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如何做好時尚生態園林

時間:2022-07-03 06:25:00

導語:透析如何做好時尚生態園林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透析如何做好時尚生態園林

摘要:園林文化是研究如何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來創造優美的、生態平衡的人類生活的學科。園林具有生態、景觀、文化三個屬性。在傳統文化影響下的古典園林走到一定階段后,需要通過新的表達方式,加入時尚的元素,結構現代文化,體現當代科技帶來的新的園林藝術。

關鍵詞:園林生態文化生態園林時尚園林

1傳統園林文化概述

園林是城市化的產物,是承擔城市游憩功能的重要載體,是提升城市居住、工作優美環境的創建主體。如杭州西湖、蘇州拙政園、北京頌和園和揚州的瘦西湖,這些園林留存下來的文化越來越發揮著重大的經濟價值。汪菊淵先生將園林學科定義為:研究如何合理運用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來創造優美的、生態平衡的人類生活的學科。園林具有生態、景觀、文化三個屬性,可有效改善城市生態質量、傳承歷史文化、展示城市景觀、美化人居環境、提高城市安全,是現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具有生命的基礎設施。

1.1中國視角

正如我國有傳統園林文脈一樣,各國都有自己的傳統文脈;另一方面,最著名的莫過中國古代園林的藝術水平。國際交往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導致城市現代生活的趨向,園林同城市規劃、建筑等學科,在盡量保留傳統文化個性的前提下,順應城市發展的大潮,其成果都具有社會思潮和現代生活反哺的印記。因此,城市園林將在繼承文脈和走向國際化兩方面并存,多元化園林創作的趨勢將不可避免,時代感可能帶來走向國際趨向的一面,文脈又讓我們不時從民族、地域中尋找到文化亮點,兩者在高層面上的對接,這也許是新世紀園林文化的趨勢。

1.2世界視角

在世界上,園林有著很深的統治階級烙印,東西方園林史印證了社會制度的演變與進步。園林是各種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相互交叉和滲透的綜合產品,由于文化的差異,不同國家、不同年代、不同社會背景下自然會產生風格不同的園林,其功能也因不同歷史階段服務對象的變化而不盡相同。西方園林和東方園林,甚至是在中國園林中南方與北方都有著很大的差別。20多年來,我國城市園林發展無論是速度還是數量都是空前的。受傳統園林和前蘇聯城市與居民區綠化以及文化休息公園理論的影響,軸線、景區、山水綠地加上傳統的或革新式的園林建筑符號,成為園林設計的普遍模式人們心目中的公園形象,基本上是綠蔭下的亭臺。90年代以來,以公園、綠化廣場、生態廊道、市郊風景區等為骨卜的城市綠地愈加成為城市的現代標志,成為提升城市環境質量、改善生活品質和滿足文化追求的必然。當城市的工業功能向經濟功能轉變的時候,以園林為代表的綠色文化開始了偉大的復興。總體上講,規劃設計主流是好的,但是要找到既能為群眾所喜愛,又能成為城市傳世經典之作的還不多。如果將中國園林發展歷史規劃分成為古典園林與現代園林,可以清楚地看到園林的性質、功能、風格與服務對象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園林從過去為少數統治階級、達官貴人服務轉向今天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這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結果。

2園林新觀念——時尚園林

在傳統的園林觀念中,園藝學家認為真正的花園中不應該有草,因為草沒有漂亮的花朵和誘人的香味,不會引起人們的愛好。風景園林師不僅主導著園林規劃設計還參與城市總體規劃,介入城市設計。城市園林規劃設計是在不斷探索、創新并與時俱進的這些實踐,反過來又豐富完善著現代園林的設計理論專業人員,在社會思潮、學術動向和決策者的好惡夾縫中苦苦地摸索、追逐、捕捉,以求適者生存。

我們不妨繼續看一下園林。集多種要素堆砌一塊不大的公共綠地,變成了設計人傾吐張力的實驗場某些局部也可能精彩,就如一篇文章多個主題,有失章法。有的簡述園林如何設計,有的舉例園林如何布局,殊不知園林的設計和布局都是因地制宜的,與當地的氣候、水文、歷史、文化、習俗等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景觀美學的理論建構中應該體現功能性、藝術性和生態性相統一的原則。這既是從景觀設計與規劃藝術自身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提出的要求,也是適應了當今城市化進程中應該尊重自然保護環境,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需要。80年代機場路的楊林大道都是簡單設計的典范,卻收到大氣、恢弘之效。簡約有時更能體現身份,其實樸素本身就是理念。設計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謂亮點,在充分尊重科學規律的前提下我們必須指出景觀美學中功能性因素的重要性。園林好比時裝,是城市經濟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外在表現,不但具備了衣服的功能,而且給人以美的享受,代表著一個城市環境建設的水平,反映一個城市文化特色與品位。公園可以反映一個城市消費水平的高低與城市居民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度。歷史名園是公園中的極品。園林作為一種藝術、一種時尚,已經走入了百姓生活。就如煙花三月下揚州的瘦西湖和銀裝素裹的瘦西湖絕然是兩種不同的風景。城市環境建設忽視了園林藝術,必然會失去品味與特色。

有時我們往往過于偏重景觀形式的新異怪誕、色彩的炫目夸張和某些形象特征意義含混的符號構成,而忽略了其技術含量和對功能的合理全釋;人們容易把某種充滿了人文主義關懷甚至不無浪漫、理想主義的設計理念寄托在形式之上,而忽略了功能的完美和景觀對人的良好服務才是美的真正源頭。城市景觀的感性與理性相結合的美學價值,也只有在功能與形式的相互協調中才能得到充分體現。空化的集中綠地全部架空,建車庫、商場、俱樂部、游泳池,連同周邊樓座也挖幾層綠地變成了小孩接地氣的大盆景,從長遠看無法保證生態健全。非哲理性的構圖理念平白無故地出銳角、破軸線,片面理解結構主義,形象橫眉冷對,尺度比例小當,秩序和思維混亂。

新一代風景園林師成長了起來,設計領域和思路有了很大的拓寬。園林是一個具備社會、自然、藝術多元功能的綜合體,既要滿足生態、環保、休閑和裝點城市的社會功能,又要符合植物學特性的自然規律,同時,在藝術上既要體現創作哲理。又要突出設計者所追求的個性。這就要求設計者應有較全面的修養,要有高立足點、大視野和全方位的把握能力。園林不是純藝術,任何單純或極端地追逐其中一種功能,都可能是不完整的園林創作思維。在科技飛速發展之中,生態的、傳統的、后現代的各種思想以及對于把城市推向過于剛琢的批判,正在昂首跨越上規劃設計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