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建議

時間:2022-02-20 11:32:59

導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建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及對策建議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加強環境污染治理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保障,環境監測質量是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環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在環境監測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本文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出發,探討了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在認知方面、制度建設和硬件設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從而有效提升環境監測的質量管理水平。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對策建議

在管理學中,質量管理是指在質量方面控制產品達到指定的標準,包括質量方針和目標的制定、質量管理策劃、質量管理保證、質量管理控制以及質量管理改進等。環境監測工作一般包括現場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分析測試、數據處理和綜合評價等幾個環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就是指要求監測工作必須要按照規定的程序,執行統一的技術規范標準,進行科學組織與規范化管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貫穿從現場調查到綜合評價的整個過程。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儀器設備的科學使用以及監測人員的應急監測能力等都是衡量監測質量的指標。影響監測工作質量因素有很多,其中,顯性因素包括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等,隱形因素包括實驗室監測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監測團隊的凝聚力等。因此,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不僅是對監測內容和監測技術的管理,還是對管理水平的管理。

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內容

(一)監測人員的管理。環境監測包括空氣、水體和土壤等多個項目,每一個項目還包含更加細致的分類。為了獲取準確科學的監測數據,不僅需要精確的儀器設備,還需要具有專業素養的技術監測人員和質量管理人員。監測工作人員是監測過程中的重要主體,他們的職業道德、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直接關系到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因此,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監測人員的管理是管控的重要內容之一。(二)儀器設備的管理。在環境監測過程中,儀器設備的科學規范管理,有利于促進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保證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有效性和科學性。不同的監測內容需要不同的儀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儀器設備的準確性直接影響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對于儀器設備的管理一般包括及時采購必須的儀器設備,使用前儀器設備的調試,使用后儀器設備的保養和校準等。(三)技術規范的管理。環境監測技術規范是指對環境監測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包含了保證環境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的全部活動和措施。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技術種類逐步應用到環境監測工作中。監測技術對于監測目標有著明確的指向性,直接影響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四)標準物質的管理。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標準物質是質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標準物質是否有效準確地使用,直接影響儀器設備的準確性。因此,加強對標標準物質的管理,可進一步提高質量控制的效果。使用標準物質進行測試時,除了考慮監測人員、儀器設備和標準物質損耗以及使用年限的影響外,還可以向上溯源,評定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是否達到要求。

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特點

(一)監測手段的多樣性。由于環境監測項目的多樣性,監測手段也隨之呈現多樣性的特點。環境監測主要有生物、化學和物理等技術手段。在環境監測過程中,這些技術手段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應用。但是,實際監測過程中,監測對象的復雜化需要綜合使用各種技術手段,經過科學分析才能保證監測數據的可靠。(二)監測過程的連續性。環境污染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而不斷發生著變化,因此,環境監測的工作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連續的過程。在實際監測工作中,不能僅僅只針對某一個監測點,也不能只在某一個時間點進行監測。對于環境污染狀況的判斷不能只依賴于單獨的一組數據,只有對監測對象實時監控,才能深入分析輿情,才能對環境污染的趨勢做出準確判斷。(三)監測數據的可追溯性。環境監測數據的可追溯性是指環境監測機構根據國家標準和技術規范,建立覆蓋現場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報告編制與審核簽發等過程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完備的記錄和標識,實現對監測現場狀況的回溯和再現。通過構建監測數據的可追溯體系,可以使監測數據更具可比性與完整性,有利于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展開。

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目前,很多環境監測機構沒有充分認識到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在環境監測的實際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執行不到位,管理不嚴格等問題。主要表現有:一是管理者缺乏足夠的重視,因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開展;二是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對自身的崗位職責不明確,認識片面,從而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三是環境監測人員缺乏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認知和理解,導致質量管理體系和實際監測工作脫節。(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建設不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不僅包括環境監測技術人員,也包括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一方面,從環境監測技術人員的現狀來看,存在的主要問題主要是由于自身專業技術水平有限,同時正規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培訓較少,不能及時更新理念和技術,因而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專業的環境監測管理人員極度缺乏,在很多環境監測機構,環境監測管理人員一是從環境監測技術崗位轉崗而來,二是由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兼任,往往缺少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基礎理論、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嚴重制約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高效運行。(三)缺乏有效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段。在環境監測過程中,要求環境監測數據必須具有準確性、精確性、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受很多因素的影響,環境監測結果往往出現偏差。缺乏有效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手段是影響監測結果質量的關鍵因素。在環境監測的過程,監測數據的獲得要經過很多中間環節,比如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和分析測試等,這些都會影響最終的結果,這就需要有效的質量監管。但是,目前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監管措施只能較好地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精確性,對于數據的代表性、完整性和可比性仍缺乏有效的監管。另外,先進儀器設備的缺失,也是環境監測質量不達標的因素之一。

四、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首先,加強宣傳和教育,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機構工作人員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深刻認識環境監測質量體系的建設需要技術和管理兩個方面的有機結合,從而保證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行。其次,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監督體系的建設。通過建立質量監督體系對質量控制的要求、質量控制的手段以及質量管理的效果進行評估,推動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進行。再次,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預測機制。對環境監測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充分地預測,制定預防措施,能夠在環境問題發生的第一時間迅速有效地進行處理。最后,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要依據具體的情況,只有結合實際問題的體系建設才能實現持續有效的發展。(二)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環境監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是保障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關鍵。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對提高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真實性,提高環境監測工作的效率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加強對環境監測人員的培養,推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首先,要增強環境監測人員的職業認同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增強團隊凝聚力,培養團隊協作精神,能夠正確認識本職工作的價值,從而更好地理解工作目標。其次,要加強環境監測人員的業務能力的培訓。在培訓內容上,除了安全責任意識、環境監測標準和儀器設備使用規范等專業技術知識,還要加強質量管理理念和管理技能的培訓,努力打造一支既有專業監測技術又有高水平管理能力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另外,還要把培訓和考核結合起來,讓培訓真正落到實處。(三)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多層面結合進行提升。一是需要不斷系統完善環境環境監測法律法規、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標準和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二是完善環境監測監督機制,利用現代的信息化監測技術,實施從現場調查、確定方案、優化布點、現場采樣、樣品運輸、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報告編制與審核簽發等全過程的質量監督;三是加大資金投入,配備先進的儀器設備,提高環境監測水平;四是加強先進技術的學習和引進,如GPS定位拍照等技術手段為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提供技術保障;五是建立環境監測信息系統,對監測結果進行科學高效地統計分析與挖掘。

五、結語

隨著環境污染形勢的日益嚴峻,環境監測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充分認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重要的基礎性作用,通過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改進和完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建立健全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體系,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隊伍的建設,不斷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管理能力,從而促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露路.環境監測和質量控制因素及對策分析[J].智能城市,2020(16).

[2]卞成萍,高磊,孫立杰.環境監測過程中的質量監督與質量控制[J].油氣田環境保護,2020(8).

[3]鄒英杰.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建議與對策簡述[J].綠色環保建材,2020(7).

[4]廖德兵,李具康.實現生態環境監測數據可追溯性的常見問題及對策初探[J].環境保護,2019(8).

[5]楊利嫻.淺論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問題與對策[J].云南化工,2020(8).

作者:郭愛婷 單位:河南省商丘生態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