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執法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
時間:2022-12-27 08:30:57
導語:環境執法問題及解決對策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開展以改善環境為宗旨的打擊非法排污企業等行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嚴格落實了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規范。但是,當前的環境執法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改善,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深入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加強環境執法力度,促進環境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1環境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1環境立法尚不完善。環境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雖然有較全面的原則性規定,但缺乏操作中的具體準則,法律執行力度較弱,往往無法落實處罰措施。除此之外,配套立法也存在缺陷,完善相關立法的進度十分緩慢;一些法律規范缺少實際操作性,存在相互矛盾的法律條款。1.2逃避執法監督檢查。目前,各地都在大力發展個體私營企業,由于個體私營經濟多數規模小,以租賃閑置廠房和舊房屋生產經營為主,靈活多變,隱蔽性強,因此很難及時掌握個體私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另外,在對這些企業進行檢查時,企業已不存在,法人與業主也無法取得聯系。1.3企業只重視經濟利益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通常情況下,污水處理廠對企業排放的污水進行處理時需要幾千萬元的費用,而如果其不對污水進行處理則僅需繳納幾百萬元的排污費或罰款,甚至在一些執法力度不嚴的地區,企業還可以逃避這部分違法處罰,因此,企業為了增加經濟效益,選擇不對污染排放物進行處理而是直接繳納罰款。如某大型造紙廠停止運營生產,其一天需要投入的運行費約10萬元,而其由于進行生產所需繳納的處罰款約為10萬元,因此,一部分企業寧愿繳納這部分罰款也不愿意停止生產經營。因此,當前普遍存在著違法易、守法難的現象,導致眾多高污染企業紛紛走上繳納罰款而非控制污染排放的“捷徑”。1.4部門職責分工不明確環境保護法規定,環保工作應受到統一的監督管理,但由于各部門具體承擔的職責不一,在多年的運行中,環保部門無法做到統一管理,其他部門也沒有承擔自己的職責。雖然各部門通常聯合發文,但檢查落實工作只是由環保部門獨立完成,因此,一些應負的職責并未得到落實。
2加強環境執法的對策措施
2.1加強環境執法必須強化“四個意識”。①要樹立“數量意識”。堅持量化管理的理念,將環境保護深入方方面面,突出主要矛盾,首先解決對經濟結構影響大、對人們群眾危害大的重大問題;②要樹立“效率意識”。秉承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好的效果這一宗旨,在工作任務時,規定明確的時間限制,尤其是對一些重大的案件,要迅速辦理,并及時將結果告知群眾,做到不故意拖沓、不放緩速度;③要樹立“質量意識”。在解決與環境有關的問題時,要講求質量和標準,雖然污染難以根除、容易反彈,是治理環境問題的重點和難點,但執法監督一定要落實到位,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只關注眼下問題;④要樹立“責任意識”。保證執法人員切實履職,杜絕個別執法人員不敢執法、執法不嚴現象的發生。2.2加強環境執法必須提高“四個能力”。①加強“環境管理協調能力”。管理人員在對上級部門、對同級部門、對污染企業、對人們的協調的工作中,應綜合考慮制度是否完善、法律體系是否健全、現實證據掌握情況、措施可行性、人民情感等多方面因素,使環境治理中的各個責任主體對措施心服口服;②加強“現場監控能力”。管理人員要對企業排污活動進行規范化的統一管理,通過與環保部門溝通安裝自動監測設備,實現對企業排污過程的全面監督。此外,還應建立完善的環保信息舉報系統,用現代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升環境管理力度;③加強“執法裝備能力”。執法者要嚴格遵守環保建設規范化標準,建立環境保護建設項目信息庫,爭取國家財政資金的支持,對欠發達地區的環境執法能力建設進行重點幫助和扶持;④加強“人員素質能力”。建立完善的環保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制度與考核制度,提高環境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自覺性,確保各級環保部門執法水平的整體提升[2]。
3結語
由于環境保護執法力度不夠,導致當前在環境治理方面難以有飛躍性的突破。因此,相關執法人員應對環境執法過程中面臨的諸多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研究,找出誘發問題的根源,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提高環境保護的執法力度,推動環境保護工作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趙麗君,程侖.當前環境執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5,30(3):352-355.
[2]劉啟發,何世均.當前環境執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重慶環境科學,2017,22(2):8-10.
作者:宋文濤 單位:唐山市生態環境局豐南區分局
- 上一篇:農業技術推廣現狀及路徑分析
- 下一篇:山楂花節氣象服務實踐與發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