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建設研究
時間:2022-05-20 08:36:46
導語:現代農業技術體系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農業與互聯網進行融合,實現了智慧農業的發展。在“互聯網+”背景下,現代農業涉及龐大的知識領域和技術體系,農業的發展除了需要轉變人們的思維,同時也面臨著如何使產業實現標準化、數據化等問題,而其中最為顯著的問題就是對于數據信息的分析、獲取和應用還不夠,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原因之一在于缺少技術體系。
【關鍵詞】互聯網;現代農業;技術體系
1現代農業的概念
所謂現代農業,是指對現代科學的管理方法、技術以及生產資料進行應用的農業,其主要特點表現在產業結構上的產業化、市場化、集約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現代農業通過智能化措施讓原本依靠經驗生產逐漸地轉變為科學生產,通過智能傳感設備能夠對生產中的溫度、濕度、光照、農藥殘留、土壤養分和水分等信息進行實時的獲取,并將其傳輸到控制系統當中。同時,通過利用互聯網來實現信息的交互和共享,為農業的發展帶來更加高效的通道。通過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以及智能化等先進技術,來實現生產中的信息采集、計算和處理,從而帶來更好的管理服務。
2現代農業的作用
首先,現代農業能夠對整個生產的環境進行有效的改善,現代農業發展的過程中,在進行信息獲取的同時也要對其進行分析,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養殖業、林業以及畜牧業等方面的合理化資源調配,讓現代農業發展不會傷害到生態環境,使其能夠符合可持續性發展理念。其次,現代農業可通過互聯網、數據應用、決策支持等技術來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多層次分析,從而有效地提升生產效率,并對生產前后進行區域聯動性管理,達到智能化、信息化和集約化的生產效果,讓傳統低效農業能夠變得更加高效,從而更好地適應生產的需求。再次,現代農業能夠對生產中的關系進行合理的改變,使得農業經營向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結合市場中的實際需求以及自然經濟發展條件,通過聯合其他企業或者經濟組織來和生產者們形成一體化的經營發展,讓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能夠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從而推動農業經營的產業化發展。最后,在現代農業發展中,通過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來實現對整個農業發展的升級,使得農業產業發生了重要的變革和發展。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現代農業和網絡的結合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主要是將網絡技術應用在其中的某個環節,如電子商務、網絡金融等,就是通過網絡技術來對農產品的銷售問題和農資需求問題進行有效的解決。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是2015年上線的“農商1號”,其通過網絡技術實現了農業資源和專家的整合,采取“互聯網+農業+配送+技術+服務”的獨特運營模式,為農戶提供肥料、種子、農藥、農用機械等農資一站式購物服務,促使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在現代農業和互聯網的結合應用中,電商是其中非常活躍的一個環節,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了農村淘寶和農村蘇寧易購店建設等。②現代農業和互聯網的融合,實現了更好的風險控制,同時也可進行大數據的營銷。隨著各項平臺和硬件設施的建設和發展,大數據建設必將會逐漸完善,當獲取了外部數據后,可利用網絡措施來對傳統農業中的各個場景進行高效管控,例如,我國的新希望企業通過大數據技術打通了農牧供應鏈的資金渠道,從而利用優質資產來合理地控制了金融風險。③通過網絡技術的應用,來達到農產品的供銷一體化效果,當前我國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大北農集團、新希望集團等具有較好生產基礎的企業都在運用網絡技術來實現農資、金融服務以及技術上的優化配置,通過打通從生產到供應的整個過程來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從而推動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
“互聯網+”現代農業技術體系主要包括了感知層、數據層和應用服務層這幾個方面內容,以下依次對這幾個部分內容進行闡述和分析。
3.1感知層分析
在現代農業與網絡結合的技術體系中,感知層位于其中的底部,其主要的功能在于通過布置生產區域的傳感裝置來對基礎數據進行獲取,例如,生產環境中的溫濕度和光照強度以及土壤酸堿度和養分含量等,同時也包括了其中的畜禽生長和病蟲害情況。感知層中主要包括了感知設備、技術和系統這幾個部分,通過匯聚設備、采集設備、片上系統SOC等設備,利用動態感知和建模技術來獲取環境數據,同時也利用立體感知、基礎設施感知以及空間信息感知等基礎信息系統來對數據信息進行處理,實現農業生產環境實時監測和遠程智能生產控制,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成本。
3.2數據層分析
在技術體系當中,數據層處于中間的部分,主要的作用在于對其他兩層進行連接,將采集到的數據信息通過通信傳輸技術和網絡技術來進行活化,其中主要包括了數據傳輸層和活化層。所謂傳輸層,是指將感知層獲得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的傳輸,在這個過程中會應用到IPV6和5G通信等技術,同時也會應用到一些專用的技術,如WSN和物聯網技術等。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會應用到實時接入和多源匯聚技術,另外還會應用到網絡系統控制技術等現代農業中所應用的傳輸技術。所謂活化層,是指對農業大數據中的關系型復雜數據進行獲取、分析和應用的數據層,其中涉及的信息包括光照、熱量、氣候、水分、土壤以及加工儲存等,通過應用立體感知、基礎設施感知以及空間信息感知這幾種系統來進行數據的處理,因為各項數據所處的區域和產業鏈不同,所以使得很多數據被人為因素以及技術因素分開,導致農業數據之間缺乏足夠的關聯性。而數據活化的過程就是讓數據能夠對農業生產中的狀態進行有效的反映,只有被活化過的數據才能夠作為農業發展的基礎。該層通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對農田檢測數據、生產數據、企業數據、環境變化數據等進行存儲、管理分析,為后續的農業管理及災害決策分析提供有效的支撐。
3.3應用服務層分析
在現代農業與網絡結合的技術體系中,應用服務層處于其中的最高層,主要用于不同行業、應用和系統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協同,從而使得現代農業能夠被應用到各個產業中。應用服務層主要被分為支撐服務層、提供服務層以及行業應用層。所謂支撐服務層,其主要功能在于為應用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所應用的技術具體包括了專用和通用技術,其中通用技術包括智慧搜索引擎、可視化仿真和虛擬現實等技術,而專用技術則包括信息接入技術、運行數據分析技術、動態數據呈現技術以及現代農業信息共享、服務和多層智慧決策平臺技術等。所謂提供服務層,是指通過系統和平臺的建設來滿足其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了環境評估、災害預警、智能交互以及食品監控等平臺,實現病蟲害防治和農業生態管理等服務。行業應用層則是結合行業需求來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其中的應用根據企業獲取的環境數據,在運輸基礎數據的前提條件下來實現農業生產的智慧化管理,從而實現生產成本的節約,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例如,結合農戶們的具體需求來提供相對應的智能化管理,具體包括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等。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將現代農業與網絡技術結合的過程中,一方面需要轉變自身的觀念,并需要面對培訓和成本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缺少對農業生產數據信息的獲取和應用過程。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缺乏一套完善的技術體系,本文首先對現代農業的定義和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和闡述,并結合當前的先進科技來建設現代農業與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技術體系,希望通過建設該技術體系,能夠從技術架構的層面上來合理推動我國的智慧農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周志霞.山東省低碳農業技術支撐體系構建與應用研究[J].濰坊學院學報,2014,14(3):1-3.
【2】柯福艷,黃偉,毛小報.我國低碳農業發展技術路徑及支撐體系研究[J].浙江農業學報,2012,24(4):727-732.
【3】尹德明,陳泮江.山區縣域果菜循環農業合作經濟模式的技術支撐體系探討———以淄博市沂源縣為例[J].農業環境與發展,2012,29(2):37-41.
作者:陳麗娜 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
- 上一篇:農業經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應對策略
- 下一篇: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對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