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考

時間:2022-10-18 02:00:57

導語: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思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經濟不斷增長,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村社會化服務能力。與此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對農業新技術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使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在迎接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一些挑戰。根據當前情況,本文論述了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的建設構想。

關鍵詞:合作社;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思考

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已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三農”問題的解決不僅需要農村組織的創新,也需要對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行變革。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了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對新信息、新技術有著迫切的需求。因此,本文主要對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義及策略進行了分析。

1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的意義

1.1有利于農產品標準化生產

農民專業合作社不僅有利于農業標準化的推廣,同時也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同時,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能將分散的農民組織在一起,制定統一的生產標準,實施統一的操作規程,進而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標準化,也利于農產品商標的注冊,能夠使其產生品牌效應。

1.2有利于提高農民的生

產及收入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是由種養殖或購銷大戶組織成立的,這些農業生產或銷售流通領域的帶頭人具有一定的生產技能、市場信息和產品銷售渠道,進而通過這些優勢可對農民進行積極的引導和指導,促進農民進行農業結構的合理調整,生產適銷對路的農產品,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另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有返利、分紅等制度,有利于帶動農戶增收。同時,農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有機會免費學習先進的農業技術,提升技術水平;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會為入社農民提供比較可靠的市場信息,有利于農民更好地開展農業生產,進而促進農業經濟不斷增長。

1.3有利于我國農業技術

推廣體系建設以合作社為主要載體,對農業新技術進行推廣,可以對以政府為主導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進行補充。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可以對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政策引導與扶持,促進其積極大力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對政府與民間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農業推廣新格局的形成具有一定推動作用。

2充分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優勢,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策略

2.1開展以農民專業合作

社為載體的全方位農業推廣服務農業技術推廣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作,其范圍不僅僅是農業技術本身,而且還涉及農業交流、人際關系、家庭教育等諸多方面。在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還可以通過建立黨支部、婦聯會等各種相關組織,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通過組織協作,不僅有利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而且還有利于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另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要不斷加強對農戶的教育和培訓,定期組織農民學習農業新政策、新知識、新技術,開展包括農業技術在內的全方位農業推廣服務。

2.2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并起引導作用

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政府是農業技術推廣戰略與相關政策制定的主體,應當運用人力、物力、財力等,精心設計農業技術推廣的規劃與計劃,篩選科學合理的的推廣項目,進而維護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組織的利益;同時,還要不斷加強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大力支持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

2.3充分發揮“校社協作”的杠桿作用

農業高等院校集教育、科研、人才優勢為一體,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農民專業合作社可為農業高等院校開展農業技術推廣服務提供有力支持。因此,在農業技術推廣的過程中,農業高等院校應該在政府的引導下,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了解農民的真正需求,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進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的展示與推廣。農民專業合作社要與農業高等院校進行密切合作,使公益性推廣與經營性推廣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校社協作”的杠桿作用,進而促進“產學研”三結合的良性循環。

3結語

總而言之,農民專業合作社有著獨特的優勢,不僅能夠有效組織農民生產,同時也有利于農業技術的推廣。因此,要重視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載體創新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這一有利于解決“三農”問題的良好模式,不僅要發揮政府的指導作用,而且還要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獨特優勢,采取有效措施,實現農業技術全方位、多領域推廣,進而更好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作者:張生瑞 董興永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營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