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措施
時間:2022-01-08 11:04:24
導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為了切實提高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管理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全面了解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民的發展現狀和特點,相關部門要強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實施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措施,從而使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更好地服務于農村經濟。
關鍵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
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主要指的是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條件下,廣大農民通過構建新型的合作組織模式,而提高組織專業化程度的一種組織形式。其中,構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目的是讓農村經濟更好地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1]。
1完善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工作
第一,全面了解農村經濟組織建設的緊迫感。不斷創新的農村產業化經營理念使農村的生產方式和市場發展產生了較多的矛盾,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經濟朝著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因此,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在農村范圍內創辦農村經濟合作社,促進農村經濟更加快速地發展。第二,全面了解農村經濟合作社組織對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意義。通過優化農村的產業結構,及時捕捉市場信息,全面了解農村經濟發展的動態形勢,從而為廣大農民提供技術支持,指導農民按需生產。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通過聯合分散的農戶,讓其共同抵御相關風險,提升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讓農村將經濟發展的大市場和小市場更好地對接起來。第三,合理配置農村生產要素。整合農村的各項資源,最大限度提升現代農業的生產效率。第四,不斷開拓農業市場。就以往市場經濟的發展而言,部分沒有品牌的農產品市場銷路較窄。如果擴大農產品的生產規模,形成規模效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農產品銷量。第五,大力推廣農業生產技術和促進農業標準化生產。通過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并針對農業技術相關的問題進行溝通和討論,從而促使新技術、新品種能夠更好地推廣[2]。
2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為了建設新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促進農村經濟更加穩定健康發展,有關部門要采取相應的法律手段,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政府部門要充分利用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濟合作組織的內部組織結構,讓現代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經營模式能夠更加健康、長遠地發展。同時,應該始終堅持“平等互利、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則,充分利用不同的管理形式解決出資人、入股人和社員的利潤分配問題,避免廣大農民的個人利益受到侵害,逐步形成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局面。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前提下,推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更加穩定、健康地發展。
3維護農民權益
在強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管理,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通過理清組織產權的關系,將合作組織的產權真正交給農民,從而確保廣大農民的權益不受侵犯。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組成、組織架構、議事規程、責任財產范圍等,讓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真正實現實名化和實體化。第二,承認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個人產權,即參與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農民對個人的股份進行轉讓和處置,從而有效農村經濟合作組織成員的責任感,充分調動廣大組織成員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為推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發展出謀劃策,最大限度擴大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規模。在產權的轉讓過程中,要以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產權流轉作為基礎,根據實際情況發展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產權流轉市場,從而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的產權轉讓提供重要的保障。第三,明確農村經濟合作組織股東的產權權利,合理分配組織內部股東的產權,充分突出組織內部成員的主體地位。嚴格遵守合作制的基本原則,讓組織成員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到合作組織中,從而讓經濟合作組織的控股股權始終保留在內部人員的手中。
4結束語
在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將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制定體制的基礎,構建科學合理的經濟體系,保證相應的經濟體制能夠更好地適應現代農村經濟發展的形勢。為偏遠農村的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縮小現代農業經濟之間的差距,從而推動現代農村經濟更加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逸騁.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財務管理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1):43-45.
[2]趙彩鳳.加強農業經濟合作組織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J].經濟管理:文摘版,2016(5):10.農經研究
作者:白發鴻 單位:蒙自市文瀾鎮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服務中心
- 上一篇:農村經濟與農業可持續發展
- 下一篇:信息化農村經濟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