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時間:2022-01-12 04:18:49
導語: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及對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本文就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展開探究,并總結出我國農業設施發展的基本現狀與相關有利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對策;思考
設施農業是在可控環境農業的基礎上優化而來,設施農業更加適合東亞地區的生長環境,設施農業是利用非自然條件,營造自然的生長環境,從而使農作物與禽畜等,不間斷的吸收養分,進一步達到提升農業產值與產量的目標。
1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狀況及主要問題
1.1我國設施農業的基本發展狀況
當前,我國設施農業發展較為穩定,在經濟發展情況較好的地區,基本上可以做到設施農業的全面普及,并且相關技術與國際水平相比,也占有一定的優勢,農作物的基本質量,關系到農戶的基本收入,而在設施農業普及前,農作物不僅面臨著病蟲災害的威脅,也隨時可能受到工業化肥安全的影響,使農戶的基本收入,長期存在較大波動的狀態。設施農業的出現有效的解決了以上問題,并加強了我國農業設施的基本建設速度,為農業發展做出卓越貢獻。
1.2我國設施農業存在主要問題
1.2.1科技水平受限問題
我國在設施農業技術上的研究,大多數是由各省級與市級單位組織,相關的技術水平雖然在國際上有一定的優勢,但仍然存在局限性,在其余方面也存在不足,其中科技水平受限是主要問題,針對特殊植物的研究,不夠全面,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因素考慮也不夠充分,是導致科學技術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
1.2.2硬件設施不完善問題
我國設施裝備的水平低下,有些只具備簡單的防雨、保溫功能,土地利用率較低,保溫、采光性能差,由于作業空間小,不便于機械操作,更談不上對設施內的環境因素的綜合調控。
1.2.3機械化程度較低問題
我國設施農業機械的配套水平仍然較低,生產仍以人力為主,農民勞動強度大。這些都是制約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的瓶頸。
1.2.4管理與維護問題
設施農業的日常維護,是保障設施農業正常使用的有效措施,目前,我國的設施農業的維護與管理狀況不容樂觀,基本上沒有制定出完善的維護與管理措施,設施農業的基礎設備的壞損情況嚴重,長期得不到維護,導致大部分地區的設施農業的基礎設備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蝕,使設施農業的作用與效率大打折扣,難以完成預期的規劃目標。
2改善設施農業發展現狀的對策與建議
2.1加強設施農業發展意識,制定長期發展規劃
我國應從戰略的高度認識設施農業,要正確認識設施農業所具備的潛力和影響,在制定農業發展遠景規劃中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制定規劃,有預見性地、不失時機地將設施農業的發展放到應有的位置,引導經濟發達的城市和企業集團發展設施農業。
2.2國家給予獎勵補貼政策,技術單位給予技術支持
我國為加快設施農業的發展普及進度,在各省市地區,相繼出臺了多項扶持政策,在經濟方面,對設施農業實施減稅與免稅政策,并大幅降低農戶的貸款利息,同時在經濟發展較為發達的地區,當地政府實行資金補貼制度,在技術上,相關的技術單位對于設施農業建設方面也作出較大努力,免費幫助農戶提升農業生產水平,免除農戶的相關技術費用,是有關技術部門對農業發展的大力支持,為加強農業發展基礎奠定了堅實基礎。
2.3加快設施農業機械化生產普及進程
機械設備,對于農業發展而言極為重要,設施農業與機械化生產的有效結合,使農業產值與農業總產量提高4倍以上,因此,加快設施農業機械化生產的普及,至關重要,我國國土遼闊,可用于農耕的農業用地較多,現有的設施農業機械化生產建設與普及速度,難以滿足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需要,所以加快相關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普及不僅對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2.4提高監督與管理能力,提升管理人員素質水平
目前,我國在設施農業的技術開發、管理等方面高素質的人才極度缺乏,有些關鍵技術的開發管理與國外水平差距甚遠。因此,必須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大力普及設施農業的科學知識,注重培養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提高生產者的素質。
3結語
農業發展關系重大,必須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設施農業技術的研究,并提高現有設施農業的基礎技術水平,在技術推廣方面,需要各級省市縣政府,切實落實相關的優惠政策,為保證農業穩定發展,做出積極努力。
作者:韓順瓊 單位:涼山州會東縣鲹魚河鎮綜合服務中心
參考文獻:
[1]劉蕾.我國設施農業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農業科技與裝備,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