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合社的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
時間:2022-04-26 03:23:31
導語:農合社的發展現狀及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存在的問題
農業產業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水平和速度,甘肅省農業經濟發展落后,農業產業化經營起步較晚,并且產業化程度較低,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起步較晚,發展水平不高。雖然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在近幾年內有了較快的增加,但是與其他省的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山東省是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代表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最高水平。截至到2011年,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總體規模累計達到5萬家,位居全國首位,而甘肅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只有7559家,遠少于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與入社農戶的數量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入社的農戶越多說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越大,入社的農戶越少則說明其規模越小。2011年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實際成員數量是251萬戶、輻射帶動農戶480多萬戶,而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數為33.55萬人、帶動農戶數量為101.51萬戶,山東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數及帶動農戶數分別是是甘肅省的7.5倍和4.7倍,說明甘肅省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規模較小,遠遠落后于山東省。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以及銀行貸款數額總體呈遞增的趨勢,但2007年合作社的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有所下降,這是由于2007年合作社法實施后,對專業合作社的成立條件要求較高,使得一部分發展較好的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成農民專業合作社,一部分仍以合作經濟組織的形式存在。合作社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38.19%下降到2011年的16.06%,其中總資產中銀行貸款所占的比例較低且逐年下降,由2005年的16.61%下降到2011年的8.42%(表5)。由此可以看出,農民專業合作社從金融機構籌集資金的能力很弱。由于農業的弱質性,使得農業受自然因素的影響很大,導致投資農業的風險很高,貸款者不愿給合作社提供貸款。同時,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部組織不健全,運行不規范,信譽低等同樣降低了合作社的貸款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成員數及帶動的非成員數在近7年呈現先減少后增加的趨勢,2007年合作社的成員數及帶動的農戶數減少最多,同比分別減少72.12%和73.58%;2007—2009年間,合作社的成員數呈下降的趨勢,從2010年起,合作社的成員數緩慢增加(表6)。合作社帶動的非成員數在2007年有所下降,從2008年起逐年呈現緩慢增長的趨勢。到目前為止,合作社的成員數達到了335533人、同比增長39.05%,合作社帶動的非成員數的絕對數超過了100萬、比2009年帶動的農戶數量多0.6倍,表明甘肅農民專業合作社對非成員農戶的帶動能力在逐年增強,而對成員的帶動能力較弱,總體帶動能力較弱,這是由于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模普遍偏小,經濟實力較弱,發展承載主體和延伸產業鏈條的能力明顯不足,其輻射功能和帶動農戶的能力很有限。農民專業合作社尚處于起步階段,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存在的最大的障礙是缺乏懂知識、善經營的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起人主要是農民,一部分發起人在當地的威望較高、口碑較好,但是缺乏經營管理的知識和樂于為農民奉獻的精神,大部分專業合作社的發起者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不是為了當地農戶的利益,而是借合作社之名為自己牟利。另外合作社還缺乏相關的技術人員和財務人員,合作社的經營管理極為不規范。技術人員的缺乏,影響了農產品的產量和標準化程度,使得專業合作社的農產品難以形成品牌;缺少了必要的財務人員,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活動就無法得到合法、公允的反映,影響了管理者和農戶的決策。農民專業合作社按照章程設置了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且都規定了合作社的虧損處理方案、盈余分配方案和財務報告制度等,但沒有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合作社的運作比較隨意,合作社的事務主要由發起人來管理,社員對合作社的決策沒有話語權,缺乏民主管理。合作社的財務管理也較混亂,大多數合作社沒有完整的賬目,沒有建立盈余的二次返還機制,社員一般只獲得其農產品的銷售收入,社長與社員的利益聯結比較松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內源融資主要來自于社員入社的股金或會費以及發起人的股金,由于甘肅經濟落后,農民收入較低,再加上農戶怕風險、求穩的特性,使得農戶缺乏投資意識,只能將一小部分資金投入到合作社,內源融資所獲得的資金較少。合作社的外源融資主要尋求金融機構、政府以及民間借貸的幫助,由于合作社缺乏有效的抵押物,金融機構并未將合作社作為合格的信貸主體,導致合作社很難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自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以來,政府對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在不斷加大,但由于政府的扶助資金的不到位,合作社數量眾多等原因,使得合作社所獲得的政府扶持資金較小。民間借貸由于其高利率和缺乏相關的履約憑證,融資渠道不穩定等原因使合作社望而卻步。由此可看出,合作社在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資金短缺的問題。甘肅省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主營業務是收購和銷售初級農產品,深加工不足,產業鏈較短,產品的附加值較小,導致合作社的贏利能力較弱。對主要為農戶提供農用物資、一些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農業種植信息等這類服務型的合作社,其盈利能力更低。
促進甘肅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建議
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應該對合作社的管理人員進行經營管理方面的培訓。良好的經營與管理,是合作社發展的必要前提。的管理人員一般是農村中的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在農閑季節以培訓班的形式開展培訓,主要對合作社的相關基礎知識以及發起人的經營管理能力進行培訓。也可以從外部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來指導或對學習能力較強的社員進行培訓。首先,由合作社方面的專家引導合作社的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及相關的內部制度的運行,使得合作社的各個職能部門充分地發揮作用,為合作社的良好發展做好鋪墊。其次,為了遵循合作社的服務宗旨,保障大多數社員的利益,要嚴格執行民主管理制度。第三,規范合作社的財務管理,嚴格依據《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試行)》,可以聘請專業的會計人員,或對合作社的人員進行相關的財務培訓,對合作社的財務工作加強監督,使合作社的盈余分配嚴格按照交易量分配,不斷增強合作社的凝聚力。首先,合作社應增強自身的營利能力,強化自身的造血功能,而不是靠外部來輸血。其次,商業金融機構尤其是微型金融機構利用其自身的地域及信息的優勢,應加大對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政策性銀行可以考慮將合作社納入扶持的范圍,鼓勵合作社的良好發展。第三,應規范民間借貸,完善相關的立法,正確引導民間借貸,適當給予發展空間,使其更好地為合作社融資服務。第四,在經濟不發達的甘肅省,政府對合作社的發展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各級政府應加大對合作社的財政扶持力度,每年撥出專項資金來扶持合作社的發展。另外,政府應鼓勵商業金融機構為合作社提供貸款,對于為合作社提供貸款的金融機構,政府應給予各種稅收優惠政策。合作社應發展深加工,努力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這是合作社增加農戶或社員收入的必然的發展方向。由于甘肅農業經濟落后,要發展深加工,合作社的力量很弱小,因此要借助政府的力量,政府可以與廠商溝通協商,將深加工所需的機器設備給予一定的優惠,由政府提供擔保,對機器設備進行融資租賃,并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等。由于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在生產過程中形成“半微笑曲線”,農產品的價值隨著生產、儲運、深加工、銷售4個環節在不斷增加,銷售使得合作社農產品的附加值最終得到實現,因此,要努力加強合作社的銷售渠道建設,從銷售渠道和銷售模式兩個方面入手,合作社要改變被動的銷售模式,不要等貨主上門收購,而是要采取積極主動的銷售模式,同時要努力開拓銷售市場,聯系當地的或外地的龍頭企業、超市以及農產品市場等。
本文作者:魏翔楊林娟工作單位:甘肅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東莞企業貸款實證研究
- 下一篇:論高速城市化進程的建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