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強化農產品的品牌營銷

時間:2022-06-28 03:50:53

導語:淺析強化農產品的品牌營銷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強化農產品的品牌營銷

一、我國農產品品牌營銷存在的問題

我國農產品在市場經濟日益發展的背景下雖獲得了快速發展,但競爭仍處于較低水平,即農產品的市場競爭仍聚焦于價格競爭,農產品的品牌競爭仍處于劣勢,這對我國農產品搶占國際市場實為不利,必須盡快改變這種現狀。1.缺乏農產品的品牌內涵建設,品牌傳播渠道單一。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區域文化和農產品產地的區域差異較大,這為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差異化基礎。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農產品生產與銷售未能有效地與本地文化相融合,從而忽視了農產品品牌內涵的挖掘和研究,不利于盡快形成農產品的市場品牌。同時,由于受到農產品傳統的運銷方式的影響,農產品經營主體還沒有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形成整體的品牌意識,單一的品牌傳播渠道已經無法適應多變的市場環境的要求。2.產業分布零散,農產品龍頭企業少,不利于樹立區域品牌。農產品龍頭企業在農產品的品牌營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即承擔著農產品資源的整合,又肩負著農產品的品牌建設。但是,目前我國農產品的龍頭企業較少,特別是實力較強的農產品生產企業就更少。造成我國農產品龍頭企業較少的原因,首先是我國農產品生產的傳統習慣是分散化生產,這就造成了農產品經營效率低、生產企業規模小、總產量低,并缺乏規模效益,由此導致農產品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故缺乏市場競爭力。其次是我國農產品生產企業的流通專業化水平低,導致農產品企業整合農產品產業的成本過高。這些因素的存在不利于我國農產品形成區域品牌,進而強化區域品牌,形成市場上的知名品牌。3.農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結構差異化優勢不明顯。由于我國農業生產專業化水平較低,故我國農業生產仍處于初級階段。大多數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都是粗加工,產業鏈短,較難形成附加值高的深加工農產品鏈。同時,我國農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區域差異化特點不明顯,自然就導致了我國農產品在品牌營銷中缺乏明顯的競爭優勢。欲提高農產品的市場份額就必須付出較高的投入和更大的努力。4.農產品品牌營銷差異化程度不高。農產品市場相比于其它市場而言較為穩定,受經濟發展周期的影響較少,同時消費者需求的差異化不明顯。但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品質和品類會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我國農產品經營主體要把握住消費者未來新的消費需求,強化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拓寬營銷渠道,實現農產品品牌的差異化經營。5.政府對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建設缺乏實質性的引導措施。近年來,我國相關政府部門雖然不斷出臺各項農業政策來扶持我國農產品的發展,但是對農產品的品牌建設卻很難有實質性的幫助,特別是對于農產品的品牌建設的關鍵環節,例如品牌策劃、品牌推廣等,政府卻因為職能的缺位而不能起到有效的指導作用。我國農產品的發展關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農產品能否得到有效發展直接關系到人們的生活滿意度是否能落實,因此,我國政府相關部門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當積極扶持農產品的品牌建設,為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提供政策引導和環境上的支持。

二、提升我國農產品品牌營銷的對策

為了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品牌競爭力和有效解決我國農產品的品牌營銷中存在的問題,切實推進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應努力做好幾方面的工作:1.提高農產品經營主體的品牌意識,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推進農產品的品牌化經營的首要任務是轉變農產品經營主體的市場意識,即讓農產品經營主體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如何才能夠有效提高農產品經營主體的品牌意識呢?就是要讓農產品經營主體意識到品牌的附加價值。品牌對于一個產品而言,它不單單是產品的商標,更是區別于其它競爭者的產品和構建消費者對產品忠誠度的核心,因此,農產品經營者必須認識到品牌作為一種競爭方式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的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認可度。2.培育農產品龍頭企業,構建農產品品牌營銷主體。農產品的經營者是農產品品牌營銷的主體?,F階段,我國農產品經營者規模普遍較小、效益普遍較低,普遍缺乏整體的市場競爭力。因此,為了能夠推動農產品的品牌營銷建設,占領農產品的營銷市場,需要培育農產品的龍頭企業。農產品的龍頭企業一般規模效益較大、整合效益明顯等,它們都承擔著做大做強農產品品牌營銷的任務。3.健全農產品安全質量管理制度,強化農產品質量管理。質量是農產品企業開展品牌營銷的基礎。為了推進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我國政府及相關部門需加強對農產品的質量檢查,從農產品的生產、流通到消費,需要層層把關。與此同時,我國農產品經營主體也需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意識,以保障消費者權益和自身產品的信譽,如此才能確保我國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4.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構建區域農產品特色品牌。我國地域遼闊,這就為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差異化營銷奠定了基礎。為了發揮這種特有的區域特色和推進我國農產品的品牌建設,我國農產品發展需要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產品的生產布局,充分發揮各區域的農業特色優勢,并努力將區域性農產品發展成為特色農產品。同時可以將當地的文化融入到農產品的品牌當中,深化農產品的品牌內涵和擴大農產品品牌的影響力。為了滿足人們日益變化的對農產品的需求,農產品的發展需要調整農產品的結構,優化農產品的組合,以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同時,要優化和整合農產品產業鏈,將農產品品牌的經營與其它產業相結合,發揮其它產業對農產品發展的連帶作用,將農產品的發展與生態旅游等新型業態融合在一起,以綜合力量推動農產品的品牌建設,這會有助于提高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5.加強農產品的品牌營銷渠道建設,營造農產品品牌營銷的良好環境。農產品的品牌傳播離不開營銷渠道的發展。過去,我國農產品的營銷渠道單一,無法發揮營銷渠道對農產品品牌的支撐作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的農產品營銷渠道不斷興起,這些營銷渠道為農產品的品牌營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但與我國農產品的發展需求相比,營銷渠道建設仍然較弱,因此,需要從多個方面來構建農產品的營銷渠道。首先,從農產品市場建設的角度而言,政府相關部門應當努力加大對農產品信息基礎的設施建設,以此來整合農業、農村和農產品信息,實現信息的貢獻和交換,促進農產品的流通。其次,積極發揮政府職能,強化政府在推動農產品品牌建設中的作用,即通過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場體系和質量標準體系為農產品的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以此支撐農產品的品牌營銷渠道的拓展。

本文作者:倪震工作單位:江西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