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推廣
時間:2022-08-05 05:07:00
導語: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的推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無患子;種植;栽培技術
無患子屬無患子科無患子屬落葉喬木。耐寒能力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土、鈣質土上均能生長;深根性,抗風力強;能耐干旱;生長較快,壽命長;對二氧化硫抗性較強,是工業城市生態綠化的首選樹種,亦為沿海地區行道樹主選樹種。該樹樹干通直,枝葉廣展,綠蔭稠密。到了秋季,滿樹葉色金黃,故又名黃金樹,是著名的秋葉樹種之一。到了10月,果實累累,橙黃美觀,亦為著名的觀果樹種之一。
1播種
無患子主要用種子繁殖。秋季果熟時采收,及時去皮凈種。因種殼堅硬,既可當年秋播,也可用濕沙層積埋藏越冬春播。圃地應選擇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輕、中壤土。在翻耕時應注意深翻細耕,并施有機肥作基肥,以改良土壤,增加肥力,開好排水溝。播前用0.50%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h殺菌,并用50℃溫水間歇浸種2~3次催芽。播種以點播為宜,密度為行距25cm,株距12~15cm,蓋土厚度以5cm為好。澆透水。播后苗床注意保墑,可覆稻草,出苗后即可揭去。播后約20~30d發芽,而且發芽整齊。種子萌芽以后,應及時揭除覆蓋物。每667m2用種50~60kg,每667m2產苗1萬~1.20萬株,苗木出圃高度60~100cm,地徑0.80cm左右。無患子的病蟲害較少,種子發芽期重點防治地下害蟲,小苗期重點防治天牛。
當苗高5cm時應進行間苗、定苗。選粗壯的苗,按7cm左右株距定苗。定苗后施1次肥,以后在6、7、8月份各施肥1次。施肥以氮肥為主,先淡后濃。10月份苗木已進入生長期,應停止施氮肥。小苗可當年出圃,也可以培育大苗出圃。一年生苗高50cm,根徑0.70cm。產苗量每667m22萬株左右。培育大苗的應經過移植,促使側根生長。
2栽培、定植
無患子樹苗一年生后最好進行移苗。切忌選用留床苗,因為選用種植留床苗尚無成功的例子,故應選擇移栽培養數年的苗木。苗木移栽密度按0.50m×0.30m進行。移栽后,可保持苗木合理密度,為起苗帶護根土作準備。同時可促使側根,須根發育,有利于無患子的成活率。移栽次數越多,根系越發達,成活率越高。無患子的栽植時機較為重要。一般都在無患子落葉后到第二年抽芽前進行,其中在春季樹液萌動前為最佳。
起苗及定植時,應保護好頂芽及根系,并盡量多帶宿土。起苗后可適當剪除枝葉,修整樹形。要特別注意頂端一層側枝的修剪,確保中心主干頂端延長枝占絕對優勢,削弱并疏除與其同時生出的一輪分枝,保留定干后的第二、三樹枝。
栽植坑穴深度、長和寬都要達到50~60cm。栽植深度以地面與無患子苗的根頸處相平為宜。栽植時,護根土要與穴土緊密相聯,回土不緊、不實會形成吊空。因此,當大苗入坑后,要邊填邊踩實,直至土壤填至坑口飽滿為止,并做到坑土內緊表松。
定植后,在做好常規的田間管理時,應注意:定植后,如有側枝萌發要及早抹除,以利培養通直的主干,定干高度2~2.50m;采用自然式樹冠可促進枝繁葉茂,要特別注意保護頂芽,切忌碰傷,除密生枝和病蟲枝要及時修剪外,其余應任其生長。
無患子怕澇,在田間長期積水的條件下,易造成爛根甚至死亡,所以雨后要疏溝防漬。按照薄肥勤施、磷鉀肥配套施的施肥原則施肥,一般每年施肥3~4次,每次每667m2施復合肥、尿素各50kg。經過3~4a的培育管理,所培育的苗木生長良好,苗木平均胸徑可達4cm,苗高可達3.50m,此時,可出圃用于園林綠化。
3病蟲害防治
無患子的病蟲害較少,在播種期重點防治地下害蟲,應在播種前對土壤用多菌靈進行消毒。中苗、成樹期重點防治天牛,要及時剪除和處理有蟲枯枝,保護樹干防止成蟲產卵。要在天牛的成蟲羽化出孔前(5月份)對樹干進行保護,主要采取涂白、人工捕殺以及化學防治方式。涂白主要用生石灰10份、硫磺粉1份、食鹽0.20份、牛膠(預先熱水融化)0.20份、水20~40份調成涂白劑,從根基至30cm處進行涂白。人工捕殺主要在5~7月,天牛盛發期進行人工捕殺。化學防治方式主要用80%敵敵畏或氧化樂果藥物對天牛進行捕殺。
- 上一篇:柳屬植物抗旱力
- 下一篇:側柏容器苗裸根苗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