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式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01-08 11:07:16
導語:農村合作式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合作學習模式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也是廣大教師廣泛使用的教學方式之一。它強調教學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學生為主體,共同探討、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合作學習可以普遍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合作的前提是參與,參與的主旨是全體師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擁有參與和發展機會,它讓合作學習的實施度更加寬廣,課程形式更加靈活,學生的自主性進一步提升。小班額教學中運用參與合作式教學,就是為實現教學目標,教師通過設計有效的參與合作形式,并通過合理的資源配置、指導、協調和激勵,讓全體學生都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達到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掌握知識的目的。
二、農村小學小班額實施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優勢
1.小班額為課堂教學廣度和深度提供了前提條件。小班額教學因為學生人數少,學生在教室、教學資源、活動空間等方面獲得了更多的可利用的時空條件,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直接、廣泛、深度的交流機會;小班額教學使教學活動比較容易開展,可以納入更多的學習資源、學習內容和學習形式,有效增加學生參與活動以及動手操作的機會。因此,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將有效增加,為每個學生的個體發展帶來更大空間。2.小班額為個體化差異教學提供了前置性師生了解的維度。小班額為個性化差異教學的實施提供更有利的條件,學生因為生活、家庭教學背景、知識基礎、興趣愛好等的不同,他們對知識的接受、學習方式的運用都是不相同的,因此,需要個性化的差異教學。就是所謂“因材施教”。在小班額條件下,教師可以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掌握每一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具體問題,也就是說,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情,掌握學情是教學的前置性條件。因此,小班額教學有利于每一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有利于實施素質教育。
三、農村小學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實踐方式
1.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要充分關注學生實際。農村小學教師在實踐運用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時,一方面要根據農村小學學生的實際,比如,對參與合作的認識度、合作能力、參與意識以及口語表達能力、協調匯總能力等,另一方面,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教師在設計參與合作教學模式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教學目標明確、具體、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就有很好的操作性。如果教學目標設計過高、過多,不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就難以操作,課堂教學過程中就很難有效組織運用,學生也會覺得無法適從,從而讓參與合作低效或無效。2.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要避免重形式、輕內容。我們知道,參與合作教學模式的目標指向是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輕松地獲得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運用參與合作教學模式不能徒有形式,而忽視內容。比如,教師在合作學習時大都采用分組的形式,讓學生集體討論。合作學習不是把學生分成小組,讓他們討論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這是一種對合作學習的簡單化、形式化理解。3.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時靈活多樣,不拘泥于形式。參與合作學習模式作為一種新型學習方式,在形式上它包括互助合作、小組合作、全員合作、自主合作、分散臨時合作等,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學生興趣、學具運用等各方面的因素綜合考慮,在不同情景下運用不同的形式,也可以在一堂課上運用多種形式,這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設計以及教學中臨時性、生成性資源和時機等。就是說,參與式合作學習要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來靈活運用,不能機械照搬,也不能固守一種形式。4.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當前,個性化教學已成為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標,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體的作用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參與合作式教學模式有助于將學習方式由傳統的接受式、灌輸式、填鴨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合作、參與、自主、個性化教學,從而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發揮潛能,展示個性。從“讓我學”轉變為“我要學”,通過這樣的課堂,讓學生學會學習,掌握適合自己發展的學習方式,從而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合作意識、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新時代人才。
作者:孫詠梅 單位:臨潭縣城關鎮第二小學
- 上一篇:信息化農村經濟管理論文
- 下一篇:農村小學學科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