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護
時間:2022-12-26 11:31:19
導語: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及環境保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人類對礦產資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礦產開采活動的數量和規模也隨之增大,而這就給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帶來了新的挑戰。本文對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的基本原則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當前常用的幾種礦山地質災害類型,最后提出了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環境;保護
長期以來,在相關礦產開發企業以及地方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的礦山地質災害防治水平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提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也在持續有效的開展。但是,我們需要注意的是,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以及相應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相關部門和企業長期堅持下去才能保證其效果,同時還應當繼續加強相關方面的研究工作,為其順利開展提供技術和方法等方面的支持。基于此,本文對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1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基本原則
為了保證災害防治和環境保護的效果,在進行礦山地質災害防治以及地質環境保護的過程中應當遵循相應原則。首先,應當遵循規劃原則。當前,國內的地質環境情況并不好,不僅水污染比較嚴重,而且水資源缺乏和過度開采,導致發生了一些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問題,為了進一步加強對地質環境的保護,在礦產開采、工程建設等之前,必須做好相應的規劃工作。其次,應當遵循安全原則。礦山地質災害通常會給當地群眾帶來危險,因此災害防治的必須要堅持安全原則,盡量確保災害區處于安全狀態,減少災害導致的財產和生命健康方面的損失。最后,應當遵循預防原則。在某些地區,災害系統具有非常明顯的集合性特征,災害呈現周期性特征,對當地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威脅,因此必須通過預防性建設的方式,利用具有針對性的災害防護措施來盡量預防災害的發生或減少其可能造成的損失。
2礦山地質災害類型
2.1地下水位變化引發的災害。在礦產開采的過程中,地下水位變化會引發相應的災害,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礦坑突水涌水,這種災害如果無法及時得到有效的控制,將會造成嚴重的災害后果。這是由于在礦產開采的過程中,經常需要進行一些打孔類操作,如果打孔數據設置不合理或者操作失誤,極有可能將透水斷層打穿,如遇暗河或者地下溶洞等,就極易造成礦坑突水涌水。2.2崩塌滑坡。崩塌滑坡也屬于比較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導致這種災害發生的主要因素是礦區本身自然環境不好或者地質條件惡劣,而這種災害的防治,需要相關企業和部門對災害原因進行詳細分析,有針對性的進行防治才能保證防治效果。2.3礦體內因導致的災害。礦體內因包括地熱以及瓦斯爆炸等。礦道內部通風條件比較惡劣時,就會導致瓦斯氣體聚集,遭遇明火或其它必要條件時,就會發生爆炸。另外,在礦產開采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受到地熱的影響不斷增加,不僅給礦產開采帶來挑戰,還容易導致相應的災害發生,從而威脅礦工的人身安全。
3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策略
3.1增強相關法律意識。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并非依靠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就能完成,而是需要各個部門之間通過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共同完成。災害防治部門負責整體的組織、協調和監督等方面的工作,而其它部門則要根據相關的制度規定來執行相應的災害防治計劃,以此來保證防治工作的順利開展。由此可見,礦山地質災害防治需要全員共同努力,只有每個人都盡力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才能有效防治災害,保證礦區群眾的生命以及財產方面的安全。這就要求,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相應的法律宣傳工作,增強礦區群眾相關的法律意識,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加入到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3.2科學評價當地礦山地質環境。應當建立更具可行性、實用性的綜合評價體系,這樣才能對當地的礦山地質環境進行更加科學的評價。中國疆域遼闊,各個地區的地理環境不同,應用統一的評價標準無法對各地地質環境進行科學評價,因此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地域性評價標準,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的合理性。除了建立適用的評價體系外,還應當采用合適的評價方法,在實地勘察、調查的基礎上開展評價,只要這樣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真實性,從而保證地質開發工作的合理性,降低開發危害。在建立綜合評價體系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需要對地質環境進行相應的功能區分和實際質量評價;對于在多水區地質環境條件下開展的工程建設進行評估;對礦山地質災害治理的風險進行評估;地質災害防范方面的評估。3.3合理評價相關工程。想要合理進行地質災害防治,必須對地質環境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并且通過合理規劃才能采用科學的防范措施來保證災害防治效果。而隨著我國工程建設項目的增多,地質環境的變化情況越加復雜,災害強度和頻率都出現了一定的增加。為了緩解由于工程建設導致的地質災害,并且進一步加強相應的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必須對相關工程進行合理評價,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降低這些工程對地質環境造成的影響。3.4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科技在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的過程中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先進科技可以建立相應的災害預警系統,從而通過對一些地質環境因素的監測,進行相應的預警分析,為災害防治工作的開展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管理支持等。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當加強相關的科技推廣工作,這樣才能不斷提升我國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效率和質量。3.5地質環境保護。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應當加強礦區環境評估工作,在此基礎上加強對相關企業的監督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推動我國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其次,國家應當設立專項資金,將這些資金撥付給地方政府或相關企業開展相關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工作,并且對一些污染地質環境的行為進行必要的懲治,鼓勵具備經驗、能力的第三方加入礦產地質環境保護工作當中。再次,保證礦山恢復治理工作以及地質環境保護工作能夠得到有效落實,包括按計劃開采、做好渣土和廢料的處置、加強渣土堆放區的管理、加強對礦區的監控等。最后,努力提升礦區的植被覆蓋率,這對于礦區地質環境保護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增加,礦山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也成為社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為了保證礦山地質災害防治的效果,相關部門應當增強相關人員法律意識、科學評價當地礦山地質環境、合理評價相關工程、應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并且持續加強地質環境保護工作,這樣才能減少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并且提升礦山地質環境保護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淳.礦山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利用問題研究[J].科學技術創新,2019(28):49-50.
[2]甄日環.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及治理恢復方案構建的分析[J].中國金屬通
作者:盧曉虎 單位: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四地質大隊
- 上一篇:農業機械自動化控制技術分析
- 下一篇:傳統村落環境保護及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