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農村發展農村經濟論文
時間:2022-01-28 11:37:22
導語:促進農村發展農村經濟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原因
1.1農民科學文化素質不高,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在國家實施免除農村中小學學生學雜費之前,有很多農村學生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輟學,導致部分農民科學文化水平不高,接受科技能力不強,勞動素質低下,直接影響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還有不少農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落后,封建思想、迷信思想、小農經濟思想嚴重,有不少陳規陋習和不良的生活習性,比如:賭博、酗酒、不講衛生、參加封建迷信活動等。
1.2農村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差,發展受制約。雖然近幾年國家花了不少資金用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由于農村幅員遼闊,歷史欠帳太多,國家投資相對有限,農村的基礎設施總的來說還比較薄弱,目前還有相當一部份農村的農業生產生活條件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比如沒有排灌設施、防洪設施、水土保護設施、田間道路設施等,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還依賴于自然氣候條件,抗御干旱、洪澇、冰雹、大風等各種自然災害的能力比較脆弱;部份山區農村,至今還存在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畜飲水困難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制約著農村的發展。
1.3農業生產方式落后由于各種原因,農村的農業生產方式還不算先進,農業科技的推廣應用率不高,農業機械化、自動化普及程度較低,不少地方的農民至今仍然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進行農業生產,使用的農業生產工具仍然以傳統的鋤頭、鐮刀、犁、耙、籮筐為主,較少使用農業機械化。還有部分農民至今沒有掌握已經推廣多年的常規農業生產技術,比如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技術,水稻規范化栽培技術等。農村落后的農業生產方式,造成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農民增長受限制。
1.4農村產業結構需要調整。由于受傳統產業結構慣性思維的影響等。現階段農村的產業結構仍以第一產業為主,第二、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第一產業以農業種植業為主,林業、漁業等產業所占比例較小。農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經濟作物所占比例較小。如果不對農村經濟結構作出必要的調整,農業產業化的發展,農業資源的全面、合理開發將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1.5農村市場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農民由于受小農經濟思想影響等因素,對市場經濟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缺乏市場觀念、競爭觀念、價值觀念,在生產安排上,一般都是以傳統的方式進行生產,較少考慮市場的需求以及市場的變化,進入市場流通領域的農產品無論在數量上和種類上都相對有限,且市場競爭力不強。另外,市場體系不健全,發育滯后,不能適應農產品流通的要求。目前,有不少地方農村鄉鎮只有零星、分散的初級農貿市場,農副產品流通仍然以提籃小賣、小推、小販式的分散營銷為主。市場經濟發展緩慢,是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又一個因素。
加強領導,健全機構,明確職責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農村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這一農村經濟工作中心,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法,以富余勞動力培訓為重點,積極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著力提高廣大農民的文化科技素質;充分發揮鄉各部門的作用,做好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開辟農副產品產、供、銷通道,促進農村經濟進一步發展和農村社會的穩定。
作者:徐火軍單位:湖北省黃岡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績效管理工作分析報告
- 下一篇:林業管護站站長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