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農機化發展策略

時間:2022-04-16 03:20:00

導語:加速農機化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加速農機化發展策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在農村,重點在農民,難點在農業。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是改造傳統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當前,隨著《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建平縣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難得的機遇。現結合我縣實際情況,談談如何加快縣農機化發展。

一、建平縣農業機械化的現狀及取得的效果

1.農業機械化現狀

近幾年.建平縣農經委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加快農村經濟大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總體部署,積極發揮職能作用,搞好配套服務,使建平縣農機化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一是農業機械總量持續增長。農業生產手段不斷得到改善.全縣農業機械擁有量始終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到201O年底.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51.3萬千瓦,比上年增長5%。拖拉機擁有量6129臺.配套農機具8878多臺.玉米聯合收割機20臺。一些圍繞農業結構調整的實用型農業機械較快發展.如馬鈴薯生產機械.甜菜生產機械,烤煙生產等農業產業化項目機械不斷發展。農業機械裝備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農業生產手段.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二是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持續增長。2010年,我縣實施機耕面積133.1萬畝。機耕水平52%,機播面積68.2萬畝,機播水平32%,機收面積5萬畝,機收水平2.8%。三是農機宣傳、推廣逐步深人,農民對農機的認識和作用不斷提高。去年我縣加強了對農機化工作的宣傳、推廣力度。全縣舉辦了近10次農機作業現場演示會,推廣保護性耕作、機收機械,提高了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認識,2010年全縣通過購機補貼途徑購買收割機17臺,農民使用、經營農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

2.取得的成效

一是提高了糧食的綜合生產能力。農機化的發展.使適應山區的農業機械得到應用,促進了糧食生產的發展。二是促進了農民增收。隨著農業機械的推廣應用。農民收入得到提高。三是促進了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改造和更新了傳統農業的耕作方式,提高了生產效率,解放了農村勞動力,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可以使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并安心在外工作,增加農民工收入。四是推進了農村“三化”進程。勞動工具的進步,必將引發整個社會的變革。農業機械化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更新了農民的思想觀念.提高了勞動者的技術水平,從而使農業向規模化,集體化。產業化方向發展。隨著農村人口向城鎮流動。加快了城鎮建設和工業化進程。因此,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促進了農村文明進步,推動了農村“三化”進程,加快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

建平縣農機化發展和農機工作的形勢有了良好開端,但要加快發展仍面臨很多問題。一是農機化水平不高,不能適應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的要求。目前全縣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約為48%,農機化水平底。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耕、種和收三個方面,玉米機械收獲才剛剛實現突破。全縣農機化水平不能適應當前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要求。二是農機管理工作不到位。法律賦予農機部門的職能不能落實。農機推廣、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不到位。特別是拖拉機黑車非駕多。事故隱患多,安全生產形勢非常嚴重。三是政府資金投入嚴重不足.政府促進調控和服務農機化發展的手段弱,推廣能力差,缺乏發展后勁。四是農機隊伍人員整體素質偏低,人員少,年齡老化,很難擔起當前農機化發展的重任。全縣農機部門中農機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太少,在編人員人數僅占編制的一半,并且多數年齡偏大。農機隊伍的現狀,很難適應當前農機信息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的新形勢。

三、對策和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發展農業機械化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農業機械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物質基礎。是現代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載體,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標志。是推動農村“三化”發展的有效措施。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統籌城鄉發展,推進農村小康建設的必然選擇;是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廣大農民的迫切要求;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當前。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站在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提高對農業機械化的認識,把農業機械化發展納入當地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統籌、協調發展。

2.貫徹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依法行政工作.夯實農機化發展基礎。首先是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央一號文件精神,嚴格按照中央及省的要求。宣傳好、貫徹好、落實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讓農民有知情權和選擇權.要通過補貼政策的實施,調動農民購買和使用機械積極性、主動性,逐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加快先進、適用農機具的推廣應用步伐。在補貼機型上要圍繞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這一關鍵目標。重點突破玉米機收;在補貼對象上要向農機大戶,種糧大戶傾斜;在補貼原則上要遵循公開、公平、公正。按先來后到的順序補貼。其次是充分發揮農機部門的職能作用,依法行政,去年,《農業機械促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頒布實施,法律、法規直接授權農機部門職能,我們應以此為契機.做好依法行政工作。一是依法建立與完善農機推廣和農機安全監理體系建設,進一步理順農機管理體制,農機辦負責全縣農機行政管理工作。二是增強依法行政能力,增強政府促進、調控和服務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能力,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依法行政。

3.加大扶持農機大戶發展力度,培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體系。農機大戶是農村改革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生事物。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機大戶發展速度明顯加快,由最初的單一運輸作業向機耕、機收、農剮產品加工等其它領域擴展和延伸,是廣大農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科技先行軍和致富帶頭人.并逐漸成為農業增產、農機增效、農民增收的骨干力量。政府必須對農機大戶的發展進行培育和引導.一是要堅持重點扶持、分類指導,逐步解決分布不平衡、經營范圍不寬問題;二是完善信息服務,定期向農機大戶新機具信息、作業信息、農機維權信息等;三是啟動農機大戶培訓工程,對農機大戶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全面提高農機大戶素質;四是建立扶持機制。繼續對農機大戶購買農機具給予優先補貼,給予金融信貸支持以及農機部門與農機大戶建立的幫扶關系等

4.認真貫徹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認真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關系到農業部門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要進一步提高對實施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重要性的認識,樹立大局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增強做好農機購置補貼工作的責任感,精心組織,規范操作,加強監管,完善機制,堅決杜絕可能的管理漏洞,確保實施成效。

5.加大農機化工作力度.提高人員素質各級政府和農機主管部門要圍繞目標任務,制訂農機工作方案.增加農機投入。打造一支能適應建平縣農機化發展的高素質農機隊伍。一是引進一批高素質的人才,二是對現有人員進行培訓,提供繼續深造機會。三是增集資金投入,保證農機工作經費。

6.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各級政府要把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采取可行措施,確保計劃目標的實現。農業機械化工程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的系統工程,是當前推進農村“三化”發展的有效措施,各有關部門要通力合作,齊抓共管,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共同推進我縣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和手段,大力宣傳農業機械化的地位和作用,促進全縣農業機械化建設。