之前就要制定健全的防范預防性機制,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理措施,針對各類復雜的污染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在總體治理方案的規劃和設計中,還要求相關部門成立專門的環保審查和監督監管機制,不僅要對環保部門的執行力情況進行監督,還要對相關企業的治污排污情況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加強監督力度,提高環境保護的監督監管水平。這樣才能夠確保治理方案的各項策略和舉措得以落實和順利推行,進而對土壤的污染問題進行合理處置,對于企業排污以及農業生產過程中造成的一系列污染,都能夠有效地進行防控。3.2健全治理體系,提高防治工作管理水平。第一,應做好組織結構的優化管理工作。環保單位和機構要以負責任的態度和應有的積極性參與到土壤污染的防治工作中,此時就要協調好各個單位和機構的統籌管理和分工分配,要形成集中統籌的規范化管理體系,讓各單位都能夠在該體系下團結協作,形成默契的配合,共同為治理土壤污染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在此過程中還要針對土壤生態環境的一應保護性工作做出應有的科學部署和規劃,切實完善治理策略和行動方案,合理分配和安排各單位機構在其中的職能和工作事項,從而健全整個治理體系,切實提高防治各類土壤環境污染問題的管理水平。第二,推動機制創新和改革,合理優化治理策略。環保部門要切實履行自身工作職責,針對當前防治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采取科學的對策來創新優化治理的策略,并對環保機制進行革新,強化環保舉措的執行能力,提高對各類土壤污染問題的應對水平。機制的創新在于轉換管控模式,不能一味地懲罰企業,懲罰不是目的,而是要督促相關企業提高科學處理排污的能力。各地區政府和環保部門也要針對目前在農業生產中產生的土壤污染開展治理工作。第三,完善法律體系。解決土壤污染這種極為復雜的問題,缺少相應的法律依據是阻礙當前環保工作的關鍵。因此國家要切實依據各地區的土壤環境污染現狀和具體特點,開展綜合性的分析,從全局角度來思考應對策略,從而完善現行的環保法律法規體系,確保各項環保舉措和治理策略有相應的法律依據,如此才能進一步提高環保部門的執行力度,使整個治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犯法必懲。第四,加強科學技術水平的提升。基于土壤環境保護標準體系,在積極改良的基礎上,需對土壤環境質量、土壤污染風險等嚴格評估和修復。還要對土壤污染中的重金屬、土壤樣品、肥料和有毒物質等嚴格檢測,確保其符合一定的標準,保證土壤環境質量評價、層次結構的形成,在該情況下,不僅能對污染的土壤風險有效評估,嚴格控制污染土壤,也能促使其滿足技術規范。比如:在修復工作中,對土壤的保護效能進行評估,加強對土壤環境的有效保護和治理。第五,加強對目標的考核。根據主要的管理責任目標,要為其制定有效的評價方法。因此,相關部門要明確具體的工作任務和需求,并對其定期評估。政府也要加強對責任人員的關注,給予人員更大認可,使人們認識到污染問題的重要性,在這種執行條件下,不僅能促進土壤環境的保護力度,也能實現整體的進步和發展。

4結語

土壤生態環境的發展狀態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土壤污染問題引發的生態環境惡化愈發嚴重,已經引起國家主管部門的高度關注,所以制定了多種政策和策略來排除和消滅污染源,切實解決污染問題,改善土壤的生態環境,恢復以往的生態平衡狀態。在以往的經濟建設中對土壤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我們要吸取教訓,加大環境保護的力度,維護土壤生態環境的平衡性和穩定性,對于造成污染的個人和企業,依據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依法懲治,并不斷加大對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發和投入,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優化治理工作的能力和力度。

參考文獻

[1]谷慶寶.關于土壤環境污染及控制指導值制訂問題的探討[J].環境保護科學,2016,42(4):14-18.

[2]邵霞暉,陶偉良,許菲,等.污染場地環境調查的土壤監測點位布設策略探究[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6(6):135,140.

[3]臧文超,王芳,張俊麗,等.污染場地環境監管策略分析——基于我國污染場地環境監管試點與實踐的思考[J].環境保護,2015,43(15):20-23.

作者:林杰 單位:寧國市環保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