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香椿矮化密植培植重點因素論文
時間:2022-01-20 02:49:00
導語:剖析香椿矮化密植培植重點因素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總結了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主要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培育壯苗、選地定植、田間管理、整形修剪、病蟲害防治、合理采收等內容,以期為香椿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香椿;矮化密植;栽培技術
1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香椿大致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紅香椿,一類是綠香椿。矮化密植栽培對栽植品種要求較高,最好選用適合矮化密植、樹形易于控制、發芽早且食味、品質較好的紅香椿。選用前一年秋后采收的新種子。優質種子籽粒飽滿,種皮呈紅色,種仁為黃白色,發芽率為40%以上;若種子為黑紅色,有油感和光澤,失去了香椿種子特有的香味,種子干燥,則不可選用。將適量種子與水按3∶1的比例倒入55℃的溫水中,不停地攪拌3~5min,在20~30℃環境下浸泡一晝夜。換清水反復搓洗至水清亮,撈出控水,再用擰干的毛巾吸去多余的水分,然后裝入新紗布縫制的袋子里,厚度不得超過3cm。在20~25℃的環境下避光催芽,每天翻動種子1~2次,洗后控干水分。待種子吸水膨脹、有30%裂嘴時加2~3倍的細沙拌勻播種[1]。
2培育壯苗
香椿屬淺根性樹種,對水肥和光照的條件要求較高。苗圃地宜選擇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不澇不黏、土壤肥沃、背風向陽、保水保肥性好的兩合土、砂壤土。施優質有機肥75t/hm2、過磷酸鈣750kg/hm2、尿素300kg/hm2、草木灰600kg/hm2作基肥。整地做到深、平、細。撒施多菌靈8g/m2進行土壤消毒。整地后,播前澆足底墑水。待地皮發白時松土,在1.2m寬的畦上按行距30cm開溝,溝寬5~6cm,深2~3cm。香椿育苗移栽播種量為45kg/hm2,香椿種子發芽出土的適宜溫度為13℃,一般為3月中旬至4月上中旬。根據氣候條件可適期早播。趁墑把混有細沙的種子順溝均勻撒播,播后覆蓋0.5~1.0cm厚的細土。覆土要均勻、細實,播后最好能覆蓋地膜[2]。播后7d左右開始出苗,15d左右齊苗,覆蓋地膜的苗床在幼苗拱土時立即割膜放苗,以防止燒傷幼苗,按播幅割膜,行間用土封嚴。2~3片真葉時根據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澆水1次。結合中耕除草進行第1次間苗,按株距2~3cm間苗,4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株距5cm。根據天氣情況澆排水。4~5片真葉苗高10cm時進行定苗,移苗畦內定苗時先在畦內澆水,本著留強去弱的原則,間苗定株,一年出圃的留7.5~12.0萬株/hm2。6~7月為香椿抽薹速生期,苗木生長迅速,需肥量大,一般施尿素150~225kg/hm2或腐熟人糞尿15t/hm2,施2~3次。適當增施磷鉀肥,以促進苗木木質化,同時注意抑制徒長、控制株高。一年生苗木從7月開始,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d噴1次,連續噴2~3次。
3選地定植
矮化密植園以常年采芽為目的,對土壤肥力要求較高,必須選擇地勢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平整過的地塊[3]。施足基肥,施磷肥2250kg/hm2、農家肥75t/hm2作基肥,深翻30cm,挖寬50cm、深50cm的種植溝,溝底鋪入4~5cm農家肥,并回填表土30cm,以利根系深扎。選用地徑1.5cm以上、頂芽飽滿、無病蟲的壯苗。為了保證單位面積有足夠的株數,又便于管理采收,可按小行距80cm、大行距100cm、株距50cm,栽2.1萬株/hm2進行定植。
4田間管理
苗木定植后澆1次透水,20~30d后再澆1次。每次澆水或雨后及時中耕鋤草。結合除草經常松土,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結合秋季施肥進行土壤深翻。將落葉、雜草、農家肥翻入土中,深度以15~20cm為宜。4~5月和7月各追肥1次,用尿素150~300kg/hm2或人糞尿15.0~22.5t/hm2;8月后不再施氮肥和澆水,9月施過磷酸鈣750~900kg/hm2,在行間中耕并澆凍水,以增強植株的抗寒能力。11月上中旬,可在幼樹根部培土厚30cm,翌年早春扒去覆土。第1次采收前3~5d,施1次氮肥或人糞尿,大樹用0.5~1.0kg/株,幼樹用100~200g/株。新梢長3cm左右時噴施濃度為0.25%的尿素溶液,追肥后澆水。春、夏、秋三季,每月施1次三元復合肥[4]。在樹下行間用雜草、作物秸稈等進行覆蓋,厚度15cm。上面埋壓適量碎土,以防風吹。這樣既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雜草危害,又可以提高地溫和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使香椿提早上市。
5整形修剪
主要分春季修剪和夏季修剪。春季修剪結合椿芽采收進行。從定植后第2年開始,去掉二年生樹梢的頂芽,以萌發更多的新芽。根據造型要求保留2~3個新芽,以形成2~3個側枝;如果樹干過高則可將其部分新芽摘心,促枝下部萌發新芽,形成較低部位的側枝。第3年后,去掉各個側枝的頂芽,當年每個側枝又會萌生出2~3個新側芽,木質化后形成新側枝。這樣就形成有6~8個骨干枝、樹冠層面厚、通風采光好、采收面大、產量較穩定的高產樹形。夏季修剪主要是促使樹體形成較多的分枝,增加頂芽數量,使單位面積內的枝條多、頂芽多,從而實現高產。夏季修剪一般在7~8月的晴天午后進行,這樣有利傷口愈合。在修剪成形后的香椿樹上,將生長過強、過高的枝條打頂或截短,以促進側芽萌發形成新枝和復壯較弱的部分,形成更多頂芽飽滿的短側枝。
6病蟲害防治
香椿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葉銹病,發現病株及時挖除;防治根腐病可用石灰0.5~1.0kg撒入穴內,拌勻后栽植;葉銹病發生時,立即噴灑0.3°Bé石硫合劑或粉銹寧2000倍液防治,每15d噴1次,連噴2~3次。蟲害主要有椿毛蟲、刺蛾、云斑天牛等,可用敵百蟲800倍液、40%樂果乳油防治。
7合理采收
春季抽出的短枝長到20cm且尚未木質化以前,即可在日出前采摘。一至三年生苗,每年只采收1次,3年以后每年采收2~4次為宜。剛采摘的香椿芽應立即攤開散濕降溫,切忌隨采隨裝塑料袋,以免芽子發熱掉葉,降低品質,失去商品價值。
8參考文獻
[1]李文榮,香椿栽培新技術[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2]夏廉法,陳叢梅,藏新,等.香椿四季高效栽培[M].鄭州: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3]李文東.香椿栽培及價值[J].中國林業,2009(9):48.
[4]朱凱捷.香椿栽培技術[J].河北林業,2009(3):24.
- 上一篇:大學教師教學中的演講力綜述
- 下一篇:剖析市場經濟視角下中國經濟法體制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